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筷子

2018-11-22 17: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河南共青团

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

全网好青年都关注

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曹植等

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D&G)日前发布了一系列品牌视频。在视频中,一位亚裔模特拿着筷子尝试吃意大利食物。

不明所以的笑,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矫揉造作的旁白,都引起了质疑。模特将筷子分开插入披萨中,想要切割披萨。这却犯了中国人的禁忌。

在筷子的用法中,不能“刺筷”和“别筷”。顾名思义就是将筷子当成叉子和刀子,去扎着夹菜和撕扯食物。

在吃意大利面时,模特又将筷子竖着插入碗中,如同祭奠死者,这叫“供筷”,视为不详。

整个视频中,模特时而在空中挥舞筷子,时而将筷子对着镜头,颇有些张牙舞爪之感,是所谓的“指筷”,也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老人家常说,从一个人的餐桌礼仪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虽不中亦不远矣。用这些错误的筷子用法来代表中国文化,神形皆失。

品牌创始人随后的言论火上浇油,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导致自己的上海大秀彻底凉了。

筷子,简单朴素到了极点。

可几千年,上亿人的亲情、友情、爱情,都能在这轻轻的一双筷子里,窥得一二。

三千年历史的筷子

筷子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纣之前。

《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

箸,即是筷子。以象牙为筷,可见纣王生活的奢侈。

《说文解字》云:“筷,饭敧也。”

敧的意思,释为“持去也”,指持箸取物。

筷子是历史的见证者

与筷子有关的历史故事不少,如“借箸画策”:楚汉之战时,张良以筷子作笔为刘邦筹划分封六国的天下大计,令刘邦大为叹服。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唐玄宗在一次御宴,将手中的金筷赏赐给丞相宋憬。宋憬“莫知其由,不敢称谢”。唐玄宗解释道:并非是赐金给你,是以此来表彰你的正直。

在古人的野史笔记中,时或读到以铁筷子作武器的文字。记得有一则叙说少林寺一个烧火和尚,工余以铁筷子练习夹飞来飞去的苍蝇,到实战时,则可夹住飞来的箭矢,称得上是一种绝技。

对中国人而言,筷子是餐具,更是文化。

央视的一支公益广告,拍出了一双筷子身上,承载的启迪、传承、明礼、关爱……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

广州的爷爷拿起筷子蘸了蘸酱油,给正在哭闹的孙子喂到嘴里:“好味道啊?”祖孙两人,笑得开怀。

这是启迪。

上海的小姑娘第一次学用筷子,她着急得直哭。妈妈告诉她:“阿拉是中国人,中国人都要用筷子的。”妈妈握着女儿的手,一点点教她。

这是传承。

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里,几十人的热闹年夜饭刚刚开始。爸爸拦住了儿子伸出的筷子:“要让爷爷先吃。”

这是明礼。

在外打拼的小伙刚回家。妈妈看着儿子,直掉眼泪:“这次回来,多住些天啊。”厨房里妈妈正忙着准备儿子爱吃的东西,儿子拿起筷子,偷偷夹走一块肉。妈妈笑道:“就知道你爱吃这个。”

这是关爱。

等待丈夫下班回家后,妻子端来热乎的饭菜一起吃。

这是守望。

小时候楼房很矮,左邻右舍住在一条巷子里。中午谁煮了红烧肉,会给左右邻居分上几块。春节,邻居喊来儿女未归的老王热热闹闹的吃顿团圆饭:“不就是添双筷子的事撒。”

这是睦邻。

启迪、传承、明礼

关爱、守望、睦邻

……

这才是中国的筷子,中国的文化

它和刀叉或其他餐具一样,

连接着一个国家的物产、味道、温度,

也交织起无数普通中国人的情感和故事。

197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美国总统尼克松和中国总理周恩来在晚宴上。知道到中国后免不了要用筷子,为了不出洋相,他提前半年就学习使用筷子。

MagnumCollection图片

一双筷子,

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

藏在方寸之木,是苦辣酸甜;

藏在记忆深处,是喜乐悲欢;

藏在字里行间,是一国传承;

藏在你我心底,是永恒温暖!

大家都在看

你真的懂中国筷子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