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I手机等待iPhone时刻
大模型带着手机跑。
文丨海克财经 范东成
当手机厂商们争先恐后加码AI时,2024年便有了“手机AI元年”之称。
2024年MWC即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已在日前落幕,AICG、大模型与智能手机的结合正是焦点所在。荣耀、小米、OPPO、三星等国内外手机厂商均展示了主打AI功能的手机新品:荣耀Magic6系列搭载了自研的“魔法大模型”,小米Xiaomi 14 Ultra搭载了号称“首个AI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的 Xiaomi AISP,OPPO展示的Find X7系列有自研70亿参数大模型“安第斯大模型”加持,三星Galaxy S24系列亦主推AI功能。
业内对未来AI提振手机销量颇有信心。
据调研机构IDC数据,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7亿部,创下10年来最低,相较2022年下降了3.2%。IDC预测,2024年手机市场呈复苏上扬趋势,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12亿部,同比增长2.8%;AI引发人们对手持设备新体验的兴趣,2024年AI手机出货量将达1.7亿部,约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15%;到2026年,中国市场近50%的终端设备处理器将引入AI技术。
三星Galaxy S24系列手机便被视作AI影响销量的有力证明。官方数据显示,Galaxy S24系列在韩国开售28天时,销量既已超过100万部,刷新了三星S系列手机销量破百万的速度,较前作Galaxy S23系列的成绩快了3周。
尽管三星在2023年11月就发布了自研的高斯大模型(Gauss),Galaxy S24系列使用的却是谷歌的Gemini,中国版本使用的是百度的文心一言。目前Galaxy S24系列主要的AI功能有通话时的双向实时翻译、创意影像编辑等。
作为移动终端,手机的便捷性和超高使用频率使其更容易成为普通人触及AI的首要入口。能够看到,用户对前沿技术的关注热情,为手机厂商把AI推成创新卖点提供了可能;AI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现在市面可见的所谓AI手机仅能算作刚刚起步,故事大于实质,它们还远远不是理想样貌。
01
市场进程几何
自2023年下半年起,手机行业中的AI声量越来越大。
以OPPO和vivo为例,两者均以自研大模型标榜种种“第一”。
vivo于2023年11月发布了自研的蓝心大模型,当月就让vivo X100系列、iQOO 12系列产品搭载了大模型,并称这些产品是国内首批搭载大模型的手机。
到了2024年2月,vivo官方公布蓝心大模型覆盖机型已达25款,包括vivo X100系列和X90 Pro、X Fold2等14款vivo品牌产品,还有iQOO 12系列及iQOO 11 Pro、iQOO 11S等11款iQOO品牌产品。官宣的AI功能有语义搜索、超能问答、超能写作、超能创图、超能智慧交互等。
OPPO同样于2023年11月发布了自研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强调对话增强、个性专属、端云协同。OPPO手机与大模型的结合稍迟了一些,2024年1月才发布Find X7系列产品。OPPO称,Find X7是全球首款在端侧应用70亿参数大模型的AI手机。
在2024年2月9日龙年春晚前,OPPO在央视播出了约30秒的“史上最短发布会”,由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宣布OPPO进入AI手机时代,并向用户推送了上百项AI功能。
据海克财经观察,OPPO官网的Find N系列、Find X系列及Reno系列产品都标注有“AI手机”字样,K系列和A系列没有相关显示;部分OPPO的实体店面已摆出AI手机相关物料,如“千万用户AI尝鲜计划”,官方样机则给出了“OPPO AI手机,自在每一刻”的标语。
在官方宣传中,Find X7系列产品的主推AI功能是图片消除,即在大模型支持下通过AI消除画面中用户不想要的元素,填补画面后生成完整的新图片。
摄影师小墨曾比较过各类软件和手机的图片消除功能。小墨对海克财经说,自己在工作中最常使用的是电脑软件Photoshop里的“内容识别填充”,多用来消除照片上的小瑕疵,复杂的画面元素或人像还是需要手动清理,而手机的相关功能很难满足专业要求。
小墨表示,他尝试过华为、OPPO、小米等新款手机的消除功能,比较起来OPPO的消除相对更自然。不过,他曾尝试在OPPO这一功能中用大圈圈住一张照片里的人像和地砖上的人像倒影,AI往往只能识别出人像并消除,倒影必须重新圈住再消除一次。他试了七八次,手机只有一次成功地同时消除了人像和倒影。
与OPPO类似,小米的功夫也下在了图像处理上。
在2024年2月Xiaomi 14 Ultra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推出了升级后的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Xiaomi AISP。该平台整合了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和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的算力,号称能够达到60TOPS。要知道,TOPS是处理器运算能力单位,1TOPS即可实现处理器每秒1万亿次操作。
由Xiaomi AISP而来的AI功能是超级底片和超级抓拍:前者可为手机拍照提供高精度、供Photoshop、Lightroom等专业软件处理的底片,后者可高速连拍150张照片。但小米在宣传中强调的是AI性能而非AI手机。
早在2023年8月就宣布HarmonyOS 4操作系统接入盘古大模型的华为,硬实力自不必多言,但其在手机产品的AI宣传上目前着力不多。可见的是,华为于2023年10月发布了“AI云增强技术”,即通过AI对手机照片细节进行增强,使照片更加清晰。4个月后,华为常务董事、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在2024年春节前夕发布的微博中,推荐了该功能以及搭载了该技术的华为Mate 60 Pro、Mate X5等手机产品。
进度稍慢的荣耀2024年1月发布了自研的“魔法大模型”,后者甫一推出,就由荣耀Magic 6系列搭载,有“一语查图”“智慧成片”等AI功能。以“智慧成片”为例,用户只需与手机的YOYO助理简单对话,即可精选机内照片、视频等素材,自动创作短片,还能提前识别照片中纪念日等关键场景。
02
定义AI形态
各个玩家对AI手机的态度不尽相同。
有些玩家还在摸索,表示大模型已接入手机测试,只是并未主推AI相关功能;有些则姿态高调,大举宣传。
这当中最为激进的,大概非魅族莫属。在2024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即2月18日,魅族CEO沈子瑜通过魅族官方微博发布的视频称,公司将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All in AI”。
依照官宣战略,魅族接下去将打造AI Device产品、重构Flyme操作系统,还要建设AI生态。魅族将新推出的产品21 PRO称为“开放式AI终端”,对所有大模型平台进行开放,向开发者提供系统权限,邀请全球团队来开发大模型应用。
在2月29日魅族21 PRO发布会上,主讲人、曾任魅族CMO的李楠表示,手机品牌做大模型需要海量投入,而且投入了也不一定做得出来。这意味着魅族并不打算走友商自研大模型的路线。
无论大模型是自研还是开放,目前已贴上AI手机标签的产品,主打的无外乎图像处理、搜索等功能,离真正的智能形态相去甚远。
在MWC 2024上,荣耀CEO赵明称,许多厂商对AI手机概念存在误解,能够提供生成式AI能力的手机不等于AI手机;真正的AI手机是可以发展、进化的,AI手机应该搭载个人化操作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不同体验。
刘作虎的说法更为具体。他认为,未来AI手机首先要满足“超级助理”服务功能,把手机里面的APP连在一起,通过自学习,越来越聪明,进而提供一站式服务。
或可言之,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机才是AI手机。这不应局限于接入大模型带来的局部功能调整,而应落在AI对手机整体交互体验的重塑上。
小米总裁卢伟冰至少是懂流量和营销的。在2月27日参加MWC 2024期间,卢伟冰对AI手机有过一番颇具争议的评点,赚足了眼球。6天后的3月4日,他发布微博,在为产品上线打广告的同时,再提他的MWC论断,同时抛出了他的所谓完整版核心观点:AI是未来,是无处不在的能力,但AI手机是噱头。
如今的AI手机与当初苹果语音助手Siri的境况相似。
在2011年iPhone 4S面世的发布会上,Siri正式亮相,这引发了人们对智能助手有多智能的好奇和猜想。大家期盼Siri像电影《钢铁侠》中的万能AI管家贾维斯一样,能够理解主人指令,然后链接和操作所有终端设备。奈何随着产品投入市场,Siri的不足之处很快暴露,它连口音的精准识别都很难做到,遑论真以智能助手身份帮助用户处理手机里的内容。
此后华为有小艺、小米有小爱、OPPO有小布、荣耀有YOYO,语音助手再不新鲜,智能却还遥遥无期。即使不少厂商已经把大模型和操作系统、语音助手联结起来,却仍未改变手机原有的交互思路,功能多在问答、咨询、文生文、文生图,还有搜图、消除等图片处理上,比如OPPO的小布对话、小布画师,华为小艺、荣耀YOYO的图片搜索等。
这与其说是AI手机,不如说是AI增强版语音助手。
厂商们当然不会止步于此。
备受瞩目的苹果即是一例。2023年就有不少媒体报道苹果正在开发大模型Ajax,2024年1月又有开发者在苹果操作系统iOS 17.4的开发者预览版Beta中发现了Siri与OpenAI、ChatGPT相关的代码。代码显示,苹果正在开发由大模型支持的新版本Siri。这引发了业内对还未推出的iOS 18的猜想。不少人认为,iOS 18将会深度整合生成式AI技术,用AI重做iOS内置应用,特别是Siri。
苹果官方尚未回应这些猜想,只是在2月底宣布取消已筹备10年之久的电动汽车项目,转而加大了对AI领域的投入。
03
颠覆远未到来
我们与名副其实的AI手机仍有不小的距离。
调研机构Gartner认为,AI手机应当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功能,能够实现AI驱动功能和应用在手机上的无缝集成和高效执行;这些手机能够本地运行基础或微调的AI模型,生成新衍生版本的内容、策略、设计和方法。
换句话说,只有让AIGC切实在终端运行,AI才算在手机上落地。
这是摆在手机厂商们面前的一道重大难题——端侧部署囿于硬件。
国海证券在2024年1月9日发布的一份研报中提到,大模型的落地不仅需要算力的配合,更需要足够的内存空间用于部署;未来NPU可能会和GPU一样,逐渐成为手机必备硬件之一;目前在端侧落地的大模型,以数十亿量级参数为主,更大参数量级的模型需要更多内存占用,短期难以实现产品化,大模型又需要达到一定参数量级才能有更好的智能表现,当前性能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已给出了部分解决方案。
2023年10月,高通发布了首款专为AIGC打造的骁龙8 Gen 3,能使手机运行100亿参数的大模型。荣耀Magic6 Pro、小米Xiaomi 14 Pro、OPPO Find X7 Ultra等许多旗舰型手机均使用了这款芯片。联发科2023年底发布的天玑9300芯片则号称最高支持33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且在2024年2月宣布天玑9300芯片针对谷歌的Gemini进行了优化。
但芯片给出的是理想状态,多硬件、软硬件协同创新等仍是问题。当前包括三星、OPPO在内的各大手机厂商强调的仍是端云结合,即AI功能无法脱离网络使用。想要让AI手机降低网络要求,更少依赖云端,玩家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AI手机如今尚不具备更复杂的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多模态数据处理等能力,更别说自适应、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抛开硬件技术,AI软件生态亦有很大再探索空间。
以各品牌语音助手与APP的协同为例。听到“播放音乐”命令后,华为小艺能够打开网易云音乐APP;OPPO与美团有合作,对语音助手说“帮我点一份黄焖鸡”或“附近有哪些好吃的”,能够准确跳转至美团相关页面。目前不同品牌的手机能够用语音助手进行内部操作的APP并不相同,这些能够操作的APP在人们惯常使用的手机APP中只占很小部分。任何玩家想要撬动整个生态链都不容易。
就价值潜力而言,AI有望刷新手机行业商业模式,乃至重构既往格局。但当前阶段,手机厂商的战略意识远远跑在了技术和生态的前面。围绕概念造势,或可短期拉动销量,但愿景终归不等于现实。
还需注意的是,AI手机在提升体验感的同时,也会引发用户对数据和个人隐私的焦虑。
“千人千面”的个人化智能助手的出色表现,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手机对用户使用该设备时产生的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基础上。当下对APP窥探数据有疑虑的用户还能够使用不同APP区隔,通过不让某个APP获取太多数据以避免隐私泄露。假设AI手机能够打通所有APP,用户自然避无可避。
大模型方向持续疾风劲吹,层出不穷的AI热浪加速汹涌澎湃而来。
以最近一个月为例,前有2月16日OpenAI发布被誉为“王炸”的文生视频大模型产品Sora,掀起业界巨大波澜;后有3月6日由OpenAI前员工创办的Anthropic推出Claude 3系列大模型——Claude 3 Haiku、Claude 3 Sonnet、Claude 3 Opus,该系列大模型的评分全面超过了GPT-4和Gemini。
站在潮头之上的大模型,吸引了全球大众对AI最多的关注。跟踪和预判大模型进展,在AI领域顺势而为,已是手机厂商们的共识。时下加了些AI小功能的手机,无疑还很难在未来感上配得上大众对AI手机的丰富想象。AI手机还没迎来它的iPhone时刻,但显然,它值得等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