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念|黄永松:为东方民族与未来人类建立一所文化基因库
《汉声》杂志创始人,“中国民间文化守护者”“中国民艺之父”黄永松于2024年3月4日逝世,享年81岁。
从传统文化的脉络传承开始,黄永松将一生奉献给了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保存和光大,随着《汉声》杂志的持续推出,无数濒危状态的民俗艺术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活力。
黄永松站在汉声书店的门前
回到文化母土
回顾黄永松的一生,黄永松于1943年生于桃园龙潭,祖籍是河南省黄氏江夏堂第八代的客家人。“生启朝观春毓秀,永承宗泽庆绵延”,这是黄家在台湾省第一代先祖黄梅生留下的诗句,后辈都依照这样的民间的传承和宗脉定名。移民们对于家乡总是有很深的感情,会把在家乡的建筑、习俗、生活方式完全照搬过来,黄永松从小沉浸于传统文化中,耳濡目染。
黄永松幼年曾因体弱被送进庙里成为和尚的养子,法名“文松”。他从小跟父母打理茶园、自制农具、盖房子,对民间传统很熟悉。据他本人回忆,他童年最喜欢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情就是去国货店,可以买到老爸爱喝的山西杏花村正宗的小瓶竹叶青,还可以看见大陆各地的地方产品;另一件事就是欣赏他喜欢的蓝印花布的工艺。
一幅蓝印花布工艺的清明上河图
“我们都是巨人肩膀上的孩子。那么这位巨人我们一定要爱他,我们一定要了解他,一定要认识他。”绵延不断的文脉传承,不仅唤起了黄永松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在文化地理上标识出一条文化寻根的路线图。
1967年,黄永松从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完成课业。黄永松主修雕塑,自修现代艺术,喜爱摄影与电影。先是参加东方、五月书会等现代艺术活动。又进入戏曲的世界,明白了要从古典汲取现代、在现代寻找古典的道理。毕业前,他参与了一部关于京剧的纪录片拍摄。从整理戏服、研究纹样,到跟拍剧校里的学生,那次经验是他最初的实地调查课,锻炼了他从“大而化之”到“细部分解”的能力。
随着1987年两岸开放,黄永松追寻着移民路线,率领团队深入文化母土,开展田野调查。和当地人沟通,了解他们技艺背后的故事,探访民俗活动和采集民间艺术,集成民间的、老百姓生活的文化。趁它们尚未被发展和进步伤害,还在活态的时候,就进行记录,及时抢救,也是提供给以后的人们参考。“我们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花很长时间,等于是我们去修一个学分,做一个主题,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黄永松相信,祖先们的辛劳和坚守,构筑起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传统文化其实并没有和时代脱节,只是暂时被人们所忽视。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都是传递的火种,可以代代相传。相信过去祖先留下的经验智慧,会是我们创新时的灵感源泉。
《汉声》:“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基因库
《汉声》杂志于1971年成立。
黄永松是《汉声》杂志的创办人、发行人、总策划和艺术指导,编办杂志五十余年。《汉声》取“大汉天声”之意,以影像为民俗艺术留下系统性的珍贵记录,是连接传统和现代的传统的纵向坐标轴。汉声的指导老师之一俞大纲先生曾说道:“传统好比人的头颅,现代犹如人的双足。在时代的遽变中,忽然演变出传统与现代割裂、头脚分离的奇异局面。文化工作者应有为此断裂做‘肚腹’的担当,使现代中国人能衔接传统与现代,全身而行。”
《汉声》以“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5大种为立体框架,建立了涵盖10个类、56个项目及几百个目的中华传统民间文化基因库。
《汉声》采用主题式的专题研究及报道,改写了杂志编辑出版的传统模式:每一期都以一个具体而意想不到的民俗项目为主题。根据当期的主题特性进行设计,开本大小、封面版式、册数等全部可变,甚至出刊周期也会依据内容所需的实地田野调查及观察期程而适当调整。每一个专辑,则是对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全纪录。民俗工艺制作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不可少,一个项目可能需要数年的跟踪记录才能集结成册。
在漫长的工作中,由于经济上的艰苦,同事的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二。黄永松认为,这是很自然的情况。选择工作同伴,黄永松首先看中“兴趣”而不是“能力”。“从事这个工作很辛苦,薪水也不高,要先有兴趣,再谈能力。”黄永松说,“我们是有感觉和感情的设计,不是套模式的。每本都有它的生命在里面。从最外表的封面,一直进到里面,是生生不息的循环。”
“小题大做,细中求全”是《汉声》工作的特点。具体操作时,每次抓住几个小题,细心做,做出深度。
因为民间文化的容量非常庞大,《汉声》为了把团队的能力集中起来,还拟定了四个工作条件:只做中国的。只做老的、传统的。只做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只做活生生的。而在报道传统工艺的工作经验中,黄永松发现,越是科学化、细密化、图像化的报道,引起的反应和回响越大。于是,根据自身积累的长期田野调查经验,黄永松为采访传统工艺特别制定了详密的“考工法则”:“体、用、造、化”,以为文字及美术编辑进行调查、整理、编辑成形的工作指针。
“体”是指调查对象的外观形态记录,包括“形、质、色、饰”,由“汉声测绘队”负责。“用”指调查对象的功能,包括“人、地、事、用”,也就是该项事物与人民生活之间的生态关系。“造”指调查对象生产制造流程,确保人们日后想要复原工艺的时候,可以按图索骥。“化”指调查对象的文化渊源和流传背景,包括“天、地、人、变”,呼吁传统文化引起国人的尊重和关注。黄永松编制的这二十字法则,确保《汉声》在采访、记录时才不致犯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毛病,而能全方位地展开搜集工作,也为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做出来创新性的贡献。形成了独特的汉声模式,既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品质, 又有民众喜闻乐见的贴近性形式。
“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基因库”不仅是历史性的民俗艺术“博物馆”,还是未来中国传统文化“文艺复兴”设计的原型资料提存库。黄永松认为,博物馆设立的目的就是让人有所凭借,而把它们用到生活里,还是要靠设计。《汉声》的科学完备的资料整理,完全能给现代生活的各行各业提供借鉴的东西。
《汉声》杂志封面全览图
从无人在意的传统物件,到世界闻名的“中国结”
红遍世界的“中国结”如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它的发掘人、整理人和命名人就是黄永松。黄永松率领团队,在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中,采访了属于女红系统的传统编结技术,并发表了十三种编结的详细图解研究。之后五年,又在《汉声》杂志《中国结》系列出版了中国编结的历史及编结的种类、工具、材料、工艺。
1972年左右的一次田野考察时,黄永松偶然看到一户人家的床幔上垂着个好看的物件。黄永松问那是什么,这家的人告诉黄永松是“结”,又指指布褂上的纽扣说“这也是结”。黄永松觉得这些藏在民间的小饰品有些名堂,于是就把结艺定为一个选题,然后开始四处寻访会打结的人。为整理中国传统古老结艺,黄永松向无数的老奶奶学习编结法,从最常用的纽扣结、老床帐钩下的结饰,到故宫珍藏的玉如意挂的结饰。在整编过程中,黄永松愈发觉得 传统技艺亟待抢救:“老手艺人只会做,不会说。知识分子要帮他们去想,去总结法则,因为有了法则才能流传,我们要让这些手艺流传下去。”
黄永松和同事们对此进行程式化的整理,建立系统的理论,将中国编结艺术总结成11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并将其总结命名为“中国结”。由于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加上精心制作图解的成功,黄永松的团队不仅把这份民族技艺妥善地护存下来,还使传统结艺广为读者喜爱,成为重新流行在现代生活中的一项手艺。这是一项借田野调查、详密图解说明,使濒临失传手艺复活的例子,续存了中国民间手艺的命脉。正如黄永松不变的初心:“我们只想留住那些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和手艺。”
1980年,《中国结》出版后,一家德国出版社找到黄永松,表示希望编译德文版,黄永松答应了。各种版本的《中国结》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引起了打结风潮,有华侨因此成集装箱地向外国运售结艺产品。
目前汉声已出版杂志140多期,被爱好东方文化的读者评为中华民族的“无尽宝藏”,享誉中外民俗文化界。多次获得亚洲国家对《汉声》的好评,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最佳行家出版物”,评语为:“以主题式的调查研究与报道,为东方民族与未来人类建立文化基因库,因题材而展现不同设计,而且打破杂志封面设计的制式,赋予每个主题不同样貌。”其前身ECHO也是台湾首次以中国人自己的视角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民间文化的刊物。从国内向国外的横向传播当中,黄永松光大了传统物件中的实用智慧,将普遍被遗忘、被抛弃的它们重新分享给了人们。
《汉声》杂志《中国结》系列
慈祥的黄爷爷
1982年,一套共计12本、收录了366个故事的《汉声·中国童话》在台湾面世。黄永松说,如此设计是希望妈妈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晚安故事。“孔子生日那天讲孔子,含羞草长的时节讲含羞草,岁末再加一篇成长回顾。”《汉声·中国童话》出版后大受欢迎,自此,黄永松除了是“中国民间文化守护者”、“中国民艺之父”之外,还成了备受儿童喜爱的、怀有童真之心的“黄爷爷”。
黄爷爷认为,童话就是“儿童的话语”:越低年纪的阅读材料,是越接近全人类的。年纪小的孩子能听得懂的故事,都是全人类共通的,无外乎就是阐述人性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有些则是因为孩子要长大,要把危险和困难的故事告诉他,让他有一个免疫力。爸爸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或者是让孩子依偎在身旁,就是最直接的感情连结。孩子有了感情和人性的温度,等到他长大的时候再接触科技的时候,就会有最好、最恰当的运用。古人就是从过日子中比喻事情、教育子女,讲出的每一则童话故事,都能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一些学者认为,在现代化的中国人社会里,孩子们迫切需要属于自己民族的故事。黄永松则认为,不仅要重视中国故事本身,还要思考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对小孩来说,配图比文字还来得重要。”《汉声·中国童话》绘制插图的过程,也是《汉声》挖掘民间艺术的过程。
《汉声》团队实地走访了很多民间艺人,如刺绣、剪纸、木刻、皮影……还特意从台北故宫、大英博物馆申请许多珍贵的幻灯片,以供画师参考。而在选择故事的标准上,“让玩耍中的小孩,听了故事后,产生莫大的兴趣,能静下来听”是重要标准之一。 因此,《汉声·中国童话》每则故事写完后,作者们都会把《汉声》杂志所在的七十二巷的小孩都找来,把故事念给小朋友听,并从中观察他们的反应,以便及时作出修改。而每篇故事后面专门设计的“给妈妈的话”, 则是亲子阅读的一种直接指导。“我们更希望父、母亲能按照日期,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每天晚上讲述一则给孩子听。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孩子讲故事, 父母的语气、父母的心跳,都会跟孩子互动。孩子可以发问,父母可以说明,这种口耳相传的沟通交流非常必要。”
1983年,《汉声·中国童话》在新加坡出版,获得“年度最佳图书金牌奖”“最佳图书美术设计首奖”。2013年,《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简体版于北京发行,因为选用了最美的图画设计得名。
黄永松最美好的愿景,也随着他最美丽的民俗、教育设计走进了无数家庭、儿童的心中。
《汉声·中国童话》
参考文献:
[1]张颖,廖志鹏.传统的另一种可能[J].科技与出版,2015
[2]张旭.黄永松:让“中国结”传遍世界[J].小康,2011
[3]吴薇.他命名了“中国结”——专访台湾《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J].两岸关系,2013
[4]黄永松.考工法则:体、用、造、化——谈汉声传统工艺的调查方法[J].装饰,1998
[5]尹莉莲.ECHO of Things Chinese (《汉声》英文版)中“中国民间工艺”的符号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6]余冰.黄永松:永远的《汉声》[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6
[7]黄永松条目.维基百科
[8]黄永松:做“肚腹”衔接传统和现代|纪念.活字文化
[9]一善Kids.追忆黄永松先生:讲故事,是最直接的情感连结
[10]一席.黄永松“传统风物宜子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