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维伦纽瓦对话郭帆:今天,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幻电影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
2024-03-15 21:0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尽管在电影《沙丘2》内地公映前,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因为身体原因”取消了中国行,但对中国影迷念兹在兹的他,还是在3月13日专程来到北京,不仅参观了故宫,还在放映活动后获赠了一面“牛哇牛哇”的锦旗。14日、15日一连两天,他分别同中国导演陈思诚、郭帆进行了两场对话。

维伦纽瓦打卡之旅

维伦纽瓦获得“牛哇牛哇”锦旗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开启了“国产科幻大片元年”。而维伦纽瓦执导的《沙丘》,无疑也是当下最受世人关注的好莱坞科幻巨制。两位导演都将面对系列电影第三部要如何拍的挑战。3月15日当天,维伦纽瓦同郭帆就“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幻电影?”展开对话。

对话现场

郭帆表示,自己在两周前就一睹为快了《沙丘2》,并对片中召唤沙虫的小装置“轰鸣器”沙锤印象深刻。“维伦纽瓦导演在片中给出了极大的全景和极微观的特写,如此‘两极’的镜头让我非常着迷。片中经常在一个宏大的全景展现完后,会让观众看到沙粒泛起的闪光,不管是影画的张力,还是戏剧张力,都由此被拉满,把观众很容易就带入到导演所创造的世界中。”

对于来自中国同行的赞誉,维伦纽瓦笑言相较于《流浪地球2》宏大的制作规模,“我的电影比起来,就像是一部独立电影。两部《流浪地球》我之前都看过,其中有非常强的科幻元素,很多大型装置以及未来的场景呈现。同时,片中人物的家国情怀和个人的牺牲精神也让我非常感动。”

两位导演交换各自电影作品海报

“科幻片可以让我们换个视角看问题”

谈及在当下拍科幻电影的意义,郭帆表示,“爱因斯坦晚年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都是一种幻觉。是不是幻觉?我不知道,至少我们可以在科幻片中通过想象,用作品打造出一个幻境。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更好地去研判、想象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其实都是过去的囚徒——人类总是在犯相同的错误,历史总是重复的。所以如果我们要进化,就需要通过科幻来找到不同的门和窗,开启时光的不同出口。”维伦纽瓦说。

在维伦纽瓦看来,人类把自己的想象力放置在未来的空间中是有益的尝试。“而且这在今天更有必要,它展现了希望与可能。我为什么热爱科幻?因为它能让我们去触及平常难以触及的话题,去到一些看似远不可及的地方。比如说,一些宗教和政治类的话题,在现实讨论中可能会冒犯到某一类群体,但如果放置在一个未来的世界中去,就可以非常自由地展开这方面的讨论。”

“我特别喜欢换个视角去看问题。”郭帆以《流浪地球2》中周喆直(李雪健饰演)展示的“小白点”照片为例,“这张照片是当年‘旅行者一号’在即将离开太阳系时,卡尔·萨根博士建议把镜头转回来,从64亿公里外拍摄一张地球的照片。他当时就意识到拍摄这张照片在天文科普上的意义,它可以唤起更多人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并让我们意识到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这样一对比,换一个视角把眼界打开,我们可能就会用敬畏而谦虚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这个渺小的地球。其实不管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去释放更多的善意?就像这张‘小白点’照片一样,科幻片也可以帮助我们用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当下的问题。”郭帆说。

谈及科幻电影该如何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拉近与互联网时代观众的距离。郭帆介绍说,近期在筹备《流浪地球3》前曾做了一个调研。“调研人数是1000人,受访人群主要集中在95后、05后。我发现今天年轻观众的文化消费会更强调互动性、强调即时反馈,这和玩网络游戏打怪是一个逻辑。但一部电影,往往要看半个小时,甚至看完整部电影才会收获相应的感动。所以我们必须在电影中考虑设置更多的情感连接,给到观众更多的即时反馈。具体的我们还在尝试,到时候影院看效果吧。”

维伦纽瓦也表示,电影院现在正在受到冲击。“变革正在发生,我们必须要注意到观众消费方式的改变。在疫情期间,我们都知道孤立无援是多么痛苦,现在能走进电影院相聚是非常珍贵的一刻。我最近听说法国在电影市场恢复后,回归影院的主流观众多是年轻人,他们还想看长电影,需要更长的观影体验。这也是我们电影人所乐见的,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回到影院。”

《沙丘2》剧照

“忠实原著精神,有时候不得不做一个‘叛徒’”

电影《沙丘》和《流浪地球》都是根据同名科幻小说改编,如何忠实于原著创作,并将抽象的文字具象化为大银幕上的视觉呈现?郭帆认为应该先找准原著内核的精神实质。“小说《沙丘》一共有六部,无疑是个长篇,里面的角色众多。《流浪地球》则是一部短篇小说,角色相对较少。在改编剧本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采用里面的任何角色,而是用了小说的世界观先架构起电影的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再去创作新的角色。原著作者刘慈欣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的文本极富想象力,我们在此基础上,后来还加入了对人工智能、数字世界等议题的探讨。”

《沙丘2》剧照

“改编原著,都需要从故事本身下沉到细节。我们要去抓取那些特别适合电影语言和质感展现的内容,再用一种简约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在观影时能够有所震撼。在这个过程中,电影创作者无疑要去做一些大胆的择选——为了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内核,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做一个‘叛徒’。从电影层面上要去屏蔽一些小说的文字描写,也可能要去打散原来故事的某个架构,我不知道郭帆导演是不是也有同感?”维伦纽瓦抛出问题。

对此郭帆表示认同。“电影和小说毕竟是不同的题材。一部电影最多时长也就三个小时,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原著的故事和风貌呈现出来?特别是面对大部头的小说时,这会变得十分困难。小说家描述得越是详尽,在影视改编时可能就会觉得越是无从下手。对小说读者来说,可能每个部分都被视作珍宝,舍不得丢弃。但在电影时长受限的条件下,我们一定会做出取舍。”

相较于《沙丘2》剧情的苍莽深沉,哈维尔·巴登饰演的斯第尔格可谓是片中的一抹亮色。对于“天选之人”保罗而言,斯第尔格既像是他的父亲,也像是一位忠实的“粉头”。就此维伦纽瓦解释说,“在第一集里,保罗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斯第尔格起初充当了这个引领的角色。但他之后也会转变,慢慢地成为对保罗非常着迷的崇拜者,这实际上有点悲剧的意味。整部电影的基调是非常暗黑的,所以我希望斯第尔格可以带来一种欢快感,为电影增添一层幽默的色彩,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

斯第尔格

作为对照,亦师亦友的人物关系在《流浪地球2》中也有展现。在郭帆看来,刘培强与张鹏、郝晓晞和周喆直之间都是类似于父子、师徒间传承的关系。“其实在我的作品中都会有形或无形地去设置这样的人物关系。作为人类个体,我们都希望在自己成长的历程中有一个榜样在身旁,在我们有困扰时能够给予指引,在失落时能够给我们勇气。这种情感的联系总会打动观众,因为现实中我们都会渴望拥有这种依靠感和安全感。”

从沙虫到“土笋冻”,维伦纽瓦想来华拍电影

《流浪地球》中的行星推进器和太空电梯,《沙丘》中宇宙飞船和沙虫,这些“巨物”无疑为电影的呈现增加了厚重感。郭帆介绍说片中的地球推进器本就是小说的标志性设计之一,“我们当时设计了十几种方案。当用VR做置景的时候,我自己也被震撼到了,它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但越是巨大的装置,越要去增加它的真实度,这就需要设计出大量的细节。可以说在《流浪地球》第一部里我们只完成了50%的设计,第二部中大概推进到了70%,希望在第三部中做到100%的细节量。”

“《沙丘》中的巨型造物就是沙虫,不管在小说还是电影里,它都是最有象征意义、最特别的存在。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去设计它,首先还是从小说所描写的生态系统里获得启发,具体的设计灵感其实就来源于沙漠本身。它被沙漠的环境所影响,同时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长成了如此庞大的躯体。”维伦纽瓦回忆说,自己和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经常会犯难,“我们要怎样才能把它纳入到取景框中?所以就要通过不断地运镜来带给观众一种感受,它真的很大。”

“正好我补充一点,在做这种庞然大物的时候,不仅要在拍之前预留出空间,镜头的焦距设计也非常有难度,有可能像移轴镜头拍完之后它会变小,显不出那种宏大壮阔的气势。在设计地球推进器的呈现上,我们甚至会考虑进大气密度这一参数。《沙丘》中的沙虫不管是实拍还是特效,都有引人注目的巨物感和体量感,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郭帆补充道。

《沙丘2》剧照

《沙丘2》中男主保罗骑着沙虫在瀚海中穿行的画面犹如骑鲸渡海,不少中国网友纷纷戏称沙虫是“弗雷曼人的高铁”。作为本次活动的一段小插曲,维伦纽瓦对主持人提供的中国福建特产“土笋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被告知这道小吃的原料就来自沙滩上的海沙虫时,他笑言,“这看上去像是从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里直接取出来的,让我胃口大开。”

而个人成名作《同桌的你》就是在厦门大学取景拍摄的郭帆,自然对“土笋冻”并不陌生。现场他冷不丁地吞下了一颗,令身旁的维伦纽瓦不禁“喔”的惊呼起来。他饶有兴趣地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曾第一次来中国,“我当时去到了成都,是拍一部比较短的纪录片。整个拍摄过程,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的感受。当时我就想,很快就要再来一趟,没想到再来到这里已经是34年后了。”他还表示下一次再来中国希望可以取景创作,“我不敢承诺在《沙丘3》中一定会出现中国元素,但我希望有机会一定来中国拍电影。”

两位导演分享福建特产“土笋冻”

听闻此言,郭帆立马向维伦纽瓦发出邀请,“在《流浪地球3》中,我特别希望你能来客串一个角色。”

“我是个很糟糕的演员,可能只能当个群演,但我非常想来看看你的片场以及你的工作状态,两部《流浪地球》真的非常震撼。”维伦纽瓦说。

“不会演不怕,我们有别的招。你只要答应,我这就去设计角色。”看来郭帆已经迫不及待了。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