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无限深情对故乡!温籍雕塑家曾成钢:把最好的作品留在故乡
在温州龙湾黄石山雕塑公园的山丘上,矗立着一座高7米的大禹雕塑,他头戴斗笠,手持神耒,面朝瓯江,凝望远方。这夺人眼球的《大禹治水》像,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历时三年。如今,它矗立在龙湾黄石山雕塑公园,守望一方安澜。
▲温州黄石山雕塑公园的《大禹治水》像曾成钢温州平阳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攻读硕士学位时,以铜雕作品《鉴湖三杰》驰名于中国艺坛,斩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同时,他还是首届德国NordArt国际艺术大奖获得者。其作品频获国内外大奖,在各类全国性和国际性展览中亮相。《鉴湖三杰》获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龙舟》获二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一等奖;《圣火接力》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获世界奥林匹克体育与艺术展二等奖。
“大禹骨子里涌动着‘智慧’‘敢闯’‘坚持’的因子,这与温州人精神不谋而合,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作品中倾注了我对故乡的无限深情。”曾成钢说道。
“我在海边长大,大海给了我力量和智慧。我熟悉大海,深爱大海。”曾成钢的父亲是鳌江边上的渔民,终年在海上劳作的父亲教会他画大鱼、大虾和帆船。“父亲的手很巧,一根竹藤在他手中能化为可爱的蚂蚱、蜻蜓……如果,我有那么一点点天赋,那都是父亲赐予我的。”
▲梁山好汉系列——武松、鲁智深、李逵1977年,曾成钢从鳌江中学毕业,次年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与雕塑结下了不解之缘,创作了一系列在中国雕塑史上浓墨重彩的作品。他的雕塑作品有鲜明的特点和风格,很多形象来自于中国古典名著,如鲁智深、武松、李逵等。这些作品极具张力地屹立着,苍劲有力的纹理似乎在发出呐喊,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震撼。
▲融合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与西方空间形体艺术的作品《我们同行》“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对西方艺术有着明确认知,如果说对中国古代传统是情不自禁的喜爱,那么对西方雕塑则是理性的思考。”曾成钢说。他把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与西方雕塑的空间形体进行了创造性的融合转换,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语言。
▲曾成钢成为首届德国北方艺术节NordArt国际艺术大奖获得者▲曾成钢的作品在德国展出2013年始,曾成钢的大型个人艺术展相继亮相德国、瑞士,展现出了一个中国艺术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开阔的艺术视野与个性。其作品既有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般的线条,也有着中国书法般的传统形态。西方媒体评价道:“他的雕塑语言的背景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整个中国的文化传统。”
▲曾成钢作品《大觉者》在丹麦Sonderburg展出在中央美术学院前院长潘公凯眼里,这位曾朝夕相处的同事、老友,有着大胆而充满创意的艺术实践,作品中既有传统文脉的一面,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感:“中国雕塑艺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成规模的探索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其中,曾成钢的创作与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龙湾黄石山雕塑公园的“中国姿态·温州国际雕塑大展”2017年,他带领团队打造的首座温州雕塑公园,在龙湾黄石山雕塑公园的“中国姿态·温州国际雕塑大展”上,这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对公园的选址、规模、定位,还是面向全球征集,入选率仅千分之六的作品遴选,乃至加工制作,落地安装,他都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大展当天,这位儒雅绅士身着一袭中式大衣,头戴礼帽,望着山水间的巧夺天工之作,激动地说:“这一天我盼了五年,能把最好的作品留在家乡是我的向往。”
▲曾成钢浮雕《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系列实际上,曾成钢献给故乡的厚礼不止于此。早在1999年,他就为温州博物馆创作了一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图”——9座14米高的铜雕壁饰拔地而起,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以远古神话讲述了与温州人契合的开拓精神。正是对故土的一往情深,往后的几年里,曾成钢又添佳作——诠释游子对母亲眷恋的《莲》与人类思想高峰的《大觉者》。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大会期间,曾成钢主动“搭桥”,在温州达成了“中国姿态游子情温州行”首届中国雕塑大展。
“他嘴里常常念叨的就是温州,对温州的人和事特别上心,这种恋乡之情让我们肃然起敬。”这是与曾成钢共事的伙伴的集体印象,连他自己也坦言,对故乡的私心是情不自禁的,留下的作品必须是最好的。
“你要认为自己是在建造一座宏伟神圣的殿堂,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造的伟力。”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曾成钢独特的个人风格,如同他的乡土情怀,一如既往的浓烈与真挚:“艺术家必须树立起真、善、美的理想,表达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即便是描写悲剧和痛苦,也要暗示光明的曙光,给人们以生存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期待。”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温州文化通
编辑/版式:周斌杰
大家都在看
觉得本文不错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