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家:创新是应对耐药结核病和提高结核病治疗可及性的关键
2024年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3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代表处和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在北京共同举办研讨会,邀请各方专家就终止结核病建言献策。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结核病是世界第二大单一传染病致死病因,全球有 130 万人死于结核病,仅次于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造成的死亡人数几乎是艾滋病的两倍。2022 年,全球估算结核发病人数为1060万,与2021年相当。中国仍然是结核病例第三多的国家,2022年新发患者数为74.8万,占全球结核病感染总数的7.1%。中国的耐多药结核病/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仅为51%,低于全球治疗成功率的6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雁林表示,结核病是中国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为实现结核病发病率在2030年达到在2015年基础上降低80%、到2035年降低90%、消除家庭灾难性支出的目标,就需要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加强、技术策略升级、创新工具使用、综合防治模式实施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赵雁林强调,我们不仅需要关注肺结核,还需要关注肺外结核,阻断人畜之间的传播,引入新的工具,主动发现加以预防性的治疗。创新是应对耐药结核病等挑战和提高结核病治疗可及性的关键。
“我们的团队进行了多项结核病短程治疗方案的研究,将此前多耐药结核2年的治疗周期缩短到6-9个月,将普通型结核病的治疗周期缩短到4个月,通过药物代谢学与动力学研究,提供可及性更高、更符合中国人药物代谢特点的本土方案,提高患者依从性,以现代化的先进结核病消除综合模式,加快结核病消除速度。”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介绍。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主任丁胜表示,结核菌具有独特的生物和结构特性,药物发现难度大,研发周期长。多重原因导致了耐药结核出现,变化迅速的结核菌针对部分新药物也出现了抗药性,因此通过合作加速研发抗结核创新药物至关重要。
丁胜介绍,新的药物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提升,例如服用便捷、毒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高、针对靶点效果好等。通过与国内外顶尖机构和疾病联盟开展深度合作,GHDDI正快速推进三条结核病药物研发管线。其中一款小分子抑制剂GDI-2取得了快速进展,有潜力大幅缩短结核病治疗的疗程,从标准的4-6个月缩短为仅需1-2个月,并为耐药结核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望于2024年底前达成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此外,针对筛查这一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手段,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桓世彤表示,结核病的筛查工具也存在创新,例如,比起此前使用痰标本检测的模式,舌拭子采样在早发现早诊断方面就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研发非常有潜力,通过更加可及、方便的检测工具筛查和主动发现结核病人,我们将提高检测效率,及早发现患病人群。
对于如何提高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表示,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灾难性支出,即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庭将超过20%的收入用于结核病治疗。据统计,全球平均有超过50%的肺结核病人都受灾难性支出影响,耐药性肺结核病人的灾难性支出比例则更高,中国也不例外。“难以承受的支出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庭在确诊后拒绝就医、治疗期间停药、不按医嘱用药等不良后果。目前有很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治疗耐药结核病,但其价格昂贵,即使在医疗保险报销后也难以承受。因此,充足的资金投入、创新的支付机制及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也是治病救命的必要解决方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