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忘不了你!那些曾经跋山涉水、走村串巷的八婺“敲糖”人

2018-11-24 17: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忘不了你。

他是谁呀?

黝黑的脸庞,结实的身板,朴实的性情;

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山泉解渴,野果充饥;

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起早又贪黑,踏遍坎坷路。

他们是一个个来自金华义乌的普通农民。因为生活所迫,他们利用农闲时节,奔走于江西、福建、安徽以及省内的一些集镇村庄、偏远山区,用自制的红糖制品、小佩件和批量购进的针头线脑、纽扣梳子、火柴肥皂等等“山货”,换取鸡毛,辛苦所得用以补贴家用。

他们通常是一个人走村串巷。他们又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他们亲带亲,邻带邻,村带村。有点赚钱门路,就会有人跟着去干。但是,鸡毛换糖这营生,除了不怕辛苦劳累,还要承受亲人别离的痛苦。那时候,一年四季忙于农活,只有春节期间,才是人们走亲访友、和亲朋好友享受天伦之乐的好时机。而鸡毛换糖人,却只能背井离乡,回家已是元宵佳节了。

他们所从事小商小贩活动,形成农业和商业的互补共存,达到了高于粮食生产的收益。义乌“鸡毛换糖”人,和永康五金、东阳百工、兰溪制药一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技艺性、创新性、开放性,成为“八婺商人”的中坚力量。

勤劳肯干、善良智慧、诚信包容、懂得感恩的义乌人,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投身到经商办厂、勤劳致富的洪流中。从走村串巷、摆地摊、室内市场、网商、电商、微商发展到名闻遐迩的小商品之都,义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许多参与过鸡毛换糖的义乌人,都率先进入了经商致富的行列,既赚到了钱、改善了生活,也丰富了人生。当他们回忆起当年的漂泊生涯,无不感慨万千,感动处,不由得热泪盈眶。

因为有了“鸡毛换糖”,才有了义乌小商品市场,才有了誉满全球的国际商贸城。回望义乌的发展历程,我们怎能忘记那些曾经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敲糖人”?

今年78岁的朱同增,在1973-1978年间,每年的腊月十五至正月十五之间出门去江西高安、万宁、弋阳等地鸡毛换糖,一干就是五年。除了用自制“姜糖”换取鸡毛,还会收购一些牙膏壳、废铜烂铁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够带回四五百斤鸡毛。好的“红毛”销售出去用于加工鸡毛掸子,其余的部分废鸡毛,则交给生产队作为农作物有机肥。

在外地敲糖换鸡毛,人生地不熟,也会遇到不少困难。那时候,生产队挣工分,劳力好的家庭,也只能分到100元的余粮款。可是,他春节前后出去一个月,却可以收入五六十元,甚至几百元。

那时候一天到晚不知要走多少路,辛辛苦苦奔波,只为养家糊口。如今年纪大了,在老年室帮忙打理事务,对老年生活很满意。他觉得,如今一些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当年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不可丢。

“我们村有70%的正劳力,都曾经去敲糖过,我家里还有一张那些年出去鸡毛换糖人的名单。”21岁就出去“敲糖”的施文良,今年66岁,是一个着着实实的热心人,村里邻里的一些事,他都会去帮忙。那些年,他去过宁波(六横、佛渡)、临安(昌化)。挨家挨户换来的鸡毛,委托拖拉机运输的话,需要30来元的运费。五个人,每人得划到6元。不舍得请拖拉机运输,而是选择用独轮车拉。从昌化出发,经桐庐(七里陇)、浦江,再到廿三里家中。

施文良还清楚记得,当时,有些批量销售的小商品尚未放开经营。有家袜厂有一批0.30元一双的袜子,零售可以卖到2元多一双,他就是不敢进货,生怕违规了。

1979年,施文良去云南大理、保山摆地摊做生意,也赚了一些钱。他始终为当年不怕艰辛的商旅经历、创业精神感到自豪和欣慰。他说,没有出去鸡毛换糖那些年,辛辛苦苦一年忙着干农活,还吃不饱饭。做点小本生意之后,生活才得到一定的改善。现在有些人,吃点剩菜都会有抱怨。想起过去的艰苦,真该好好珍惜富足、美好的日子才是。

跟所有出去鸡毛换糖的义乌人一样,施文良在商贩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当地乡民的帮助和照顾。两餐一宿,只要3角钱。货物也寄放在房东家里。有时候,房东不肯收取一点点住宿和吃饭的钱。其中的一家,还成了好朋友。多年以来,每隔五六年,他就会去看看当年交下的好朋友,互叙情谊。

已过花甲之年的叶梦才,每天都会抽出几个小时,在通宝路和武溪街那个十字路口斑马线做文明劝导。晚上则会参加一些书画、戏曲等业余活动,生活过得健康有序。他从家里拿出2016年11月1日拍摄的一张照片,是“廿三里村鸡毛换糖部分人员合影”,总共有84人。回忆1988年前往安徽(屯溪、绩溪、六安)鸡毛换糖,有说不完的故事。他说,那时候,一包灭鼠药进价2角,零售价是5-6角;进价3-5分的气球,可以卖1角左右。有一次,连续吃“棒棒糖”充饥,导致口腔、喉咙上火出血。到了屯溪一农户家里,吃到青菜豆腐,就有了说不出的幸福感。

上社村的黄樟水,今年81岁。他25岁开始出去鸡毛换糖,二十几年时间,利用农闲,到淳安千岛湖周边的山村以物换物,顺带销售头扣、针线、颜料等。生姜糖是自己熬制的。每年的腊月十几,把妻子儿女丢在家里,独自出门,跋山涉水,不辞辛劳,赚了些钱来,家里的日常开支和几次造房子的费用,都是这样辛辛苦苦挣来的。有一回,大雪封山,在山里住了7天,雪化了,才出来。他还带儿子一起去“敲糖”,连续去了四年。他说,人家春节走亲访友,猜拳喝酒,我们却在外乡奔波,都是为了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挣点钱。他还懂得善待每一个人,在外乡做点小本生意,从来不会过头于人,遇见有人拿走点小物件,也不会打骂别人。山里的有个房东很客气。多年来都有联系,肉也拿来,菜也拿来,山核桃也拿来。大家互通有无,相互牵挂,来来往往,成了知根知底、感情真挚的好朋友。

见到金允盛的时候,这位72岁的“敲糖”人,刚骑三轮车回家。紫铜色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刚强。他是个有情有义,豁达善良的人。讲到当年鸡毛换糖的艰辛、和家人的别离,流下了动情的眼泪。由于家里困难,他15岁就放弃学业,出去谋生。他去过江西、遂昌、龙游等不少地方,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敲糖”用的一些小物件,虾匙串、小金鱼,是自己家里人用塑料线编结而成的。有一回下大雪,几个人携“糖担”从山坡上滑下来,红色颜料撒落一地,把漫山的白雪都染红了。雪天路滑,他把鞋子脱下,赤脚走在山路上,是刺骨的疼痛。

有一年去诸暨的一个村庄,看到池塘边许多人站着围观,原来是一个女孩子掉进池塘,可没有一个人下水救人。金允盛毫不犹豫,立马跳进池塘,把那个10岁左右的女孩子救上岸,并在村人的指引下,把女孩子送到家中。自从那次救人事件之后,那个村庄的老百姓,都会把家里的鸡毛和一些有收购利用价值的物品留下,等着他去易物或收购。

金允盛的“鸡毛换糖”故事,也曾经感动过许多陌生人。前几年,中央电视台记者来他家采访,被他的艰苦创业经历所感动,竟然忘了打开摄像按钮。其中一位记者表示,像金允盛那样诚信道义、勤劳肯干、吃苦耐劳、无惧艰难困苦的精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义乌精神。

我们所走访的几个“敲糖”人,只是金华成千上万“八婺商人”的一个缩影。每一个参与过鸡毛换糖的人,都会有自己感人的难以忘怀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15年来,金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用金华历史教育人民,用金华文化熏陶人民,用金华经验鼓舞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八婺大地立足历史传承、区域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创下了不平凡的成就,如义乌从鸡毛换糖发展成为国际商贸名城,东阳从泥水瓦匠发展成为中国木雕之都、建筑强市,永康从打铁补锅发展成为中国五金之都,等等。

回顾鸡毛换糖的艰辛经历,是为了弘扬“信义和美、拼搏实干、共建图强”的新时代金华精神,进一步激励全市上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断续写“八八战略”新的金华篇章,增强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稠州论坛“一星微光”

编辑|凌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