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是不是也陷在了看似平安无事的某种“逃亡”呢?|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2024-03-19 16: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期阅读俱乐部邀请大家共读的是由新星出版社出品的《我们遗忘的一切:重走父亲逃亡之路》,这是一部以女性视角审视战争的纪实作品。

1945年1月,德军从波兰撤退,100多万德国百姓、50多万德国军人撤回西欧,造成大量难民儿童。作者即难民儿童的后代,其父母均为战中被逐出家乡的德裔难民。逃亡发生那年,父亲9岁,之后对此事只字不提,过去的村庄不仅换了名字,连所属国籍都由德意志划归波兰。75年后的同一时间,父亲病危,女儿重新踏上他们当年的逃亡之路……

这是一部家族离散史,也是一曲民族心灵悲歌。全书以西里西亚,这个三国交界的三角地带为中心,结合作者家人的经历、重走的沿途见闻,及亲历者的口述,历史的追踪与当下的记述、旅行与纪实结合,动人地重现了德—波—俄关系的矛盾与断层,用双脚重新丈量的方式提供了进入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加入本次三明治阅读俱乐部的作者

在阅读中有怎样的发现?

豆包子

坐标:海边

职业:冲咖啡老姐姐

大历史都记录在史书上,那大历史中飘零的小人物们呢?

当你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你问的是什么?你想问我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哪个村镇,还是别的什么?你想问的是我的故乡,亦或是我现在居住的地方?

关于故乡的云,故乡的人,你还记得些什么?如果什么都不记得了,故乡到底还算不算故乡?如果心安之处即吾乡,那我们费力寻找故乡、探索故乡又算什么?

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说,她是难民儿童的女儿,一切都始于1945年1月,德军从波兰撤退,数百万百姓被迫撤离故乡,开始逃亡......后人管这叫「逃亡、驱逐与和解」的一段历史。

关于二战,你无比熟悉对么?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大人物们的抉择如何影响战局,如何影响历史,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什么?大历史都记录在史书上,那大历史中飘零的小人物们呢?

1945年1月22号,星期一,苏联红军在玫瑰谷附近推进至奥得河边。同一时间,德军强令撤离,玫瑰谷村的逃难队伍有300多人,他们装好牛车马车和少量家当,以为很快就能回家。

几乎相同的时间,乌克兰西部伦贝格地区的一群人也被驱逐出家乡,被安置到了遥远的玫瑰谷村。相似的经历和相信的痛苦:马车、少量家当、暴力和听天由命。他们都没能再回到家乡。

1月22号到3月22号,从玫瑰谷村到克林哈特村,550公里的逃亡线路,当年他们走了整整四十天,现在则只需要开车五小时。当年这条路线上的地区都属于德意志帝国,现在则需要四次跨越国境线:从波兰到捷克,回波兰,在德国境内前行一小段,再返回捷克。

关于二战,你无比熟悉对么?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大人物们的抉择如何影响战局,如何影响历史,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什么?某些区域德国人被迫放弃,而德国人被迫放弃的区域恰恰也是别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彼此都不太情愿。但,也没人问过里面住着的小人物们是否情愿。

「缄默的一代正在离开这世界,而活着的人对此知之甚少」。一旦亲历过战争的那代人都离世了,年轻人又对于那段历史不够清楚,所谓的以史为鉴,还能记住什么?一旦亲历过逃亡的那代人都离世了,年轻人和祖辈所谓的故乡之间的纽带还能剩下些什么?

大人物作恶,普通人被驱逐而流离失所。如果总要有人为德国人做过的罪孽付出代价,为什么是通过普通人和他们的后代成为难民、不洁之人、罪人来承担罪孽的报应?

即使在75年后,重走了父亲当年的逃亡路而写下这本《我们遗忘的一切:重亲父亲逃亡之路》,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关于「逃亡、驱逐与和解」的历史,过去的真的过去了吗?成千上万人共有过同一段劫难,就真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地铭记了吗?

牙子

坐标:伦敦

职业:影视民工

逃亡是一个瞬间的启程,而归去,可能是几代人的长途跋涉和终生遗憾

这本书讲述了有关逃亡的故事。动人的是,逃亡的叙事是通过归乡的行动展开的。逃亡没有被简化成一个历史概念,而是被还原成了无数个瞬间:决定逃亡的瞬间、迷迷糊糊与故土永别的瞬间,失去的瞬间,还有忘记自己失去了什么的瞬间。这些瞬间的出现,让家族史和国家史这些庞大的叙事回到了一座村庄、一条道路、一次旅程中,回到了作者的双脚和那片貌似不同,但从未变过的土地上。

玫瑰谷,是作者的家乡,作者曾来过多次,但为什么作者仍说自己没有家乡?逃亡者之于新家与故国,都是陌生人。故园逐渐幻化成了一个概念,成了一个处于“我马上可以回去“和”永远也回不去“之间的遗憾,也成了她和她的父辈遥远的寄托和漫长的隐痛。所以,这本书不仅仅在讲述逃亡,还在讲述寻乡。逃亡是一个瞬间的启程,而归去,可能是几代人的长途跋涉和终生遗憾。

作者始终期待从前人的故事和逃亡的旅程中获悉故土的轮廓。她似乎在与父辈对话,并为曾经选择遗忘的父辈留下记忆。她的叙事,是把父辈的手放在她的手里,共同面对逃亡的生存状态。她也希望理解父辈的生活和历史,但书中始终显现出一种张力:她可能永远都无法真正回到故土,而只能不断追问到底失去了什么。前人的故园生活一直在用第二人称“你”来讲述,她的经历一直是“我”。你我之间,是枪炮追逐之途与安宁徒步之旅的区别,是沉重的历史和动荡的世界,是那句“要停留多长时间,一个地方才能成为一个人的故乡?”的追问,是“遗忘”和“遗忘了遗忘本身”的距离。

时间的交迭让这本书愈发迷人。二战的海军服和新冠的防护服出现在同一页,线性的时间土壤被开垦、陈列,铺平在页面被翻开的此刻,正如作者将那段逃亡史重现在她的脚下,空气中当下糕点的香甜与记忆中的蜂蜡香味拉扯着她。这似乎是对历史、对家族和对作者本人的一次精神分析:被遗忘的过去只是被掩盖在时过境迁的地层之下,从那里渗透出来的忧郁、感伤,以及对难以归去的“故土“的思念,时刻惊扰着活在当下的人。只有回到过去,回到那片代表自己出处的土地,才能缓解他们”不致命,却也没有痊愈希望“的历史癔症,才能让历史真正成为历史,解除战争与逃亡留下的家族诅咒。

依凡

坐标:上海

职业:合伙人

人类不同的伤痛,流着相同的眼泪

一本能够打动人心的书,不是作家的名气地位或者互联网上拥有的粉丝量,而是能够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深陷其中,入而不出,缠绵难返。从这点来说,此书于我,无疑是一本值得称赞和珍藏的好书。

《我们遗忘的一切》的作者克里斯蒂安娜·霍夫曼,带着上一辈血亲深埋心底的伤痛,独自一人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上了寻根之旅。复刻了年仅8岁的父亲和奶奶在1945年初逃难的路线,在德国波兰斯洛伐克地区穿梭行走,寻找属于她祖先的,二战后被划入波兰领土的故土。带着祖辈和父辈当年的艰辛和苦难,体味着他们被连根拔起抛向一方的迷茫和悲凉,在二十一世纪,一场卷席世界的疫情里,她告别了拒绝延迟生命的父亲,一路走过了沼泽,躲开了狼群,克服了自身的病痛。为的是探寻我是谁,从哪里来。她一路上的耳闻目睹,有的让迷雾渐渐清晰,有的却越发模糊。而战争结束后的八十年后,全世界的人们早已被这个互联网的怪物所绑架,对于那段历史的种种认知,看似各持己见,其实越发迷茫,唯有在大数据洪流中搭上一条大船,才不至于随波逐流。此刻,读这本书就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一个事实的意义,而不是胜者的意义。唯有事实,可以让我们避免鸵鸟式的思维,避免真正的危机发生。

历史在作者的笔下跟随着她的脚步徐徐展开的,我们看到的尽是她对于历史,旅程,人文以及相遇的种种白描叙事,除了对亲人的眷恋,她似乎在回避自己发出的任何主观评论,像一个资深的记者,忠于职守。这或许是战后德国人的习性。可是一个个画面,自己去碰触了读者的内心。我们明知公平和正义这些词语很难配在败者的身上,却又在心底疾呼着公平正义。似乎这句大家都从来没有想到过的疆域,被作者用这一本三百页的文字激活——败者的苦难是不是也是苦难?

即使是将尊重人权视为圭臬,置于崇高无上之位的西方世界,同样做不到对败者的公平。只有败者自身的救赎。用缄默不语忏悔,用迎合世界赎罪,用纳税人的钱洗刷曾经犯下的恶。这是作者隐约透露的战后乃至如今德国的现状。

而历史又在东西方的土地上重合,人类不同的伤痛却带着相同的眼泪。碰巧,我和作者有着相仿的年龄。那个时代里我的祖辈,我的父辈,以及因为他们的遭遇和伤痛,在我身上同样留下过痕迹。他们又遭遇了怎样的磨难?我们同样有着避而不谈的禁忌——国民党究竟有没有抗日?曾祖父在日军入侵杭州时,遗忘在杭州法院路的法院制服,和作者的父亲遗忘的海军服如出一辙,忍不住泪目。

就像龙卷风席卷过后的大地,留下满目苍夷,狼藉不堪,战争的恶龙席卷过后更为凄惨。不仅生灵涂炭,留下的阴霾还会持续几十年,影响几代人。而如今的世界局势,无不令人担忧,似乎看到了阴暗之处的恶龙在蠢蠢欲动,东西方战营,乌克兰战事,巴以冲突,美中竞争,不知道哪一天,哪件事,又会让这条恶龙再度席卷整个世界。

国人唯有自强,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开恶龙的侵扰。

钢铁

坐标:上海

职业:自由职业

如果是我处于这样的战争时代中,我能够逃亡如此之久吗?

这本书以与“你”对话的形式,记录了作者重走先人的逃亡之路的一切,有时候会分不清是对过去的描述,还是作者自己的感受。

物是人非最残酷的点,在于所有似是而非的都不会再变成同“一个”了。天还是那个天,但永远都不会是逃亡那些天抬头看到的天;路也还是那些路,无论这条回到从前家园的路怎么走,也不会再踩在从前的泥土上。——我们永远无法抚平历史发生过带来的痛楚了。

读书下这一切的人,和读这本书的我,都没有办法再去改变过去“你”不得不颠沛流离、仓惶逃亡的命运。我好多次阅读时升起“真希望‘你’不用经历这一切”。

读书的时候我在想,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去写下这些的呢,和我看到时候的感受是一样的吗——因为重新再走一遍伤痛之路是一种认可、见证、承接,从前的生命才没有枉来一趟。这样吗?

那些恐怖不安的经历,恐怖在于历史那么模糊,谁都是对的,又谁都是错的,它就是一场巨型闹剧,一场不可避免的时代悲剧,民族的立场不同,决定了具体的人当下的处境。如果是我处于这样的战争时代中,我能够逃亡如此之久吗?

我和“你”也并非没有经历过千万分之一的相似历程,比如面对枪支声音的恐惧,小时候住过那种房子,后山头有卖土枪的,有时天色暗走在路上会被拦着。这样的经历是那么接近。书中那些真实的描述不禁也让我开始感到难过,我甚至有种恶毒的私心,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可能我的小小创伤就能“可说”了。

我是不是也陷在了如今看似平安无事的某种“逃亡”呢?——因为个体经历的变故,为了保护自己,本能里生出秉性中的那些本领:疏离、防范、随遇而安、随时可以断开任何关系链只把人当作除我以外的人而不是关系的投影、养成随时可以离开一个地方投入新的旅程奔波的习惯。

更糟糕的是,书中的危险,还有不公,我居然觉得它们是“正常”的,那存在是那么合理。这样想着我又感到悲哀,我心中是不是也默认了历史舞台上的强霸一方这样做是命运唯一的发展。

个体的死亡终结不了历史,却能解脱于时代的悲苦,看到生命终于落幕,书外的我松了一口气——这一口气真是残忍啊……

Aurora

坐标:深圳

职业:新晋传媒打工人

这样的浩劫轮回,在人类历史上到底还会再经历多少次?

一直都很喜欢探讨战争伤痛的纪实文学。因此,在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就毫不犹豫地确定它会成为我本月的阅读书目。战争、逃离、时代、家族,每一样都是我所感兴趣且想要深入研究的话题。而作为一本非虚构作品,富有故事性的情节又不至于使探寻的过程显得非常枯燥。

作者克里斯蒂安娜的文笔很温柔,却也富有学者独有的严谨性。在她的笔下,德国、波兰、俄罗斯跨越百年的历史缓缓铺开,从博物馆馆长们的口中,从平民百姓们的颠沛流离的命运中,历史的拼图被拼接在一起。相比起那些宏大的关乎国家的争论,时代下的小人物的命运更加让我动容:无论是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他们的子民似乎无一例外都是战争中的受害者。或离开自己的故土被迫迁移到一块陌生的土地,或被征召入伍数年杳无音信,或直接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克里斯蒂安娜的奶奶。这样一个坚强的女人,独自一人带着小儿子完成了五百公里的逃亡,此后又被作为强制劳工度过了1945年的夏天。但她又是那样可悲,本不想生活在乡村的女孩为了丈夫留在了农庄,却又在好不容易接受下来的时候被迫离开,并且与被俘回来的丈夫产生了些许隔阂。她晚年那些不稳定的暴躁情绪,基本都来源于年轻时期没有安全感的漂泊不定。而像奶奶这样的人,在那混乱的年代又会有多少?我不敢去想。

人类是很健忘的生物。在经历了战争的惨痛遍体鳞伤后,会因为这些教训而维持一阵短暂的和平,但一般没有多久,就又会陷入新一轮的撕裂。正如克里斯蒂安娜所提到的那样,曾经经历过三十年战争的玫瑰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学会了和平共处,天主教和新教教徒们甚至能友好地使用同一间教堂。只是这一切都伴随着20世纪的枪炮声,再一次地被彻底粉碎。

这样的浩劫轮回,在人类历史上到底还会再经历多少次?我不敢去想,我真的不敢去想。

原标题:《我是不是也陷在了看似平安无事的某种“逃亡”呢?|三明治阅读俱乐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