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沧桑“废墟游”:让废弃空间变“废”为宝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赵忞
2024-03-12 18:1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上海长兴岛疑似搁浅的废弃船舶,成了市民打卡地,但也引发安全预警。海事部门表示将尽快拖离船只。

在新的传播模式影响和文旅升级的需求下,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一些“非景点”甚至废弃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打卡对象,甚至火出圈?如何重新认识城市中的废弃空间或装置的文化属性,更好“使用”它们,赋能城市文旅?

“废墟游”背后的文化尚待被充分认知

搁浅船只为何会成景点?这背后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废墟审美”,18世纪兴起,19世纪中期达到高峰。这即是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建筑史上的“哥特复兴时期”。当时的公园设计也一方面追求自然式布局,另一方面会人为设置“废墟风”小品,模拟意大利南部、埃及和北非的考古遗址,给人“怀古”的体验。

巴黎肖蒙山丘公园建造了一座蒂沃利灶神庙的复制品。

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的反思、“冷战”核恐惧、废土朋克等政治和文化现象,“废墟旅行”又被“城市探险”这一小众文旅行为所继承。喜爱“废墟旅行”的年轻人表示,断壁残垣也好,凌乱散落的物品也好,都代表着瞬间的凝固。这些并非是城市破败的角落,就像人脸上的皱纹,代表着城市的沧桑和沉淀。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里也有一段写废墟情结:“就如同废墟是无限时间的代表一样,与无限的时间相比,我们虚弱的、短暂的生命与飞蛾或蜘蛛的生命一样微不足道。”

可惜,“废墟审美”似乎还未受到文旅部门的充分重视,相反,这些城市的剩余空间往往被视为城市管理的“失败”,土地利用率过低,亟待更新。 

甚至一些并非真正“废弃”而是管理粗放的遗址公园也会遭到“二次开发”。例如西安未央宫遗址曾是人迹较少的公园,每年5月底到6月中会有大片野生虞美人开放,在2010年代初的摄影圈很有口碑。但2010年代末开始了“精细化开发,景区化管理”,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种植了人工花海,李贺诗中“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的悲怆美也随之消失了。

景区开发模式单一,游客自行探索废墟游

除了“废墟游”背后的历史文化未能被文旅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外,传统景点开发和设计模式的单一,也是现在很多游客开始“不走寻常路”,进而导致“废墟游”破圈的一大原因。

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以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A级景区申报和审批共分为8个大项——旅游交通、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景区评定分值比例。制图:赵忞

可以看到,涉及场景化体验的标准,狭义而言只有“游览”一项,打分占比为21%。但包含项目是游客中心、引导标识、公众信息资料、导游、讲解词、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游客公共休息设施。

分析下来,各项评测标准与游客所追求的差异化体验感、场景的沉浸感并无直接关系,其中导游、讲解词、电瓶车、仿古商业街、木栈道等元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建设成本,也间接导致很多设施被建设得“标准化”“模块化”,旅游商品的“义乌化”,反而造成负面体验。

从运营角度看,一些传统景点的线路设计也不够多元,只有一两条行动路线,没有灵活选择的可能性。同时,门票价格偏高、售卖模式较差,最终也造成了负面口碑。

过去的旅游学界反思中国旅游模式不够有创造力,但实际上,一些有创造力的文旅模式因比较小众,一开始很难被业界所认可,而传统的景区设计和管理模式,又与“废墟审美”这类较有创造力的文旅模式并不兼容。

在旅游业分众化发展的阶段,过往并不具有传统文旅特点的空间,正随着时代的更迭显示出其文旅禀赋。例如,在千篇一律的传统景点中,不少人开始寻找人工干预较少、更具自发生长特性的景点;在讲究“性价比”的时期,很多人还会寻找价格更低甚至免费的“野生”景点,作为“平替”;还有人“反向旅游”,寻找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人文环境。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认为,被追捧的“非景点”“野生景点”既可以被当地政府简单地视为“问题”,也可以被视为文旅产业边际拓展的一次尝试,增加所在城市的旅游场景和体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化“非景点旅游”为文旅资源,让城市文旅更具包容性

面对“非景点”空间的人气,地方政府应该如何管理,接住这可能的文旅机遇?研究员认为以下几点或可参考:

首先,地方文旅部门应对塑造特别的城市体验有主动意识,丰富城市体验,而非局限于景区形态。例如哈尔滨爆火的野生蹦迪派对——“蹦迪巴士”,利用排队缝隙创造出“非景点旅游”体验,收获了相当好的口碑。

其次,地方文旅和住建部门可以更主动地挖掘在国内小众但在全球范围内有独特历史的审美场景,制定更优质、更有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文旅规划和城市更新导则。有城市探险爱好者提出,“有一些废墟完全可以改造成公园,供游人更安全地欣赏,领略时空的美感。”

但目前的做法仅限于面积较大的工业遗址的“公园化”,如首钢园区。如果将“废墟审美”与口袋公园相结合,让中小型遗址(例如一个戏台,一个水泵房)作为“城市家具”存在,在小尺度中营造出差异感强烈的场景,或许更有利于丰富市民的日常审美,以及对本地历史的关注。

欧美很多城市都有小型的“废墟口袋公园”。图为明尼阿波利斯的河畔废墟公园。图片来源:www.gpsmycity.com

再次,“非景点旅游”的“公园化”会面临盈利需求和安全管理的两难。小众爱好无法支持盈利所需的庞大人流,完全公共化之后又会造成安全管理难的问题。

为此,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建议,可采用公众参与或社区营造的方式,让小众群体参与到点位的管理中。例如在封闭管理的同时定期开放,采用预约制,让经验成熟的城市探险群体定期带领市民City Walk,将部分“门票”作为“非景区”管理的经费来源之一。但这种做法目前在国内似乎没有先例,需要更多的讨论和研究。

废墟有暂时性,可能会因为废弃空间再利用而被拆除,但都是城市场景塑造中的一环。如前所述,废墟就像皱纹,代表城市的沧桑与沉淀,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废弃空间管理可以探索更多可能性,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戴媛媛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