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政府收复台湾始末

2018-11-26 17: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许向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原名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顺治二年(1645),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聿健的召见,隆武帝对他赏识有加,遂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

郑成功雕像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渡过了钱塘江,占领浙江。掌握隆武朝政大权的郑芝龙降清。郑成功虽苦苦劝阻,却未能阻止父亲,于是便率部至南澳(今属广东),起兵抗清。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厦门作为抗清根据地。但是,之后的三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三次败战使得郑军兵力大伤。他考虑了全局形势,感到只靠厦门和金门作为根据地,势单力孤,不可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而且台湾人民不堪忍受荷兰侵略者的暴行,切盼解放。于是,郑成功作出“亲征”台湾的重大决策。

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披甲执剑,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扬帆出发,意欲越过台湾海峡,直取台湾。然而,军队却在行进途中遇到东南逆风,白浪滔天,船队不能行进,只得返回,停泊在澎湖36屿中间,一连几天不能行进。几天的停靠,使军中粮食告急,如若再不采取行动,那就只有失败而归了。

郑成功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立即发布了一道命令,向全军将士宣告:自己此次率领大军,冒着风险东征,是为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而不是为了贪图享乐,所以希望全军将士能够拿出勇气,不要惧怕惊涛骇浪,万众一心,定能够战胜困难,夺回台湾。全军将士受到此番激励之后,人心振奋,顶着风浪,继续向东南进发,终于越过了台湾海峡。

郑成功决定带领将士在澎湖稍作休整便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

郑军的船队避开了赤嵌城海岸,绕道从鹿耳门登陆。登陆后,郑军立即包围了军事据点赤嵌,与荷兰殖民军展开了激战,打得侵略军溃不成军,赤嵌城遂被收复。

荷兰总督见赤嵌已被收复,觉得形势不妙,便玩起了缓兵之计,表示愿意年年纳贡。然而,却遭到了郑成功的坚决反对,他表示:除非你们投降,把台湾交还中国,否则我们就战斗到底。起初,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还在负隅顽抗,后来,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了土台,对其进行了9个月的围攻。荷兰人弹尽粮绝,最后不得不挂白旗投降,派人送出了投降书。1662年2月1日,受降仪式正式举行。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也为后来康熙统一中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收复台湾,统一中国

康熙幼年即位,他所继承的是一个饱经战火摧残、经济凋零、国弱民贫、各股势力对抗、政权不稳的国家基业。为了稳固江山,让清朝走向更加辉煌的盛世,康熙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和改革。在擒鳌拜、平三藩之后,他又趁着告捷余威,把注意力转向台湾。

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但仍然用南明永历年号,以明朝遗臣的身份继续同清廷对抗。清朝政府经过数十年的统治,已经完全巩固了其地位,国内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也逐渐趋于缓和,郑成功的做法实际上成为阻碍国家走向统一的一股割据势力。早在康熙初年,统一台湾的问题已经提到清朝统治者的议事日程上来。

不久,郑成功去世,其子郑经继位。之后,郑经与其叔父郑世袭为争夺权力发生内讧,政治上越来越走下坡路。清朝由于当时国内棘手问题很多,对台湾还不能以武力压服,只能乘机派使者,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清朝。

郑经为了得到喘息的机会,减轻压力,同意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和印玺。但当清朝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时,郑经坚决不同意,提出“请如琉球、朝鲜例,不登岸,不剔发易衣冠”的请求。清廷当然不会答应,致使首次谈判未能成功,双方形成对峙的局面。

清廷见招抚不成,就在第二年十月攻占了厦门、金门、铜山(东山岛)等地。郑氏在大陆沿海的主要岛屿都被清军占领,郑经的部队退出厦门,逃奔到台湾。清朝乘胜派舟师出征台湾,却在海上突遇台风,船只沉没,无功而返。次年五月,清军再度出征,又在澎湖附近遇到狂风暴雨,许多船只被摧毁,无奈又只得返回。

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清廷见两次渡海东征都无功而返,只好又改用和平招抚手段。

康熙六年(1667),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再次谈判,并承诺如果郑经愿意归顺,则册封他为“八闽王”,并让他管辖沿海诸岛。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海纪辑要》)为由,拒绝清朝的招抚。

两年之后,康熙亲政了。他派刑部尚书明珠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这次,清朝廷作出了很大的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而郑经却仍然坚持提出只要能像朝鲜一样不削发,便可以称臣纳贡。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明清史料丁编》第三本)清廷坚持一定要削发,认为不削发就不能表现归顺的诚意。由于在削发问题上互不妥协,这次招抚谈判又失败了。

此后便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发兵攻福建、广东,与清军作战,先后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后吴三桂兵败去世,郑经孤军难支,再次退回台湾。

清廷再一次派福建总督姚启圣和副将黄朝用赴台谈判。郑经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则认为“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清圣祖实录》卷一百零九),坚决不同意台湾比照琉球、高丽之例。于是,谈判再一次无果而终。

此后,清廷又派人进行了几次谈判,但谈来谈去,终未达成协议。康熙看到和谈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武力克台,但清廷中反对武力攻取台湾的人很多。

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经病逝。其次子郑克爽监国。郑经的亲信侍卫冯锡范等人为了争夺权力,诱杀了郑经的长子郑克填,扶持郑克爽继位。就这样,台湾地方大权落入冯锡范与刘国轩二人手中。岛上争权夺利,人心十分不稳。

康熙抓住这个机会,决定发动进攻,用武力夺取台湾。但是,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依赖水师,满族将士多生于内陆,不熟悉水战,要想夺取胜利,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士卒。李光地、姚启圣向康熙帝推荐,觉得施琅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人。早年为明将领郑芝龙(郑成功之父)部下,后随郑芝龙降清。他一贯主张攻取台湾,但因曾是郑氏部属,起初清廷并不信任他,将他安置在北京投闲13年。后被任命为同安总兵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福建与郑氏作战多年,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既了解台湾情况,又熟悉水师及海上风涛之变幻,是位有勇有谋的将士,但由于“施琅背郑降清”的做法,使得他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可当此重任。

康熙思虑再三,决定起用施琅,授福建水师提督一职,命令施琅于六月十四日率领官兵2万多人,战船200多艘,从铜山出发,向台湾发动进攻。郑克爽则派勇敢善战的刘国轩守澎湖位地台湾海峡中流。,所率兵将战船与施琅相当。“缘岸筑短墙,置腰铳,环二十余里为壁垒”(《清史稿卷二百六十·施琅传》),两军展开激战,历时七昼夜,两军各有伤亡。

施琅首战不胜,只得暂时退兵,集全军船队于八罩屿。八罩屿一带潮大流急,一遇风暴则舟船难以保全。刘国轩听说施琅军集于八罩屿,不甚欢喜,觉得可以“饮酒以观其败”。谁知八罩屿接连几天都是风平浪静,刘国轩顿感惶恐不已。

二十二日,施琅再次发动进攻。双方自辰时开战,炮火交攻,极其激烈。至巳时,南风忽起,施琅命乘风放火,郑军于是大溃,战船大量被击沉焚毁,死伤12万人,浮尸遍海,一些将士阵前投降,刘国轩仅率残余的31艘船仓皇逃回台湾。

澎湖的失陷引起台湾郑氏当局的极大恐慌。刘国轩逃回台湾后,与部下密议以后的对策,冯锡范主张撤离台湾,迁往吕宋,而刘国轩则认为人心已经背离,倡议归降清朝。与此同时,施琅也积极进行政治争取工作,对被俘的台湾兵将,优礼相待,赏给银米。800多名伤残者医治之后释放回台,向他们宣示招抚之意。

两个月后,郑克爽自觉已无抵抗之力,遂派人至澎湖施琅军前,表示愿削发称臣,但请求仍居台湾。施琅不予同意,郑氏集团无路可退,最后只得修表乞降。七月十九日,施琅派代表抵台湾,郑克爽率刘国轩、冯锡范等迎接。之后,郑克爽下令全岛兵民遵制剃发。二十七日郑克爽向清军递降表,并缴明延平王册印。自此,台湾得到统一。

郑氏投降之后,康熙并没有为难他们,反而给予了一系列的优待。封郑克爽为公爵,刘国轩为侯爵,其他投降的士兵和民众,或入伍,或归农。郑氏人众俱得到了妥善安置。

在妥善安排归降人员的同时,施琅因平台湾功,封靖海侯,并在台湾实施了安民措施。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来到台湾,颁布《谕台湾安民示》,提出:“土地既入版图,则人民皆属赤子,保义抚绥,倍加意。”为安定民心,施琅还亲自前往郑成功之庙焚香祭祀,称其为“开台烈祖”。台湾全局于是归于安定。

在平定台湾郑氏之后,清廷内部对于如何处置台湾这个岛屿发生过分歧。有人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易薮贼,欲弃之”;也有人说:“海外泥丸,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台湾历史纲要》135页)施琅则力主坚守台湾。他认为台湾“虽为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具有巨大的军事意义;如果弃之,必定会被荷兰人重新占据。而且,台湾岛上已“人居稠密,户口繁息”,再进行大规模移民必定造成动荡不安。

康熙皇帝极重视施琅的建议,也十分赞同施琅的意见,曰:“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在与议政王大臣、大学士和九卿多次商议之后,康熙决定采纳施琅的意见。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始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湾设总兵官一员、副将两员,兵8000人,分为水陆八营。澎湖设副将一员,兵2000人,分为二营。康熙二十三年(1684)春,清朝驻台湾的第一批文武官员全部就职到位,宝岛台湾完全统一于清朝政府管辖之下。

本文摘选自《细说康乾盛世》,斯坦威图书/台海出版社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