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发展:“我不想上学”背后可能是家庭情感的缺失
本文是《光明日报》旗下《教育家》杂志对陈发展医生的专访,发表于《教育家》2024年2月刊第2期。内容转载自“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
我所接待的患者中,约80%的青少年存在着不愿上学的消极情绪。如今不少人意识到,若一味将孩子的个人价值与其学业表现紧密绑定,对他们提出不合理的期待,那么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就很容易滋生厌学情绪。而其背后的另一重要原因却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警觉——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忽视。
陈发展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家庭治疗专家
厌学心理的“暗面”:情感的缺失
孩子的情感缺失的核心是他们的归属感较弱,实质上表现为自尊水平较低。几乎每个厌学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低自尊的家庭,那里往往充满焦虑和负能量。父母对自己在专业、学业或人生其他方面的表现缺乏信心,处于低自尊状态,并将自己的自尊水平与孩子的自尊水平紧密联结在了一起。当收到来自教师的负面反馈时,父母会感到孩子让自己丢了颜面,从而逼迫孩子更加努力,甚至批评、指责或打骂他们,这又容易使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的低自尊状态,不愿投入更多学习精力以争取好的成绩,因而遭到家长又一轮的指责,形成“家长低自尊—孩子低自尊”的恶性循环。
门诊中我们发现,领着孩子前来就诊的父母往往非常焦虑、紧张,他们迫切地希望孩子重新回到学校。在他们的家庭中,学业是日常亲子沟通中重要且唯一的内容。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甚至怀疑是否有人真正欣赏和喜欢自己。他们认为如果不能在学业中表现良好,那旁人对自己仅有的接纳和支持也可能消失。在这样的情感状态下,他们容易对学业等相对枯燥的事物产生抵触心理,尤其是在面临学业困难时,会更容易质疑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归属感从何而来
孩子的归属感与他们从小到大的被养育过程息息相关。如在婴幼儿期,当孩子哭泣时,养育者是否能敏锐地捕捉并回应他们哭泣背后的需求?如果养育者心不在焉,或情绪不稳定,甚至时常因烦躁不能及时满足或顺应孩子需求,孩子会因此感到自己不被喜欢,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低归属感或不安全感,从而认为自己的存在是个负担,是无意义且无价值的,陷入一种低自尊状态。又如当孩子渴望得到某个玩具时,即便不去满足这项需求也应予以回应,耐心解释原因,而不能批评他们贪心或不懂事。这样孩子会明白父母还是爱自己的,他们的归属感不会受到太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一个两三岁或五六岁的孩子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要玩具的行为会与道德品质挂钩,他们能感受到的只有父母的不喜欢、不在乎。也就是说,养育者是否真正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并在家庭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理解并满足他们,是人们早期归属感形成的关键。
我曾接待过一位初二的小女孩,开学三周后她开始出现头晕、身体不适、恶心的状况,自此便不愿意去学校上学。孩子去了多家医院检查,均未发现什么身体异常。被转诊至心理科接受检查后,我们确认了她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她成长于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而家中婆媳关系紧张。诊疗室里,女孩讲述了一段幼时的故事。
我从小就知道我的家庭氛围不好,家里总是充斥着冲突和争吵。我不太喜欢奶奶,因为奶奶好像是家里的导火索,她会让妈妈不开心。妈妈不开心时,我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做错什么。平时我想跟妈妈说话,她也是冷冷的。还记得在四五岁时的圣诞节,我看到了圣诞老人出现在房间的窗户旁,准备给我送礼物。我想开窗迎接他,但不够高,想让妈妈给我开。我喊了好多遍,但她忙着整理东西,没回应我。我好着急啊,我怕圣诞老人一会儿就走了,开始哭闹。这时妈妈才跟我说话,告诉我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爸爸也让我别胡闹。其实不是的,只是妈妈头抬得太晚了,圣诞老人离开了。
每每想起那个场景,女孩就觉得是自己对礼物的渴望惹恼了母亲,她感到父母不在乎自己,明白自己的渴望和需求并不重要,便不愿再多作表达,一直表现得内向而顺从。成长的过程中,她始终处于低自尊状态,当别人不开心时,常常觉得是自己的错。进入初中后,她难以面对青春期的竞争和同学的排挤,总认为自己不够好。
女孩其实并不讨厌学习,只是想逃避学校那个环境。原本她成绩不错,能代偿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但下滑的成绩让她无法找到平衡和补偿。在长时间的焦虑与紧张之下,她的身体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等变化,导致了上述种种不适。后来,女孩及父母接受了家庭治疗,父母表现出高度的自省,意识到家庭中长期高压的紧张氛围对她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相应调整。他们自责于一直认为女儿很乖巧,始终没重视她的需求。当年的圣诞节,趁女孩返校上学时,父亲亲自组装了一辆大大的雪橇车,母亲为孩子购买了一条非常精致的迪士尼公主裙。收到礼物的女孩既惊喜又感动,注视着女儿的父母欣慰又自责,一家三口的泪水盈满了眼眶。
那些童年未能得到的情感满足,终于因为父母发自内心的接纳和理解发生了改变。在这种“依恋关系”的修复过程中,女孩逐渐好转,大体恢复了正常的校园生活。
察觉情绪变化本身就有积极意义
在家庭层面,家长应首先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接纳的家庭氛围,理解孩子的感受、回应他们的需求。同时要了解并尊重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设定期望值,避免施加过大的压力。当孩子表现出力不从心、抗拒或痛苦时,应及时关注并表示理解,必要时允许其减少学习任务,通过积极的情感交流和正面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业自信。此外,家长应发掘、发展他们其他方面的兴趣与潜力,避免其陷入低自尊状态。在学校层面,教师应开展个性化教学,实施多元化、高价值的评价。在督促进步时,可采取积极反馈、正面引导的方式;在提出批评时,应基于事实且不可贬低或羞辱他们的人格。同时,应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予以情感上的关怀,保证每个孩子在校内感到被尊重、被接纳。此外,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事实反馈而非定性反馈的方式提供孩子的在校情况。
教育者应携手构建一个兼顾挑战与安全感的成长环境,敏锐识别孩子潜在的厌学征兆,及时响应他们的情绪变化,这本身就是关爱孩子、认可其价值的表现。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4年2月刊第2期
作者|王梓霖
统筹 | 周彩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