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俗日历丨二月二龙抬头 万物生!

2024-03-11 1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二月二,龙抬头,

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

好年景,春开头。

01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此外,农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要在这天抬头升天,故有民间信奉的“龙头节”,又称“春龙节”等。

02

二月二传统习俗

理发

二月二,龙抬头。乡间又有“剃龙头”之俗。老百姓在过大年前,都要剃头,所谓“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正月里,一般不剃头。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人们都要理发剃头,大约也是为讨个吉利,沾一些龙的吉祥喜气。二月二剃龙头,可能还有“期望成龙”,希望状元及第,有一个美好前程的寓意。

吃龙食

二月二吃饼,曰“龙鳞饼”;二月二吃面,曰“龙须面”;还有“龙耳饺子”“龙眼馄饨”“龙子饭”等。许多普通的食品,都借龙来命名,大概都是为了感谢龙的恩德,感谢龙为人间带来甘雨,带来食物,带来生命。

吃糖豆

“二月二吃糖豆”的习俗据民间传说是从唐朝开始的。这一天是春耕的开始,皇帝会到田地里扶犁,皇后会去田地为其送饭,是为百姓做表率。而民间炒苞谷豆有占卜的寓意在其中,苞谷豆开花的大小预示着新一年的收成。因此二月二吃豆也寓意着风调雨顺,有吉祥如意的美愿。糖豆花样丰富,口感各异,简单的步骤就是把黄豆炒脆、炒香,白糖熬化,再把炒好的黄豆和熬好的白糖倒一起,使每一粒黄豆都尽可能的裹满糖,嚼在嘴里香甜酥脆。

踏青

宋朝时二月二叫“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又有“踏青节”之称,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此蓬叶(一种地上生长的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有“迎富”之意。

熏虫

从明朝起,民间就流行“熏虫儿”的习俗。二月二这一天,人们把元旦祭祖所用的饼或新做的馅饼用油炸来吃,用炸油的气味来熏床或炕,把将要复苏的“虫儿”熏死,来祛除病灾,保障健康。一般人家在这天还要清扫房屋。俗谚说:“二月二日扫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

接姑娘

在苏北,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03

二月二 诗词欣赏

《二月二日》

白居易(唐)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李商隐(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宋)

日头欲出未出时

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

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

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

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即事》

方岳 (南宋)

春潮昨夜没平滩

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

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

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

从教儿女闹冠簪

原标题:《民俗日历丨二月二龙抬头 万物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