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漫步·社群在造|愚园路的更新中,要留下来的是什么

屈张
2018-12-28 15:51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城市漫步·社群在造|岐山村里一代人。视频制作:帆拍工作室(04:17)
九月初秋,笔者随着澎湃新闻“城市漫步”一起漫步愚园路。愚园路(乌鲁木齐北路—定西路)是上海市确定的64条“永不拓宽”道路之一,上面有众多优秀历史建筑。

其中位于1032弄的岐山村,是保存较完整的新式里弄之一,由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中央信托局等房地产商于1931建成。岐山村历史上名家云集。中国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中国现代派文学大师施蛰存等都曾在此居住。

本次漫步,几位一直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居民,对我们谈到对如何保护历史街区风貌、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看法。

岐山村建于1931年,是愚园路上保存较完整的新式里弄之一。本文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为作者自摄

从小就居住在这里的霍白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岐山村的历史,特别是曾经的生活见闻。霍先生回忆到,在他小时候,岐山村“书声琅琅”,“琴声悠扬”,这种文化熏陶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霍先生目前也担任着钱学森故居的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介绍钱学森在岐山村的生活经历。

另一位受访者陶勇先生是上海宽紧带厂的厂长。这个厂曾经就在岐山村弄堂内。现在该厂生产车间已迁至郊区,一层的厂房变成了居民活动室,陶先生仍然和其他居民一起为这条弄堂的保护献言献策。陶先生认为,这些老房子是历史的载体,如果老房子没有了,这些故事也就没有了。

像霍先生和陶先生这样自发的历史街区守护者还有很多。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在关注历史街区,他们通过一些城市行走活动,探索这些地方。

我们也跟着当地居民一起走访了周边一些老房子。和上海许多历史街区一样,愚园路上的许多老房子也面临房屋结构和设备老化的问题,缺乏良好的维护,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而这些地区的城市更新也在持续进行,并植入新的功能业态。比如,岐山村弄堂口的原长宁区江苏路邮局物流中心,这栋历史建筑被改造为文创商店“愚园百货公司”,新建筑保留历史建筑的立柱、拱券等元素。愚园路上还有一些沿街建筑也正在进行整治。

原长宁区江苏路邮局物流中心被改造为文创商店“愚园百货公司”

近两年来,愚园路持续进行着渐进式的更新,努力在历史风貌街区中创造更多开放空间、植入新的体验式商业等。在愚园路的更新中,可以看到街道的整体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高大的梧桐树下出现了更多可供市民休憩交流的场所,沿街店铺的招牌和立面也与街区整体风貌相协调,街区巷弄的慢行系统逐渐成型。在功能上,新的商业空间不断出现,比如共享创意产业园区、文创产品商店、可供市民体验的艺术工作室,以及精致的餐饮店等。

在我看来,愚园路正在创造一种“体验式历史街区”模式。体验式理念不仅代表着消费模式的转变,也是对历史风貌街区更新的新认识。传统的城市更新主要注重建筑本身,即对物质空间的打造。而如今的城市更新,需要更加关注人的体验,关注不同群体在街区中的生活状态,如老房子中的居民、在街区中工作的人、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等。市民中心、历史风貌区阅读点、历史名人墙等场所都向公众开放,带动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播与交流。

愚园路长宁区少年宫门前的居民休憩和交流空间

愚园路历史名人墙向到访者展示曾居住在愚园路的名人历史

漫步愚园路的过程中,笔者也在思考,文化要素如何在体现城市更新中。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整治而言,一方面需要恢复原有面貌品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要素的体现,让当地居民能够获得“熟悉感”。在一些历史街区的更新项目中,复制其他城市或地段的成功经验,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稳妥的方法,但同样带来一些问题,那就是丧失文脉和特色的街区环境,造成千街一面的现象。

那么,愚园路下一阶段的更新,还可以进行哪些工作?个人认为,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要素在城市更新中的识别性。历史街区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因此需要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体现这些文化因素。对于这一问题,曾负责上海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也是笔者访学时的导师约翰•寇耿(John Kriken)教授认为,针对快速发展的城市进行更新,除了创造宜居的社区和提升城市资源效率的城市环境外,还需要增强文化的识别性,以创造独特的场所体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这种识别性。

一是社会生活方式带来的识别性。

一个地区的传统建筑和空间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正是这些不同形式特点的要素,构成了人们对不同地域的印象。而这些建成环境是由长期的社会生活方式决定的。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沿街建筑多采用巨大无遮挡的窗户,一些人家只是用很薄的窗帘遮挡,在获得更好的阳光的同时,将私人空间展示给公众。建筑底层是连续的商业功能。这些特征表达了城市居民对社区和商业的开放性态度。

而在中国,传统街区是内向型结构,这是由传统的居住模式和管理模式所塑造的。在多组团的建筑中,由巷或弄为核心的线性空间串联起各个内部空间。在外部则由街道将高低错落的建筑连成一体,并由此形成不同尺度的行走路径和丰富的界面。因此,在空间上,愚园路的改造应注意维护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内部设置交往和活动空间,外部保证街道界面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在功能上,植入新功能的同时应注意保证居民日常所需功能不受影响,保证生活方式与建成环境的协调。

阿姆斯特丹的建筑也体现出城市居民对社区和商业的开放性态度

二是城市历史建筑带来的识别性。

城市中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产,比如住宅、工业厂房、宗教建筑和公园等,很多建筑保存了上百年。这些历史建筑和景观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最直接的代表。维护历史建筑的识别性并,不意味着在整条街道复制这些建筑,而是需要通过引入设计导则,谨慎地更新,批判地重构,以确保新的填入式开发不影响这些历史建筑和环境。

举例来说,柏林哈克舍庭院(Hackescherhoefe)采用谨慎更新原则,在现有的立面基础上,局部将建筑曾经很有特色的屋顶部分添加进去,并用现代建筑语言加以转译,恢复了拱形的窗户和檐口。

城市更新需要界定城市中具有文化识别性的部分,以防止它们在新的开发项目中受到损害。此外,还有一些识别性则是通过开放空间加以体现,比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与周围建筑共同形成的场所感。

愚园路有着众多优秀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是愚园路的文化节点,可以结合街道空间和景观串联起整个街区的路径,在城市更新中强化文化体验。

柏林哈克舍庭院在改造的同时保证原有建筑特色的识别性 图片来源:Stadtemeuerung in Berlin-Mitte Sanierungsgebiet Spandsuer Vorstadt[R]. 2005.

三是城市肌理的识别性。

与城市地标相对应的是城市肌理的研究。每座城市中都存在着一些共性区域,它们虽然在建筑特征、景观、街道环境方面有所差异,但能够体现出整体性的空间秩序与形象,也就是城市肌理。城市更新应该保护这些长期形成的城市肌理,确保新建项目的兼容性,继而使建筑独立而各具特色的结合在一起,构成整体感。

还是以柏林哈克舍庭院为例,庭院式建筑是柏林城市一种典型建筑特征,从19世纪柏林规划中提出的标准平面式样,由前楼、侧楼和后楼组成。各种规模的庭院整齐地组成了柏林中心城区的肌理。哈克舍庭院在战后的空地上重建了原有的街区肌理,改造后的建筑形成居住、小型办公和商业混合的功能,因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庭院文化,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愚园路的更新也应保持街区原有结构和景观,在街巷中的缺失处恢复城市肌理,穿插设置共享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哈克舍庭院更新后恢复了原有城市肌理 图片来源:Stadtemeuerung in Berlin-Mitte Sanierungsgebiet Spandsuer Vorstadt[R]. 2005

这次漫行愚园路,使我们近距离关注身边的建筑遗产,也与当地居民一起参与到守护历史街区的工作中。城市更新不是单一的经济性目标,需要整体性考虑功能、形式、经济等方面因素,注重文化因素在城市更新中的识别性,使更新项目与周边环境项协调,发挥文化资源的价值。以上是笔者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加入,一起参与城市漫步活动。

(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