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会共话|减轻养育负担,多位代表建议将托育纳入公共服务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
2024-03-06 12:23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中国家庭把一个孩子抚养到18岁的成本相当于人均GDP的6.3倍;养育0-4岁孩子的女性,周均减少的有报酬工作时间分别为15小时、12.5小时、5小时、7小时、1小时——日前,由“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讨论。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事关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针对“托育难”,年轻夫妻“不敢生、不愿生”,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将托育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据《广州日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科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所长杨丽婷调研发现托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普惠服务占比低。一方面,供给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家长入托意愿高但实际入托率极低,社会资源浪费。

“‘收费高’是托育供需矛盾的直接因素,‘信任度不足’是重要因素。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67.8%的受访家长倾向选择公办托育机构,15.5%倾向选择单位或公司举办的托育机构,但目前近八成的托育机构为民办商业机构。”杨丽婷建议将普惠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设立普惠托育建设专项财政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托育服务的支持;建立普惠托育建设补贴、托位补贴、生均补贴最低标准,由省、市、区(县)财政统筹。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应将托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中央、省、市、县(区)财政投入水平和责任分担机制,既向优质托育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为困难家庭额外发放育儿津贴或育儿券,保障重点人群基本需求。同时,建议由教育部门主导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公办幼儿园托位设置占比不低于5%,教师、课程、生均费用等由教育部门明确;更新原幼儿园校舍设计标准,与托班婴儿教学相互适用。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认为,将托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后还应考虑城乡差异问题,建立常态化财政经费投入机制,降低城镇地区托育服务价格至群众可负担的水平,加强农村地区育儿指导和照护培训服务。

“国家要求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制定中,保证适度生育水平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老龄化问题,托育服务是要解决愿意生、有人养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嘉兴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张齐表示。她同样建议将普惠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作为支持,推动地方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缓解入托难、减轻入托贵,增强托得好的信心。

2月29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关于生育支持的各项措施陆续出台,逐步实施。在服务支持方面,中央预算内投资35.2亿元,中央财政投入15亿元支持普惠托育。完善有关标准规范,命名了33个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75家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至2023年9月,全国千人口托位数3.36个,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在经济支持方面,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到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21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育儿补贴政策,其中云南、宁夏实现全覆盖。

    责任编辑:谢春雷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