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华每日电讯:两高晒出2023年“成绩单”,折射哪些法治进步?

新华每日电讯
2024-03-09 07:17
法治中国 >
字号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翻开两高报告,一组组数据充满力度和温度,彰显2023年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履职担当。

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2万件

司法机关依法严惩重大恶性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最高法报告显示,审结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2万件6.2万人,同比增长17.2%,对杀害多人、潜逃多年的劳荣枝依法核准、执行死刑。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宗仁代表说,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各类暴力犯罪,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起诉职务犯罪1.8万人

充分履行反腐败检察职责,积极参与重点领域和行业腐败治理,协同追逃追赃……最高检报告显示,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万人,同比上升9.3%;已起诉1.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干部25人。积极参与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治理,分别起诉金融、医疗领域职务犯罪348人和580人;指导湖北检察机关办理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已起诉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等15人。

湖北松之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刚代表说,检察机关积极履行检察职责,围绕行业性、系统性腐败问题积极参与治理,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有效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42件86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制定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7条意见;实事求是、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42件86人;推动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执行到位金额187.8亿元……最高法报告中,一项项举措、一组组数字,彰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力度。

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代表认为,近年来,司法机关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力度更强、成效更明显。他建议,司法机关进一步建立完善涉企业案件的“绿色通道”,高效化解纠纷,营造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助力民营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2.7万人

司法机关严惩金融诈骗犯罪,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最高检报告显示,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2.7万人,其中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1.8万人,保持惩治涉众型金融犯罪高压态势,尽最大努力追赃挽损。

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委员认为,近年来,司法部门持续联动,不断加强打击防范各类经济犯罪的力度,帮助企业在依法合规建设、内部制度完善、避免不法侵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他建议,司法机关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金融业务风险识别和处置的准确性,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扎实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32件

近年来,多发频发的网络暴力事件频频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2023年9月,“两高一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剑指“按键伤人”等网络暴力问题。

最高法报告显示,审结网络诽谤公诉案件32件,判决有罪人数85人,同比分别增长10.3%、102.4%。

“报告中提到‘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彰显了司法机关从严惩治网络暴力的力度和决心。”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网络社会法治建设,压实网络平台的法律责任,依法严惩借网络暴力事件实施的恶意营销炒作行为。

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

“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同比上升25.5%。”最高检报告中,这样一组数据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春节期间,以“正当防卫”为主题的电影《第二十条》火爆荧幕。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

“当前,人们对公平正义有了更高水平的需要和期待,对正当防卫的司法实践也提出更高要求。”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代表认为,司法机关对于符合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要坚决依法认定,同时引导公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切实矫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倾向,弘扬社会公平正义。

成功调解纠纷1199.8万件

最高法报告显示,全国法院通过委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组织等成功调解纠纷1199.8万件,同比增长32%,占同期诉至法院民事行政案件总量40.2%。

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不能“一诉了之”,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广西东兴市江平镇潭吉村党总支书记陈家科代表说,作为一名人民法院的调解员,深感诉源治理这一“治本之策”对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抓住了法治助力社会治理的一个关键点。

对“减假暂”监督案件提出检察意见2.6万人次

最高检报告显示,受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案件同比上升25.2%;对提请、决定或裁定不当的,提出检察意见2.6万人次。对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督促收监执行3652人。

江西财经大学校长邓辉代表说,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近年来,检察机关加强刑事执行监督,深化“派驻+巡回”检察,既监督“纸面服刑”“提钱出狱”,又防止该减刑不减刑、该假释不假释,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执结到位金额2.26万亿元

执行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线”,也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重要环节。

最高法报告显示,执结案件97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13.1%,初次执行结案平均用时67.9天,同比缩短7%。

“推动案件执行,需要司法机关与多部门联动协作,久久为功。”广西辰亿律师事务所主任覃斌委员建议,建立配套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释放交叉执行效能。同时,对有能力履行却恶意逃避、抗拒执行的,进一步加大失信惩戒力度。

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万件

办理重大责任事故、危险作业等领域公益诉讼1.7万件;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2.4万件;办理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8.4万件……

最高检报告显示,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16.8万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6万件,回复整改率99.1%,绝大多数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

从生态环境到文物保护,从捍卫英烈到守护妇女儿童等群体权益……检察机关在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的职责中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政治教师张琼丽代表说,建议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紧扣公共利益这一核心内容,不断向更宽领域拓展,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    

    责任编辑:张珺
    图片编辑:张同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