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破解话语匮乏窘境,上报集团国际传播创新研讨会聚焦“小而美”
活动现场 上海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中心供图
3月15日,由上海报业集团国际传播中心主办,上海日报社(Shanghai Daily)、第六声 (Sixth Tone)协办的“关注‘小而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创新研讨会”(“Minute but Mighty”Symposium 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在集团43楼融媒创新空间顺利举办。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共赴论坛,从一篇篇在海外引起热烈反响的成功作品出发,就如何从小切口讲好中国故事展开深入讨论,研讨会共涵盖三个主要议题,一共持续3个多小时。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国际传播中心主任丁波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国际传播中心主任丁波在本次研讨会上开幕致辞时指出,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话语表达面临着四重挑战:西方话语强势霸权、中外跨文化差异、社交媒体对传播生态的冲击以及Z世代受众习惯的改变,这让我们必须去深入研究,才能促进有效解决话语匮乏窘境的问题,逐步改变长期存在“重传统宣介”、“重单向说服”、“重宏大叙事”等工具理性的桎梏,以暖人心、易共情、促理解、显多元的话语创新,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发展。丁波还表示,今天从“小而美”起步,上报国际传播中心今年还将开展一些系列好作品的研讨和交流,深入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真正破解正能量的好作品能够赢得国际大流量的传播密码,让国际传播提质增效,润物无声。
第六声X栏目负责人薛霓与点评嘉宾陈静溪、陈虹
在第一节名为“普通人物的故事讲述”的研讨会中,上海日报社高级编辑、特聘首席评论员王勇和第六声视觉组组长戚雅分别阐述了自己在写作中如何借助普通人的故事传播中国故事。王勇从英文报道《金色的鱼钩》原型、102岁老兵王玉清的故事为切入口,讲述“真实的故事最感动人,高尚的精神没有国界”;戚雅则从对人物的理解和叙事策略的角度分享了如何讲述好普通人的故事。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原副主任陈静溪在点评环节中表示,分享者所报道的人物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勤奋、努力以及在艰难环境中的乐观精神,对破除刻板印象,提升中国社会的形象有较大帮助。华东师范大学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虹则表示,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强国际话语体系创新,关键要激发外界对中国的好奇心和体验感。
徐悦尔
第二节研讨会以“海外社交的有效互动”为主题,重点探讨了如何借助社交平台推动内容的有效传播。上海日报社悦风雅Joy With Grace主创徐悦尔以传播汉服文化的经验为例,强调宣传形式的调整和创新有助于传播内容的“出圈”。第六声编辑部主任张茹则分享了第六声结合品牌建设以及海外社交平台以扩大受众群体的经验。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以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教授邓建国在评论环节中对加强国际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这一关键议题提出改善意见——邓建国认为,当前国际传播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小而美”的故事美在它有深远影响,跨越时间的影响,而在信息时代,有效的海外传播应“将传播对象视作平等的人进行传播”;郭可则对以中国传统服饰汉服作为切口进行国际传播的方式表示了欣赏,“国际传播需要越来越人性化的、接地气的切口,而不是大而化之的话题,越是细就越能够体现出它的能量”。
乔争月
在第三节研讨会中,上海日报社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Qiao Shanghai工作室负责人乔争月以及第六声评论组编辑、主任记者吴海云围绕“中华文明的生动表达”进行了经验分享。乔争月表示,做好国际传播,重点是以城市文化为根基,建立精确传播的模式。吴海云则强调了科学技术对文化历史宣传的重要性,以及在过往的报道经历中如何结合考古研究以及对外传播两大领域的经验。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徐清泉在点评时表示,建筑和考古的选题都是“走心”而“讨巧”的国传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徐剑则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做好国际传播,就应该把中华文明放在整个人类的这样的一个大框架去陈述,“中国故事的主角只要落在人身上,它就会呈现出一种非常向上的生命力,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去讲述,才会获得中国以外其他人民的共情”。
合影
研讨会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通过本次研讨会,上海报业集团从事国际传播的内容创作者以及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就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创新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大家也期待上报集团在国际传播领域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共同演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创新的新篇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