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小鲁:民营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改革40多年以来非常罕见
过去中国的财政支出,大量用于用人和政府投资,或用于政府行政支出。今后政府支出的主要方向,重点应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对改善收入分配、提振消费需求起到积极作用,不仅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也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力。
——王小鲁
民营经济为国家经济作出了主要贡献,城镇就业的80%以上是由民营经济承担,所以民营经济发展停滞必然导致就业机会减少,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
2017年至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用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做价格平减之后,年均实际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收实际增长3.8%,从全部规模以上企业营收中减去国有控股企业营收之后,剩余非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收实际增长仅有0.5%。可见近年来,民营经济面临着相当严峻的挑战,这是自改革40多年来非常罕见的现象。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洪基金会理事 王小鲁
如此现实,引发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一升一降”:2022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收增长8.4%;私营工业企业营收仅增长3.3%,再以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进行价格平减实际下降0.8%。
有些人认为,收入差距过大都是市场化和改革带来的。但已经有多个专项研究证明,改革开放以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效率明显高于国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东部沿海省份竞争更公平,民营经济发展更快,占比更高,基尼系数更低,收入分配更公平。
如果用行政权力代替市场主导初次分配,往往会导致钱权交易、政商勾结、腐败和不公平分配。同时,再分配并不是打乱初次分配的基本格局,而是靠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财政转移支付等相对完善的制度,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
改善收入分配,需要振兴民营经济。公平的市场竞争能够保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坚持公平竞争,坚持政策对不同类的企业一视同仁,而且不能流于形式上的政策宣示,而是要关注具体落实。
执行过程中,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尊严非常重要。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确保民营经济合法权利不受侵犯;还要维护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一碗水端平,保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很早之前,政策已经明确,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既然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需要避免政府配置资源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替代。在有些环节,政府过多配置资源,会对市场配置资源产生挤出效应,并且要防止政策“翻烧饼”对市场的打击。
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公平竞争,是完善收入分配不能忽略的重要一面;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要在市场基础上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的基本职责不是进行资源配置,而是维护良好的法治,为企业和公民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政府应承担更多责任。政府需要解决关键的民生问题,改善收入分配。
改善社会保障是当务之急。中国大约有4.6亿人是城镇劳动者,其中有一半新城镇劳动者,即外来务工者未取得城镇户籍,至今还被称为“农民工”。他们已经是城镇常住人口,并长期从事建设工作,然而相当一部分群体未被城镇社会保障覆盖。
以城镇就业人数统计,2021年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比重大约为25%,未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重约为24%,未纳入失业保险的比重约为51%,需要注意的是,未纳入失业保险的人,基本都是外来劳动者。此外,未取得城镇户籍的劳动者,在住房保障方面基本是“零覆盖”。
以上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过去中国的财政支出,大量用于用人和政府投资,或用于政府行政支出。今后政府支出的主要方向,重点应放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会对改善收入分配、提振消费需求起到积极作用,不仅解决老百姓的燃眉之急,也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