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写|决定读研的东亚青年

澎湃新闻记者 陈沁涵
2024-03-04 07:2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世界观 >
字号

“人生艰难。”韩国大学生金茶憙习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几年前,她在首尔一所特殊学制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不甘心困于办公室格子间,边上班边备战大学入学考试,上大学后边兼职边刷学习绩点。一路“打怪升级”,今年2月刚刚大学毕业。迫于现实原因,她无缝衔接率先迈入职场,计划工作两到三年后再“考研”。

“未来属于那些有远见的人。”金茶憙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就在金茶憙开启人生新阶段之际,大四学生蔡世浩也正为下一个学业阶段而准备着——从2023年3月开始准备“推免”材料,7、8月密集报名多所高校的夏令营,到9月底收到北京一所211高校的预录取——虽然这并非蔡世浩最理想的学校,但综合考虑未来学业规划,他决定“曲线救国”接受跨专业读研的挑战。

在日本即将升入大四的理纱·史密斯,也是那个早早做好规划的人,读研是其默认的目标。“如果我成绩不好,会觉得自己很糟糕。”她说,中日韩三国中,日本的大学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毕业,但她一直在追求更好的成绩,并尝试不同的实习岗位锻炼自己。她说,之所以特别努力,“是因为想要用这一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蔡世浩、理纱、金茶憙分别来自中日韩三国,同为“00后”,作为各自国家顶尖高校的大学生,学习的专业相似,且都希望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在所谓的“躺”与“卷”中选择了后者。

“内卷”是一个近年在东亚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尤其是教育和就业方面的竞争与压力,让许多年轻人感到焦虑。读研或许只是诸多抉择之一,远不到决定人生走向的程度,却折射了东亚青年迈入社会前的彷徨与压力。而今“卷”也随着时代演变,一些年轻人在认真审视以何种姿态“卷”。

决定的背面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的那天,金茶憙向公司递交了辞呈。

她就读的是特殊学制高中,毕业后定向分配入职首尔一家金融机构。当时,对于金茶憙而言,特性化高中是更为现实的选择,考大学也并非一个必要选项,踏入一条特殊赛道,避开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

韩国高中分为普通高中、特殊学制高中、特殊目的高中和自律性高中。其中特殊学制高中类似于我国的职高,有商业高、工业高等各种特定就业面向。而特殊目的高中和自律性高中有公立私立之分,但主要是针对中产以上家庭子女设立的私立学校,入学门槛较高。

人生竞赛的序幕从高中开始拉开,部分考虑到家庭经济原因,金茶憙另辟蹊径,高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然而,日复一日的机械性工作令她反思自己的选择,“不能一辈子困在这样的办公室里,不能过着没有未来的生活”。她入职一年后便开启边工边读模式,无法依靠殷实的家底去上高价补习班,每天下班回家自习到半夜,备考长达一年,最终通过韩国外国语大学的入学考试。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要立足首尔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土著也是如此。”彼时她一度担心自己做出了冲动选择,完全不确信大学四年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2024年2月,金茶憙大学毕业。

根据经合组织发布的《OECD教育指标2023》,2022年韩国青年(25—34岁)的高等教育完成率高达69.6%,远高于经合组织的平均值47.2%,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位居首位。不过,普通的大学本科学位已经难以作为职场敲门砖。韩国统计厅今年8月的数据显示,韩国452万毕业生中,有126万人未就业,其中大学以上学历者占到53.8%。韩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这可能是随着新产业技术逐渐发展,对包括硕士、博士毕业生在内的高级人才需求增加的结果。

金茶憙知道,以她的本科学历在职场并不具备竞争力,尤其是如果想要应聘大型企业,难上加难。“大家找不到工作就会考虑考研,但事实是硕士学位并不会让你在职场高人一等。相比一个不知名大学的硕士学位,首尔大学等顶尖高校的本科学位更珍贵。”因此,盲目考研或许是得不偿失。

在韩国,“SKY”家喻户晓,也被视为顶尖高校的代名词,即指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正如2019年大火的韩剧《天空之城》所呈现的那样,韩国每年只有2%的人才能够进入SKY,无数考生及其家庭为此拼勤奋、拼财富、拼人脉。

金茶憙深知SKY难入,但能进SKY的并非都像她一样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她想在科研机构或官方发展援助组织研究发展中国家政策,尽所能帮助相对落后的国家进一步发展经济。因为本科学识水平不足以实现职业理想,在读研和就业中,金茶憙毅然选择了前者。为此她不惜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还要自己赚钱支付学费。

以职业目标反推学业路径是金茶憙的思考方式,而蔡世浩则走在一条看似理所当然的求知路上。

“我一直对‘学术’和‘知识’抱有敬畏之心,希望为我所感兴趣的学术领域做出一些贡献。”蔡世浩说,求知是他学业追求的源动力,在跨越人生不同阶段时会发现自己认知的浅薄,不仅限于学业,也包括对就业前景、社会发展这种问题,或者是对于生老病死、人际交往这样的身边常事,认识都还不足。

他被一些人视为中国传统价值观下所谓的“隔壁家的小孩”,从一个小县城高中考到中国外交学院,高中起就无需父母操心学习,在大学时对家里“报喜不报忧”,寒暑假活跃在各类国际活动中。家庭以他为骄傲,他对家的牵绊也深埋在心。“我会把父母未来在哪儿享受晚年生活、以什么状态度过每一天作为自己要去承担的责任,所以肯定会选择一个我认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人生路径。”

或许读书不再是跨越阶级的最好梯子,但个人求知欲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促使蔡世浩继续精进。

读研前的铺垫

大四暑假前夕,几乎每天熬到凌晨,蔡世浩向多个高校不同专业的保研夏令营投出了20多份简历。

在中国保研招生中通常会经历夏令营、预推免和正式推免。在保研夏令营中,如果能够当选“优秀营员”,则有较高概率在9月底的正式推免系统中收到该校的拟接收offer。

蔡世浩自认为不适合考研,很难长时间投注大量精力备考,因此“保研”成为他全力冲刺的目标。去年盛夏到来之前,他收到第一份校外保研夏令营offer,自此信心值提升,寄希望后期收获诸多入营通知并留出筛选空间。

然而大部分简历投出后都石沉大海,尤其是他一直没有等来最优选的高校通知书,这也导致大四暑假的黄金期眼看就要成为空档期。不过,蔡世浩没有给自己任何空闲的时间,参与博鳌全球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峰会、中日韩青年峰会,并同步准备联合国海外活动的志愿者面试。

去年9月,蔡世浩最终获得“保研”名额,专业方向与原先的学业规划并不一致,从外交学转向了国际传播方向,接下来将主要集中于技术层面和区域国别研究。

“选了一个我不太了解且不符合常规的路,但我觉得走走看是有很多收获的。”蔡世浩重新设定了阶段性目标,希望多做课题项目,研二申请交流交换项目出国,多维度强化学术能力。“可能在别人眼中大家会说我很卷,但我觉得并不是。”

蔡世浩去年11月在云南昆明参加非传统安全研修班。

与蔡世浩在中日韩青年峰会中有过“切磋”的金茶憙开玩笑说,“世浩太努力了,需要休息一下。”她将他视为一名熟稔国际社交的“明星型”学生,边说边模仿对方紧皱眉头的样子。不过金茶憙的学业道路相较之下更为坎坷。

在韩国外国语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金茶憙的未完事项只关乎学业,她的自我要求是学分绩点超4分,即使达到这个目标也不一定能以A等成绩毕业,因为韩国大学采用“相对评价制度”,“相比自己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比别人更好。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学习,是为了竞争而学。”

为了提高成绩,她辞掉了英语培训的兼职工作,搬到了离大学更近的地方,希望在本科期间打下扎实的基础,为硕士学业做准备。由于父亲的生意出现危机,在经济上提供不了任何支持,她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先挣钱后读书的进阶模式。“我想要过安逸的生活,但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务之急是存钱读研,并为未来的职业目标打基础,金茶憙在大四寒假向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投出了十多份简历。1月初,她顺利通过了韩国一个非政府组织(NGO)的笔试和面试,获得了录取名额,但是犹豫了几天后拒绝这个机会。“现在找工作不容易,但是受聘职位所关联的领域与国际贸易紧密相关。我未来想要在发展和经济领域深耕,不想第一步就走弯路,更希望找到一个与未来志向直接相关的工作,也将为硕士学习做好铺垫。”

一个月后,金茶憙发来信息:“我获得了完美工作,在一个国际发展研究机构做研究员!”这份工作与她的预期完全匹配,聚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正是她计划在3年后硕士阶段攻读的方向。

“卷”的千姿百态

“压力往往来自横向对比。”这是蔡世浩和金茶憙共通的感受,优秀的同龄人给他们施加了无形压力。而向前追赶的同时还要承受周边的“同僚压力”,努力耕耘获得成绩却不得不保持低调,在自己圈层中逐渐变得沉默,担心被贴上“过卷”的标签。

“中日韩三国的教育模式非常相似,参与国际交流时发现,中日两国学生的年龄相对比较小,韩国学生的平均年龄偏大。”金茶憙说,这让她感到自己在东亚同龄人当中落后了,也在猜测中日两国学生或许在各自国家更激烈的竞争中角逐。

不过,在理纱看来,日本大学生的竞争并不激烈,哪怕是在私立大学中名列前茅的庆应大学。“日本很多大学生不太关心政治和社会问题,更在意自己的生活,也不太在乎成绩,大多数时候只关心他们能否得到一份好工作,而求职的时候也不会看考试成绩,所以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坐在后排。”

理纱在2023年中日韩青年峰会。

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在2019年4月的东京大学新生入学式上发表演讲时说:“年轻人,等着你的是一个无论怎样努力也得不到回报的社会。”

日本在1980年代中后期完成了高度经济发展,财富增长触底,社会阶级固化。如今日本年轻人的发展机会和阶层跨越机会远低于上一代人。再加之泡沫经济破灭后,就职难以及高昂的生活成本,使得社会高度内卷化。很多人认清了一个事实,在一个社会财富触底的发达国家,竭尽全力努力打拼的结果或许也难以超越上一代,“务实地躺平”成为一种出路。

日美混血的理纱自小在东京长大,她将自己与爱“躺”的同龄人做了区分,不是因为身份认同问题,而是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回顾童年,只要在学校表现得很好,她就能获得父母的表扬和鼓励,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一直努力学习,直到大学依旧如此。她在庆应大学兼修法学和政治学,掌握日英中三门语言,不到三年已有4份实习履历,先后供职于两家日本智库、大型公共政策咨询公司和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

她说,现阶段父母已经不再对她有任何约束,更多的是自我施加压力。“我不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学到的提升方式是,观察其他优秀的人并模仿他们。”理纱有着清晰的自我定位,也明确知道想要怎样的未来。

对于就业,她明确排除了非常典型的日本公司。“因为传统日本公司还受到终身雇用传统的影响,希望职员至死效力,不希望女性结婚生子,而是专注工作。”她说,“我不想为了保住工作而一直竞争。我想要稳定,这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

日本求职信息网站Mynavi以2024年3月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为对象,联合实施了期望就职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在大型公司和中小企业就职的人数基本五五分,选择前者的略多。另外,围绕选择雇主的最重要考虑因素,“安定”成为最多学生的首选。

在理纱的规划中,目标是在日本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就职,“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工作帮助别人,要做到这一点,我需要足够的能力和自信,所以要继续学习。”利用过人的学识获得稳定的“铁饭碗”,读研是她毫无犹豫的前路,并为之乐此不疲“卷”自己,但绝不仅限于埋头苦读,而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对理纱而言,“卷”是习惯性的,她已坦然接受;金茶憙则“卷”得辛苦,既源于大环境所迫,也是为了追寻目标;而蔡世浩“卷”而不自知,求知和责任驱动向前。如今,常听到有声音说“这届年轻人,越来越卷,越来越累”。但其实,每个人自我实现的努力无法一言蔽之,“卷”只是一个通俗化的代名词,不应被赋予极端正面或负面的意义,也不该成为外界对东亚年轻人的刻板印象,每一个个体都有对“卷”的不同诠释。

    责任编辑:张无为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