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巴黎调研报道|一碗中国面,香飘巴黎城

2024-04-02 14: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4年2月2日,在即将修缮完毕的圣母院旁边,一家橙红色门脸的中国刀削面馆亮灯营业。随着巴黎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即将在塞纳河上盛大举行,世界各地的游客将有幸置身于“来自中国的麦香”中,尽情领略奥运盛事的风采。

这家面馆的总店,是一辆在巴黎街角售卖中式刀削面的餐车。

这辆“餐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可以移动的餐车,而是博主“巴黎小郭郭”在巴黎二区新开的中式面馆“功夫刀削面 KONGFU PATE”铺面的一部分。开在巴黎圣母院旁的是它的第一家分店。“巴黎小郭郭”本名郭章龙,他不仅是这家店的老板,也是一名在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等平台上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博主。

功夫刀削面的橙色餐车店面和在外冒雨等待开门的法国食客

在巴黎,中式面馆正流行

近两年来在巴黎的各个区域,从蒙帕纳斯到拉德芳斯,从巴士底到蒙马特,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中式面馆,它们用麦香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山西刀削面是功夫刀削面 KONGFU PATE的招牌。已经拥有四家分店的La Taverne De ZHAO主打西安美食。还有主打藏式面食的OYA Nouilles和主打重庆小面的面酷Miam-Miam Cool……中式面馆正在渐渐俘获巴黎的“舌头”。

巴黎部分中式面馆地图

据郭章龙介绍,中式面馆的崛起得益于其成本低、出餐快、易操作等特点,使其能够满足快节奏生活的城市人的需求。在他看来,中式面馆的兴起类似于十年前巴黎的日料餐厅潮。当时,日本料理以其清淡、健康、精致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巴黎人的喜爱,成为了一种时尚的饮食选择。对于店主来说,日料的食材成本低,制作相对简单,许多来到巴黎的亚洲人纷纷开起了日料店。“相比炒菜、法餐,日料成本很低。而且稍微加工一下,看起来就很精致,再加上是纯手工的,这两点就可以溢价很高。”

面食作为中国传统的主食之一,不仅具备丰富的口感,还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口味需求。除了“巴黎小郭郭”的粉丝之外,光顾功夫刀削面的顾客很多都是附近的上班族,中午吃一碗暖暖的汤面就能让他们在下午的工作中“精神百倍”。汤面的香气也为功夫刀削面吸引了许多法国顾客。“他们买碗面回去一打开,那个味儿出来,办公室里一屋都是那牛肉味。”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中午带着同事直接过来,可能再过两天就是一层楼的人,门口就排上队了。”

面馆遇上新媒体

得益于社交媒体的发展,许多前往法国旅游的中国食客也常常会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寻觅巴黎的中国味,在搜索结果中不仅能看见“功夫刀削面”和“La Taverne De ZHAO”这样的“网红”,也让许多地点较偏,不善宣传的小店有了露脸的机会。一条标题为“在巴黎,不愁吃不到正宗的中餐”的小红书帖子里就介绍了许多巴黎正宗的中餐小店。

La Taverne De ZHAO官网上五家店的地址

在海外社交媒体还不那么盛行的时候,La Taverne De ZHAO就已经建立了官网,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巴黎人介绍关于这碗“100%中国味”陕西面的故事。2022年8月,郭章龙用“巴黎小郭郭”的账号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更新自己和丈母娘在法国集市卖刀削面的视频,收获了很多点赞。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郭章龙定制了一辆专门为煮面设计的“中式餐车”,到后来,巴黎当地几乎每个华人都知道巴黎“有一个卖刀削面的面摊”。 

“我们是第一个尝到线上线下结合,互相吸引,获得红利的IP。”郭章龙承认,自己是第一个吃到海外新媒体宣传红利的博主。“哎你们知道吗……”是他最火的一个系列“巴黎奇遇记”的经典开场白。就这样,郭章龙用社交媒体渐渐打开了中国网友了解巴黎本地生活的一道门。

郭章龙一家和他们的餐车

不再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装潢

餐馆开业之后,郭章龙就把“巴黎奇遇记”里的经典餐车元素融合进了店面的设计中。郭章龙把店里的开放式厨房设计成了橙色餐车的形式,不仅是追求“明厨亮灶”,也是为了让食客能更清楚地看到一碗“功夫刀削面”是怎么做成的。手起刀落,面入锅。刀削面这一颇具表演性质的“中国功夫”吸引了很多巴黎人的眼球,也是郭章龙把店面取名“功夫刀削面”的原因。

插画、现代装饰、明亮的环境在巴黎的中式面馆里已经越来越常见。谈到店里的装修,郭章龙表示采用公社式的复古风格是“想打点差异化的东西”。他说:“不要让老外加深固有的思维,比如红色金色、大灯笼才是中国的感觉。其实中国的感觉有很多很多种。”在装潢的设计上,郭章龙也做了很多让传统元素焕新的尝试,天花板上的“汾酒灯”就是郭章龙丈母娘的“战绩”。

功夫刀削面二楼的“汾酒灯”

“越来越多的中餐厅注重装潢,提升就餐氛围感,我们非常乐于见到这些变化,它代表了中餐正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巴黎经营十二年,La Taverne De ZHAO的创始人赵宝砚见证了“同行”在餐厅装潢上一次又一次的进步。La Taverne De ZHAO的店内装潢由他们的室内设计师合伙人操刀,选用的材料与装饰几乎全部来自国内手工定制。灯笼使用的是潮汕非遗手工油纸灯笼,部分餐桌使用国内定制黑枝木大理石圆桌,部分椅子是国内定制榫卯工艺的方程椅。“我们希望用更现代的方式去展示传统的中国手工艺之美与文化底蕴。”赵宝砚说。

家乡味,不只俘获了“家乡胃”

就读于索邦大学的王同学是功夫刀削面的常客。日常闲暇之余,她会约上三两好友聚餐,对她来说,中式面馆是个不错的去处。“面食比较家常。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来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和朋友们边吃边聊天,既亲切又温暖,有一种家的感觉。”来自西岱大学的张同学也表示,在异国他乡,一碗平价的中国面,有着“说不出的亲切感”。在La Taverne De ZHAO的谷歌地图平台上,有一位顾客留言道:“这是我童年的味道。”对于这家经营十二年,几乎没有改动过菜谱的老店来说,这是“莫大的肯定与鼓舞。”

La Taverne De ZHAO的创始人赵宝砚出生在陕西西安的厨师家庭,他秉持传统的西安风味。在2017年分店Mr. Zhao开业后,菜谱中更是引入了传统手工特色的biangbiang面和菠菜面。赵宝砚始终相信,西安的传统味道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在功夫刀削面的开业筹备阶段,郭章龙的丈母娘也表示,要做就做正宗的,别让中国的朋友觉得“不对味”,味道才是关键。

“巴黎是一座具有多样性的城市,只要好吃有新意,就会受欢迎。”正如王同学所说,这份来自中国的家乡味道也“俘获”了许多巴黎人的胃。在功夫刀削面正式营业时间前,已有不少顾客在门前排队等候。“往常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一点半最忙,客人从到点单台排到外边,再往外排上两列才行,”郭章龙说。

一碗原汤手作加码的面,配上一小份独立包装的辣椒油——这就是一碗功夫刀削面的基本配置,也是出于对巴黎人吃辣水平的考量。但郭章龙发现,近五六年巴黎人对辣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以前其实不是他们都不吃辣,而是他们的饮食结构里边就没这个东西。”两位在功夫刀削面就餐的巴黎本地食客表示,他们每次都会加完两份辣椒,因为这样更香,别有一番风味。

功夫刀削面的招牌——猪肉刀削面

 

考虑到欧洲人的体质和饮食习惯,功夫刀削面在点单处附有十四种过敏原的提示单,当顾客点餐时,他们会详细询问顾客有没有对芝麻、麸质、花生等食材过敏的情况。La Taverne De ZHAO取消了大部分菜品中的花生,同时新增的炸鸡,小笼包等会在酱汁上进行改良,譬如炸鸡会使用蛋黄酱来做为酱料的基础调料,小笼包会增加鱼子等等。

当谈到未来的打算,赵宝砚目前的打算是继续着眼于巴黎,加强品质管控与菜品的优化,在管理技术成熟之后,会在法国二三线城市推行分店。 郭章龙的加盟店也在筹备当中:“我们是奔着加盟店去的,巴黎我们预计开四到五家,做中央厨房,统一来供应,保证口味一致。”

在功夫刀削面的店门前,摆放着一棵“发财树”,上面的字样格外醒目:
祝小郭郭开业大吉 事业长虹
大展宏图 东北饺子王 祝贺

 

“如果说巴黎正宗的中餐馆能五花八门百花齐放,这是好事。大家伙都愿意干,都能干出特色来,那这个行业就稳了。”郭章龙说道。

一碗面架起的桥梁

“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一碗面,是中国人饮食观最好的表达方式。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很平易近人,它隐藏在街巷,酝酿在家中,蒸腾在路上,植根于生活。这碗起源于4000年前中国的美食,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遥相呼应。“面食是中国人的情怀,全世界的饮食习惯。”王同学说道。

近年来,在中法文化交流的舞台上,面条、面点等面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中法面食文化的交流不仅仅是口味上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上的传递和理解。通过面食,中法两国人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对方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增进友谊。

一碗漂洋过海的面,给冬天的巴黎带来热气腾腾的暖意。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周奕言、张馨予)

编辑:董嘉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