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十字街头|社交的默契:离群索居与人际崩溃
如果和左撇子邻座,为了让自己和对方都感到舒服,最好的办法是坐在他们右边。如果左撇子坚持坐在右边,就会让邻座的人感到困扰。这种困扰并不是因为不便,而是因为他不能通融,打破了社会默契。这说明社交不适很少是因为生理原因引起的,引起不适的往往是态度。
我认识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因为对细节的坚持无法和别人相处。比如一直用抹布擦拭别人接触过的任何东西,又比如每次开口说话都用反问句,或者相向而行的时候总是急于避让,结果每次都和别人撞在一起。和他们在一起,时刻都能意识到他们的习惯是不可改变的,终于有一天,其他人会想办法避免和他们见面。
所以,离群索居的人并不是主动选择离群索居,而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受到排斥。但做一个事事通融的人并不容易,起码不会比做一个孤独的人容易。
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留心起生活中那些让人心里感到疙疙瘩瘩的人。我开始用“人际崩溃”这个词来解释他们为什么会离群索居,其中很多人宁可选择和动物生活在一起。 本文图片均为南音 图
在城市里生活,人和人发生摩擦的几率很高,为了自己的习惯不被别人看做怪癖,不得不处处容让。最不幸的是,那些别人看来是怪脾气但又喜欢热闹的人,在人群中特别昂扬,开会的时候总坐在第一排吃香蕉。
其实他们十分敏感,深知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看上去对其他人的评价不以为然,实际上比一般人更加在意。当他们感到孤独的时候,这种孤独特别无从化解。说是孤独,其实已经在抑郁症的边缘徘徊。
适度的孤独可以无所求于人,比较起来,比勉强与人相处更适意。
但人和人之间的默契,是不断变动的。年龄、职业、身份、地位、财富、爱好,还有潮流,都影响默契的成立,喜欢走在别人前面还是走在别人后面,说话声音大还是小,是不是喜欢摸鼻子、眨眼睛的频率、习惯先看左边还是看右边,对默契的影响,只有在和别人互动中才能把握。
养宠物也许是一种管理人际崩溃的通行方式。还记得人类学家阎云翔回忆自己在美国时的生活说,他那么孤独,幸好养了一只狗,可以在遛狗的时候和邻居聊聊天。南音 摄
默契不是社会交往的目标,而是社会交往本身,可以罗列,无法穷举,中国人称之为分寸。如果人和人的交往可以用标尺度量的话,标尺上的指针会不断游移。衣服的颜色款式,皮鞋上有没有灰尘,乃至架腿和抖腿这种幅度不大的身体活动,都会让指针发生振荡。不随时保持更新升级,就很难确定指针游移的阈值。
人际交往的阈值因为多变而脆弱,崩溃也就随处可见。越是在城市,越是在大城市,越是容易看到人际崩溃的后果。
那些在街头踯躅的流浪人群,不管他们陷入生活崩溃的起因是什么,人际崩溃都是这个过程中最早的一部分。普通人对他们视而不见。当人们经过一个每天表情严肃地独自坐在同一条长椅上晒太阳的人,经过一个靠着商店外墙坐着的流浪汉,经过一个把全部家当绑在一辆自行车上的人,再经过一个每天在固定的垃圾桶里翻检垃圾的人,就像经过一个又一个消防栓。
但在内心里,大多数人并非真的完全漠然,相反,他们会感到一种深刻的恐惧。这个人——没错,即使他们脱离所谓正常生活、丧失一切并且没有体面,他们仍然是我们的同类,他们的崩溃也许只是出于一个微小的原因,也许是许多次不大不小的选择累积的结果,也许是周围的人过早的放弃或因为某些小小的社交不适而避免和他们保持接触所致。
位于北京西城的广济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人们有时候会到这里来许愿,或者仅仅只是通过礼拜寻求内心的安宁,在这种时刻,他们看上去是那么孤独,尽管有一只猫一直在那里,但它只顾盯着树上的麻雀。南音 摄
人们真正担心的是自己会变成他们中的一员,特别是老了以后,会因为无法承受的疲惫或者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一步步放弃对别人适度的忍耐,也放弃了让别人适度忍耐自己的努力。人们担心自己会越过某条看不见的界线,社交标尺上的指针就会像被磁场干扰的仪表一样,彻底失效。
养宠物也许是一种管理人际崩溃的手段,目的是保证退出人际交往的过程尽可能地缓慢平滑,不致于发生过于猛烈的断裂。
我认识一些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总是和别人打交道的人,其中很多在打电话之前需要做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如果不得已和别人进行长时间谈话,事后总是心情低落,甚至会引起强烈的自我嫌弃。这些人很容易在猫和狗身上寻找安慰。
因为有在人群中感到孤独的经验,他们比较能够接受真相,不会因为被猫或狗舔醒,就想到它们竟然在评估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吃掉自己,而内心受到打击。他们已经被打击惯了。
习惯和猫狗生活的人,最终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猫狗在一起。有一些人最终将选择和动物而不是人类一起生活。
(作者系摄影师,现居上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