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气候变化灾害加速,需全面检视城市的适应能力|底线城市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王昀
2024-03-11 16:5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当下叠加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社区还需要更多适应性策略。至于未来更大的开发计划,则必须考虑与气候适应手段相应的措施和成本。 

2021年7月27日,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郑湾村,灾民正与外界联系。 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如果三十年前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强有力的行动,我们就没有必要在此读下去。这种必要性更多不是来自政策与宣言,而是来自身边的种种现象。

2024年春运期间,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在湖南湖北安徽等地,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无法前行,人们因车次晚点或取消而被困在火车站,许多建筑设施不堪承重而垮塌。临到春运返程,雨雪冰冻又再度向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贵州重庆等地席卷江苏宿迁一医院棚顶坍塌西安苏州等地高速路上多辆车连环相撞。恶劣气候导致的次生灾害反复提示我们亡羊补牢的必要性。

气候变化风险已成共识。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形容,全球变暖结束,沸腾时代到来。

换言之,气候趋于混乱的加速度还在增加。在时间的长度上,愈发频繁的气候灾害,不会呈一条逼近极限的曲线,而将是指数级上升。

反过来看,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当下做出哪怕一点有效的准备,都会极大减少未来的损失。《“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直言:“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对地方管理者而言,从防灾减灾的角度,去谋划基础设施,关注弱势群体,并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其中有巨大的作为空间

2021年7月27日,河南周口市扶沟县彭庄村在水灾中受灾严重。8月底,河南宣布,该村启动易地搬迁。 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针对气候变化形成的灾害链条,我们该如何看待,如何做出准备?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更为密集,经济相对发达,且频繁遭遇台风等灾害侵袭,相应政府部门、商业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方面,有更多气候适应行动的经验,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里,我们主要以2023年沿海地区的洪涝灾害为例,兼顾2024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梳理当下遇到的气候灾害形式,并分别着眼于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归纳救灾和救援行动中的状况,力图为各方提供方向上的参照。

需要从救援入手,对气候灾害分型

2023年或许算是历史上气候灾害类型最为丰富和全面的一年。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说,在机构过往八年的监测中,城市每小时降水超过100毫米的情况,一年不到1次,到了2023年,这类极端案例不下10次——甚至台风尚未到来,浙江嘉兴上海青浦等地就已发生了这样的降水过程。我们这里主要叙说沿海地带,7月初川渝特大洪灾暂且按下不表。7月下旬和9月初,台风“杜苏芮”“海葵”先后登陆闽东南一带。前者不光在福建浙江等多地形成强风暴雨,其残余环流北上,又先后在京津冀豫等地、吉林黑龙江等地造成洪灾。而后者一路席卷东南沿海,在福建广东香港以及广西,打破所到之处所有极端暴雨历史记录。如此,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几乎都经受了一次极端洪涝灾害的压力

在地形图上看不到明晰的城乡界定。郝南说到,极大比例的求助信息或救援需求,来自其中看似乡村、但已城镇化的地区。行政区划明明是村庄,其沿河沿江处也有大量楼房或路桥。从特大城市到乡镇,对应着承灾体密集程度、系统复杂程度的降低。另外,虽然历史上建城通常选址在相对安全、洪水复现率低的地区,但当下气候灾害风险日益严峻,这些地方也并非绝对安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那种“城市对应内涝、乡村才发洪水”的刻板印象,人类聚居之处面临本质上相似的挑战。

 2020年7月14日,江西鄱阳湖一带,淹在水中的校舍。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模糊的城乡分界,对应更为多样的承灾体;频繁且多变的致灾因子,作用于这些承灾体,产生更加纷繁复杂的灾害类型。郝南认为,可以将人类聚居处视为类似人体的系统。一地遇到自然灾害,好比一个人生了病。不同的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其治疗和恢复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当下,疑难杂症正在变多。2021年的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刷新极端状况。而在2023年上述两次台风中,福州罗源县的鉴江镇等地被淹两次,沿海的经济单位损失殆尽——从河流上游而来的洪峰,叠加海边涨起的风暴潮,再加上当地持续的降水,三四个小时内,就淹过了人们建造的各类设施。

“这种灾害类型理论上存在,但人们从没遇见过,可以说发生的概率很低。而这一年里,这个地方竟然赶上两次。”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地形图,郝南说到。

福州罗源鉴江镇,地处海湾之中。在台风“杜苏芮”和“海葵”中,当地两次遭受上游洪峰、风暴潮与降雨叠加的灾害影响。 王昀 截自百度地图

福州罗源鉴江镇地处一片海湾的内部,前方又有半岛遮挡,地形复杂。台风袭来时,上游的水不易排入海中。“鉴江只是一个镇。沿海典型的城市地区,这类情况也很有可能发生。”在地形图上,郝南又找到福州仓山和隔岸的大学城区域给我看。

福州仓山区,被闽江和乌龙江环绕;乌龙江对面,是旗山大学城区域。王昀 截自百度地图

福州的仓山区,是与地面有一定高差的岛,被闽江和乌龙江环绕。台风“海葵”来时,仓山和大学城遭受的冲击不小。大学城中,高校一楼的宿舍被淹;立交桥出口被水淹没,立交桥上的车子也被泡在水中;而在仓山区,河道两岸的小区被淹得厉害,街道设施被冲坏。

郝南说到,当时闽江下游水位线高涨,洪水泛滥。实际上,闽江宽度不小,还有两条入海口,绝不至于造成海水倒灌。之所以如此,是因乌龙江大量泄水,包括上游水库承接的山区洪水,对闽江形成顶托效应。而在另一边的旗山,山区成了集雨区,像漏斗一样,把水集到福州大学城区域。可以相信,在建设阶段,福州旗山的大学城已充分考虑到防洪需要,但因本次降水量太大,也经历了短时被淹的过程。

深圳福田区、罗湖区都在台风“海葵”中遭受重创。隔着深圳河就是香港。从“山竹”到“海葵”,港深两地近年都在 共同抗击台风挑战,也共同治理深圳河。王昀 截自百度地图

依着台风“海葵”的走法,郝南又把地图移到深圳。深圳的救援力量非常强大,在全国具有深厚口碑。但这次的暴雨,诸多指标均超过当地历史纪录。最重要的是,对于难得一见的山洪灾害,以往应对暴雨洪灾的救援方案,显得捉襟见肘。罗湖的一些地方,由于店铺淤积泥沙,货物损毁,许多小商家只好宣告破产。尤其位于地下的商铺,更是损失惨重。到了灾后的恢复阶段,要如何更好地清淤,深圳相关方面也不得不从头探索。

难以想象,如果这样的雨洪,倾泻在人口密度更大的地方,又将造成何种惨状。但这只是概率问题。我们在深圳的地形图上看去,与本次受灾严重处相距不远,那些曾经作为落脚城市的城中村,密密麻麻的建筑正排列在泄洪道两边。或许,当下居住其中的人能和短期洪涝共处,但叠加气候变化的影响,还需要更多适应策略。至于未来更大的开发计划,则必须考虑与气候适应手段相应的措施和成本。

为考察在台风“海葵”中受灾的地区,郝南专门去过一次福州。他发现,这次仓山受灾,在有山坡和楼梯的地方,都有与山洪相类的痕迹——他印象中,这类痕迹之前只在偏向农村的地方出现过,在大城市是第一次见到。郝南强调,大城市绝不可掉以轻心,各大城市都有不少这类地区。比如,在地形图上看去,广州南沙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就和福州仓山区有几分相似。

广州南沙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福州仓山区有几分相似。 王昀 截自百度地图

这些问题既相似又不同。郝南认为,如果能结合救援的过程,对灾害进行针对性分型,可以迅速让各方理解关键问题。好比面对病患的医生,能方便地将病症归类,进而准确诊治。否则,相关方面就要一而再地凭借经验,去反复沟通,不利于气候适应。

而城市更需要掌握自身情况。据公开资料,武汉北京等地做过城市内涝等风险地图。同时,城市还需要更多数据开放的工作,让更多市民知晓并及时更新,在需要时能够充分运用。解决这一问题,不同部门之间就得形成更多连通。郝南提到,2023年最早出现一小时100毫米极端降水量的地方是浙江嘉兴,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当时欲对当地做水位分析,就遇到一定困难——因为不知当地会如何调控,比如在不同情况下会开放哪道水闸等。极端天气发生时,做好相关信息的公开,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点。

增强适应性:做好社区预案,用好蓄滞洪区

还有一些扶正祛邪的大原则。秉持这些原则,面对暴雨洪涝,地方能够更具韧性,甚至因地制宜化洪为利。

需要让水快速经过。浸泡水位越高,时间越久,损失越大。这种损失将层层叠加。城乡皆然。比如,水淹得越高,家中受损的物品便越多;如果水淹得久,地基受损,房子可能就没法住了。2023年“杜苏芮”的残余势力到东北地区时,正值水稻抽穗期。农户面临的情况是,如果水只淹一天,可能造成减产;如果水淹超过五天,水稻就会绝收;如果进一步误了农时,赶不上下一茬耕种,一年半或两年的收成都要受影响。

 2020年7月16日,江西江洲,洪水来前,人们把生活用品摞到高处。 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对防灾减灾工作而言,此时正需进行思维转变想办法去适应水,而不是一味封堵。气候变化风险之下,灾情将愈加频繁和猛烈。洪水来时,城市被淹的情形将越发不可避免。倘若强行封堵防御,消耗反而更大,最后捉襟见肘,防了这头,堵不住那一头。这就要求,城市需要有不怕水的能力,即使大水淹过一下,也不会令生产生活受到太大影响。

这需要街镇层级的社区应急预案。灾害一旦到达相应级别,人们就能知晓,应该及时撤离还是采取其他措施。而这又必须结合相应地区水文调控的一般预案。比如,社区需要了解,如果上游河流泛滥,下游水系的分水能力如何,在不同级别预警之下,上游会开关哪道水闸。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社区届时要做怎样的准备。

郝南提到,深圳各个层面的应急救援力量非常强大,而在2023年应对台风“海葵”的过程中,香港比一江之隔的深圳做得更好。其中固然有香港岛屿排水通畅的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香港制定了明确的社区应急预案,人们能够知道,在不同级别的预警下,自己应该做什么。考虑到这样的预案可以更好地关照到脆弱人群,那些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城市更应先行动起来。“倘若每小时降水量100毫米的情况,发生在上海市中心,而不是青浦,大家能否做好准备?”郝南问。

2020年7月14日,江西江洲。前来支援固堤的士兵在休息,此时水位已经比地面高。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不过,社区级别的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存在上限。比如,只能应对一定级别的灾害风险,或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对一些地方而言,可以考虑撤离和迁移。至少,应当避免在气候风险越来越高的地方,盲目进行城镇化建设

比如,在2016年的“7·19”河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石家庄井陉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其后多年做了很多治理工作,对冶河边的灾害隐患点进行疏散。“23.7”的水灾没有对当地百姓造成更多影响。相比之下,近年水灾损失严重的地方,许多是在扶贫攻坚时建造了相应设施,因村里没有其他地可用,故而此类项目占用了大量河滩地。一旦遇到洪水灾害,容易因灾返贫。

更好地化洪为利,代表一种未来方向。在这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河北在邢台启用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一方面,这些疏导使得南边一条主要支流,没有发生任何问题。另一方面,此前华北平原形成了地下水超采的漏斗区,通过这片蓄滞洪区,把这些水尽可能留下,就可以通过地下暗河系统,补充地下水。这正是化洪为利的一例。

应对气候灾害的经验,各地需要彼此借鉴

当然,不可盲目投入,需要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系统和科学的评估,才能更好地进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总之,需要考虑现代化的发展和当下风险不匹配的问题,以成本最小的方式,提前做好适应性的工作。

2024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无论棚顶坍塌,还是路面无法行驶,都在提醒我们,面对新型风险的经验不够。应对这类气象灾害,或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中吸取经验教训。无论救援还是救灾,一方面需要本地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借鉴通用的技术。

郝南说到,汕头的潮南区和潮阳区对前来的外地救援队十分尊敬。这是因为,最近10年里,当地发生了两次50年一遇以上级别的洪水,因地势与海平面相差无几,是水灾脆弱地区。一旦海潮袭来,练江倒灌,有大片地方受灾。当地自发的民间力量,与来自厦门、深圳等地的救援队相互协作,也获得了一些经验。这次台风“海葵”的洪水过程中,本地力量可以独立进行救援抢险,社区的适应性也在逐渐增强。

2021年7月22日,河南郑州,水泵在进行抽排水的工作。其他城市发生洪涝灾害时,地下空间也会遇到相似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而台风“海葵”来时,深圳的交通受影响极大,尤其是树木倒伏,令道路堵塞。2024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中,武汉、长沙等地也面临相似问题。深圳商业体、地铁站等处的地下室被淹,需要对地下空间清淤,这样的需求也曾在河北涿州出现。如何应对这些难题,城市之间正可相互参照。

当下很多地方面临的情况是,虽然已预料到发生气候灾害的可能性,但似乎要拿出相应的投入,提升基础设施等级,还存在不少困难。但问题还要解决。这就需要更多依赖民间力量。毕竟,应对自然灾害,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民间社会的智慧,更会在这种应急时刻涌现出来

郝南认为,对于城市的气候适应性,或许需要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向前看。比如,就上海而言,目前城市河岸设防等级高,不易发洪水,只是如果遇到台风暴雨,可能导致内涝;但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这片地方本就是由水冲积而来。历史上发生过的所有极端自然灾害,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发生,其形式会有不同的变化。

对于洪水的复现期,要用地质学的方法看。由洪水的沉积层所处的位置,可估算大致相隔多少年、发生了几次洪灾。但郝南对我说道,他猜测,在沉积下来的一层中,也许不是一次洪水,而是几十年里密集的多次洪水。而这可能就类似当下我们所要面对的情况。

具体应对:三条脉络的推演

城市可视为信息流、能源流和物质流的集合。在此分这三条脉络展开,即在应急救援和救灾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如何取得进展,其中可能有哪些要点。相当于,讲述当下的疑难病症、对症下药的宏观原则之后,再来推敲血管、骨骼和呼吸系统如何具体而微地运转,以便有的放矢地修复具体环节。

信息

这两三年中,气象预报的大模型取得了长足进步,让救援力量能够更有效率地做好应急准备。郝南举例说到,2021年,在郑州“7·20”的降雨和救灾期间,预报的降水落区始终比真实的落区偏南一些,大约是几十公里到一百公里,平均有五十公里。而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预报落区和真实落区基本吻合,非常准。而2024年初的雨雪冰冻,其准度介于前两者之间,但也比较准。

也就是说,对及时采取应急行动而言,目前天气预报的速度,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此基础上,关键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准确解读,进而制定科学和弹性的行动计划。

需要依靠准确解读和判断,才能让舆论、民间和官方的力量协调起来。郝南举例说,2024年2月初,许多媒体来电采访,根据天气预报来问,河南要怎么办,但河南的暴雪称不上极端;湖北湖南的雨雪冰冻,才是需要关注的极端天气。或许,暴雪的标志是浅黑和深黑,冰冻的标志是浅蓝和深蓝。视觉上看,似乎是河南更严重。

在救援现场,因为有无线通讯、卫星通讯,通讯系统的代偿性相对较好。用无人机做空中基站,也能够支持现场不断联。郝南介绍到,这次雨雪冰冻中,湖南局部地区停电,有一定比例的通讯基站受损。现场有一些应急通讯车,让人们可以取得联系,但通讯信号相对较弱。

至于哪些基站设备可以保全,要碰运气。一方面,降雪量并不均匀,降雪少的地方,情况相对好些;另一方面,如果上方刚好有遮挡,设施不被冰雨覆盖,也可以避免损坏。

求助信号反馈、救援组织配合,乃至各部门之间协作,也都需要信息流的支持。在线求助平台上,老百姓的求助信息会汇聚起来。平台需要把它转变成可执行的救援任务,分发给一线救援人员。平台上,救援力量最优先响应的是生命威胁的案例,比如突发急病或孕妇生产。相对而言,对于慢性病药物或透析的需求,一般可以有两三天缓冲余地。

另外,人们需要有足够的心理预期,气候灾害会频繁发生。哪怕政府部门全部出动,都无法让所有人都不受损失。需要让相关部门都能尽力而为,而不是战战兢兢,唯恐多做多错。

2021年7月23日,河南巩义米河镇。在安置点,人们忙着给自己的手机充电。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能源

2024年初,湖南湖北的雨雪冰冻灾害中,人们多半关注到湖北高速滞留的问题,但很少有人关注到湖南的停电。湖南的冻雨比湖北更严重。但两个省的天气系统的表达方式不同,无法用同一个指标直接对比。

当时,湖南一些地方,2月6日下午开始停电。一些供电和通讯设施毁坏,哪怕化冻之后,大概率也是无法使用,必须进行更换。而更换设备又需要时间。彼时社会公众的注意力被湖北占据,对这类情况的知晓度较低。问题相对较迟才得到解决。

实际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的能源。2月7日天气未好转,湖北等地就在高速路上奋力破冰,让所有车子脱困。不如等到次日,太阳一出来,冰雪化掉,高速路上的车可自行驶离。

能源系统一般会留足冗余。电力系统的搭建方式,就是让一个区域内有不同支线,形成代偿,分摊风险。但2023年12月,山西垣曲县经历了彻底停电。因为其电力系统是早年建好的,无法轻易改变。这个县的四条主要输电线路,一路经过十几个电塔,其中四个电塔在冰雪后倒塌,导致整个县停电,且短期无法恢复。为确保该县最关键的一些部门能够运作,华北电网区的紧急供电车都来到这里,一共花了五天时间,最后修通了一条电线。

于是,2024年2月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中,郝南一直担心,如果几个县同时出现上述问题,要如何分配紧急供电车?幸好这种情况最终并未发生。只是几个乡镇一度停电,包括湖南宁乡的大屯营镇,还有娄底岳阳益阳等地的乡镇。针对这类停电,电力系统有几套预案,能在最快时间内抢修恢复。而后,我们也在2月下旬的这轮雨雪冰冻中看到,浙江等地对输电线路采取了无人机及时除冰的做法,尽早预防断电情况发生。

应将城市大规模断电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当城市中出现灾情时,首先要保证的是电力的供给,进而才能保证应急指挥正常进行,较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否则可能导致各种次生灾害,进而影响救援。

2021年7月27日,河南周口市扶沟县郑湾村,水中的电塔。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运输

如果交通中断,会影响抗灾物资的运输,应急队伍无法及时救援,无法及时阻断次生灾害的发生,还会加重暴雨洪涝的后果。如果应急指挥不力,不仅会无法进行紧急救援,还会浪费城市的应急资源。

不过,当下在应急救援和救灾过程中,各方架桥修路的能力已非常强大。相比2008年汶川地震时,这方面明显有了长足提升。比如,修通一条路,原先预计要三个月,如今五天就能完成。不到一个月,已能完全通车。由此,无论通讯还是能源,都可以用应急车的形式进行支持。

另外,洪水等灾害来临时,在路上走的几乎只有道路巡查人员。他们的人身安全也需要得到关注。

交通工具方面,在应急救援和救灾的需求之下,交通运输的能源需要确保多元化,要有一定的直接能源。倘若只有依靠电力的交通工具,则会存在无法充电、受恶劣天气影响等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也会老化,甚至包括高楼中的电梯,也会存在一定风险。城市需要在极端天气的背景下,来考虑这些设施的运行状态。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但需要结合运输系统考虑的问题。灾害救援过后,需要清运或处理巨量淤塞的垃圾——比如,台风与雨雪冰冻灾害之下倒伏的树枝,以及淤泥、死亡牲畜及各种杂物。在受灾现场,这些垃圾往往堆积如山,需要找到有效率且妥善的处置办法。

2021年7月23日,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在洪水中受灾严重。水灾之后,有诸多垃圾需要运输处置。澎湃新闻记者 伍惠源 图

制图  白浪

--------------

澎湃城市报告,一份有用的政商决策参考。

由澎湃研究所团队主理,真问题,深研究。用“脚力”做调研,用“脑力”想问题,用“笔力”写报告。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