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蒋力余|浑穆苍深 纵逸飞动 ——郭沫若《题范曾\<文姬归汉图\>》诗书研读(上)

2024-03-06 11: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题范曾《文姬归汉图》

郭沫若

汉家失统驭,四海繁兵马。

千里不闻鸡,兽多人转寡。

我蒙贤王救,寄身穹庐下。

相随十二年,相爱无虞诈。

马潼甘且芳,其味如甘蔗。

胡笳声悲壮,绝不亚琵琶。

本拟学明妃,青冢留佳话。

曹公遣使至,要我回车驾。

纂修续汗书,继承先文雅。

虽无班姬才,但感责任嘏。

圣人作春秋,褒贬贼乱怕。

垂世千百年,辞难赞游夏。

我愿学齐史,笔削不苟假。

生死俱以之,用报知音者。

感君识此心,慷慨无牵挂。

盛装送我归,转令难割舍。

儿女向我啼,羌笛声喑哑。

我心虽曰归,我步实难跨。

踌躇复踌躇,顿觉天地窄。

君是好男子,笑我欠潇洒。

胡汉本一家,千秋眼一眨。

何为临歧路,泪眼如杯斝?

史成卿再回,儿大来相迓。

不用再踌躇,珍重香罗帊。

感君慷慨意,纵身随大化。

一九六二年七月八日,江左小范作《文姬归汉图》索题,因成此诗。

郭沫若先生为范曾《文姬归汉图》题跋已有60余个春秋,全方位解读很有必要。郭沫若为现代文坛罕见的全才,奇才,他的书法雄逸隽秀,高华奇峭,为上世纪中国艺坛的一道亮丽风景。郭老的题跋极具特色,与画境浑然为一,彰显书卷之气,深见学养,深见个性,深见艺术匠心。《题范曾<文姬归汉图>》为郭老诗书合一的典范之作。郭老善画,人们可能知之不多,在由郭平英主编的《郭沫若题画诗存》(以下简称《诗存》)中收录郭老所画兰花、荷花等佳品四幅。郭老与画家有广泛深入的交流,其中交往最深者是傅抱石,他题傅抱石的画作最多,傅抱石不少画品为呼应郭老的戏剧主题而作,幽邃的诗意与瑰奇的画境忻合为一。

范曾《文姬归汉》图

题画诗始于晋人,在唐代蔚为风气。李白写过不少题画诗,清新真切,时见佳句,现存李白题画诗20余首。杜甫更是题画诗的高手,名篇佳句更多。宋元明清的大画家往往都是大诗人、大书家,画上题诗更为普遍。其实,在画上题诗,尤其为别人的画作题诗,难度是极大的,非综合修养极佳者莫能为、莫敢为。论及题画诗的美感与难度,郭老有精辟的论述:“中国画需要题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民族形式。题与画每每相得益彰,好画还须有好题。题得好,对于画不啻是锦上添花,但反过来,假使题得不好,那真是佛头著粪。题上去了,无法擦消,整个的画面都要为它破坏。”“辞要好,字要好,款式要好,要和画的内容、形式、风格恰相配称,使题辞成为画的一个有机的部分,这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我感觉着,我自己宁肯单独地写一张字,或写一篇小说,写一部剧本。因为纵写得不好,毁掉了事,不至于损害到别人。”(《诗存·缀语》)郭老的话对诗书画艺术的创作与审美,极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他为范曾《文姬归汉图》的题诗达到了理想的境界,诗文、书法、绘画三者水乳交融,淋漓酣畅,颇具美的感染力与震撼力。

《文姬归汉》图局部

《诗存》一书收录题画诗89首,其中14首是为古砖、古砚、古器皿等物的题辞,真正的题画诗是75首,所题画家除了诗人自己和夫人于立群之外,主要有徐悲鸿、齐白石、刘海粟、傅抱石、何香凝、陈半丁、关良、李可染、关山月、范曾等先生。在所题画家中,范曾的年龄最小,而所题诗作篇幅最长,意境幽邃。郭老《题范曾<文姬归汉>图》为五言古风,48句,240字。从所题诗作的长度而言,依次还有题傅抱石《屈原画像》38句,190字;题日本画家观氏《南天竹》27句,189字;题关山月《沙漠驼铃》,24句,188字。郭老为范画题诗在1962年夏天,范曾时年24岁,郭老70岁。郭老为范画题诗一事,笔者少年时代就有耳闻,从《诗存》中看得甚为真切。郭老为范画题诗,至今有62年了,细品此作,诗书画和谐为一,意境浑穆苍深,纵逸飞动,《文姬归汉图》不单单是一幅取材典型、情景逼真、形象生动的历史人物画,更是两代学者、诗人、艺术家智慧才情的凝聚,是一曲辞微旨远的民族大团结的颂歌。郭老为范曾画作题诗,是画作真真切切打动了诗人,方能留下这幅珠联璧合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经典。

郭沫若自画像(画作来自《郭沫若题画诗存》,郭沫若题画诗图片,下同)

为了深入品赏郭老这首题画诗,必须大致了解范曾《文姬归汉图》的内容和创作经过。《文姬归汉图》是范曾在中央美院毕业时创作的作品。范曾出生于江苏南通书香世家,悟性奇高,刻苦自励,与诗书画艺术结缘甚早甚深。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转入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转入中国画系,22岁进蒋兆和画室,24岁毕业时创作《文姬归汉》,其间得到了刘凌沧先生之指导。范曾创作此画,直接的原因是多次看到了郭老的历史剧《蔡文姬》,范曾回忆说,有一段时间是天天去看,感触甚深,故而萌发创作的冲动。间接原因是受傅抱石的影响,傅与郭老交厚,抗战时期,曾创作《屈原》《屈子行吟图》《湘夫人》等画作与郭老的戏剧创作相呼应,深化了画作的诗意境界,体现强烈的历史感与现代感。范曾的绘画创作呈现博大、诗意、幽邃的美感特征,可能受傅抱石的直接影响,日本著名作家、美学家青山杉雨指出:“众所周知,巨匠傅抱石先生曾留日习画,余以为,范曾先生绘画中所含之沉着感,或许乃受其巨匠技法影响之故也。”(《范曾先生之业》)

郭沫若《荷花图》

范曾在大学前后读了七年,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又赖名师指点,画艺日进,已臻高境。一位青年学子将自己的镂心之作恭请郭老品赏,显示出坚定的自信和过人的勇气。郭老的题辞,也显示出文坛领袖惜才之美德与谦和之风范。《文姬归汉图》的创作难度甚大,看似是普通题材,实际上是重大题材,范曾创作此画,无疑将挑战自己的学养、才情与功力。凡画,以人物最难,历史画又难于现代画。史实真伪、时代背景、社会风习、服饰礼仪、人物性格,应下深入的考证工夫,技法含金量要高,自不待言。范曾为画此作,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考证了匈奴人的礼仪服饰、汉代使臣的车马节杖,创作通宵达旦,数易其稿,呕心沥血,成此佳构。

范曾《文姬归汉图》与郭老的戏剧《蔡文姬》确有内在的联系。《蔡文姬》是郭老1959年完成的一部五幕历史剧,讲述距今2000多年前的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之请,从南匈奴回归汉朝,继承父亲蔡邕遗志续修《汉书》的故事。郭老为何要写《蔡文姬》,曾明确表示其创作目的是为曹操翻案,有人说郭老赞美曹操的文治武功,是为了歌颂新中国的领导人,此说成立,而立意更丰。该剧成功地塑造了蔡文姬的形象,郭老也曾公开地说:“蔡文姬就是我!”为何这样说呢?蔡文姬为了回归故国,抛弃了丈夫和两个孩子;而郭老为了归国抗日,也把夫人和5个孩子留在日本。这些说法的理由是成立的,而象外之意不止这些。笔者认为,郭老写《蔡文姬》,要为曹操翻案,表达作家在民族危亡时刻慨然许国的勇气与决心,都说得过去。而细读此剧,联系当时的背景考察,认为主旨是借文姬归汉的史实隐喻民族和睦团结的重要性,可以视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一曲颂歌。

郭沫若《兰花图》

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政权的更替往往与民族矛盾有密切的联系。如何处理好民族矛盾(包括外部的与内部的民族矛盾),是长期困扰着封建统治者的重大问题。全新的和谐的民族关系,只有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才真正出现。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专门法令,废止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种种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等,《宪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曹操以“黄金千两,白璧十双,锦绢百匹”赎文姬,没有派大军紧随其后构成威压之势逼匈奴就范,这是向匈奴示好的举动,融洽民族关系,这的确体现一位政治家的深远目光,当然此举也暗示了中原王朝的实力。剧本中作家借董祀的话说:“汉朝和匈奴永归于好,这正是曹丞相的希望”,借单于的话说:“我听说,我们匈奴人民是夏禹王的苗裔,匈奴人和汉人本来就是兄弟嘛。”“匈奴和汉朝本来是一家人,不分什么彼此。”借文姬的诗作表达民族和睦的欢悦之情:“抛儿别女呵声咽胡笳,所幸今日呵遐迩一家。春兰秋菊呵竞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这些文句明确表达了对民族团结的热烈赞美之情。

“文姬归汉”在绘画史上大致是较为普遍性的题材,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画家笔下,画作的立意,表达的方式是不同的。历史上画过文姬归汉的画家,如南宋的陈居中,金代的张瑀,明代的仇英,还有佚名的《胡笳十八拍》图卷,大致表达了对一代名媛坎坷人生的深切同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民族自强的愿望,都为不朽的名作。而范曾的创作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着意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含蓄深刻地表达讴歌民族团结的重大主题,体现新的立意,新的境界。

南宋陈居中《文姬归汉图》

范曾的人物画创作深受蒋兆和先生的影响,蒋兆和的人物画将中国的传统技巧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气派非凡,笔力雄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细腻而生动,准确而幽微,骨法用笔精妙入神,这对范曾人物画创作的影响入骨入髓,兼之广取博采,哲学意蕴、浓郁诗情的渗入,更增添了画境的博大幽邃、奇崛高华。此画为工笔重彩,规模为97㎝×180㎝,画作整体取势,略去背景,以清劲流畅、简约飞扬的线条极有韵致地描绘画面、塑造人物,描述左贤王与文姬壮别的情景,人物鞍马的状绘呈现一种浮雕感。文姬归汉这一“精彩瞬间”的截取,大致从《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之十二》切入,诗中有这样的描写:“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汉匈经历兵戎相见、血火交流的矛盾冲突,而今化干戈为玉帛修好民族关系,这种重大的外交仪式当然体现庄严肃穆的气氛,而两国使臣的心中自然也有难以言说的喜悦。画作独出机杼,为了突出主体意象,弱化了边塞荒凉的景物描写,画面仅以猎猎旌旗暗示边塞的朔风凛冽、瀚海无际,令人想起“风掣红旗冻不翻”的诗意,强化了肃穆氛围的营构。画作共绘人物32位,骏马12匹,骆驼两匹,旌旗12面,主体意象描绘左贤王向文姬敬酒壮行的情景,文姬显示出大家闺秀的气度,着妆华丽,气度淑雅,表情比较复杂,既有依依不舍的躇踌,又显示刚毅不拔的神色。从左贤王凝视的目光中,既可以读出对文姬深情眷恋之意绪,又可读出宽慰鼓励之神情。画家对文姬伉俪以国家民族大局为重、不得不分别而又依依难舍的复杂情感表达得十分真切。

金代张瑀《文姬归汉图》

人骑疏密错落,互相呼应,各色人物的表情丰富,汉朝使臣与贤王随从沉着凝重,艺人吹笛演奏,女伴凝愁难舍,胡儿伤心哭泣,都体现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征,突出了主体意象,营构了一种庄严肃穆、苍郁凄恻的气氛,烘托了文姬和左贤王伉俪情深而又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图中马匹、骆驼的描写,无论从何种角度审视,怡然自得,生动传神,给全幅凝重氛围增添了轻松感,增添了逸气。人物服饰的描写精细准确,体现出时代感与民族特征。全图线描细劲流畅,似见顾恺之高古游丝描的简约纵逸,亦见“吴带当风”圆转流丽之韵致,赋色绚丽匀整,风格细腻精致,浑穆苍深。由《文姬归汉图》联想到范曾早年的其他工笔佳作,以书为骨,以诗为魂,意象鲜活,旨趣幽微,如《遵义人民迎红军》《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中非友谊源远流长》等巨幅画卷,布局规整,气势伟岸,造像生动,色调清雅,传统与现代、诗意与功力忻合为一。

明人佚名《胡笳十八拍之十二》诗意图

(作者蒋力余系湘潭大学教授、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中华文化之歌》《沈鹏诗书研究》《抱冲诗艺研究》《林凡评传》《求索何辞远~张海书艺探幽》《言恭达书艺研究》《周俊杰书艺研究》之作者,文化学者,著名诗书画美评家、诗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