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回胶济铁路③|一位建筑遗产工作者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金文妍/山东建筑大学教师
2018-11-23 10:20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建筑遗产工作者

“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积累性产品。这其中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对前人所有创造发明的淘汰性结果,只有那些经过复杂的历史选择过程并留存至今的一部分前人的遗存,才有可能进入文化遗产的行列;二、文化遗产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文化遗产的存在强化了社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使每一座城市和乡村都有可能形成与众不同的特性。”

是的,遗产就是这样特殊的存在,在积累和淘汰的往复过程中,总有些房子、人和事被历史标记了出来。以建筑为例,有幸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房子,从常规房子的兴建-使用-衰颓的“自过程”,进入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干预的修缮-维护-再利用的“他过程”,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延年益寿。

遗产并非生来带着特别的标签,遗产的诞生需要经历遗产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知识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建筑遗产的保护需要观念的推广、判断的依据以及恰当的保护利用方法。

作为一名复合了建筑遗产研究工作者身份的教师,我从事的就是一份教授如何看待建筑的价值、如何评价有价值的建筑以及如何保留住建筑价值的工作。此处的“价值”不仅是房屋的使用价值,更要从历史、社会、艺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考量。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学生是未来城市物质空间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我认为,在教学时,一些观念需要先入为主地植入脑中,一些价值判断需要做毫不妥协的坚守。因为,当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现实往往是略带嘲讽的反面教材,实践与理论各执一词,历史建筑保护尤其如此。

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高呼保护历史建筑之后的锦囊妙计吗?

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塑造面对保护阻力仍能奋勇前行的决心吗?

我们如何在学生心中植入建筑遗产保护的星星之火,等待它成燎原之势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一个结合胶济铁路原黄台站片区的建筑设计题目应运而生。该设计为2018年山东建筑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的教学题目,非实际建设项目,特此说明。

黄台南路15号片区俯视图。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灿烂的遗产——黄台站

胶济铁路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遗产,主要是德式建筑和日式建筑,在1900-1940年代修筑。许多历史建筑由于结构性老化、功能性衰退和基础设施的落后,逐渐走向衰败。

黄台车站(原名东关车站)位于黄台南路15号,初建时为胶济铁路的三等站。20世纪90年代取消客运业务,之后货车编组和货物中转也基本结束。这里曾为济南电气化铁路第一站,现为济南铁路局办公用房,站房建筑已列入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名单,保存较完好,是胶济铁路全线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德式小站。

现状的黄台火车站

站房东侧为原铁路高级职工别墅,现为铁路派出所;站房西侧为后期建设的三层铁路职工宿舍。黄台站南侧有一小型站前广场,目前被流动摊贩大量侵占。站房与铁路线的剖面关系为平线通过式,车站北侧原月台本不宽敞,现状在铁轨和出站口间加设了隔离护栏,使得月台空间更加局促。

黄台站为砖木结构,平面呈一字型,中部二层,东西各有一翼,东翼原为单层的售票、候车厅,西翼为办公用房。中部面北的出口是建筑造型的重点,一个突出的石门廊四个方向均开洞,上面是一高两低的小尖塔。在建筑的细节方面,历经百年沧桑,也有多处变迁。

据1905年历史照片,原屋顶初建时为四坡传统小灰瓦屋面,屋顶上的吻兽花脊与济南当地的民居做法相同。现状则为红色机制瓦屋顶,屋脊装饰不存。该建筑中部和东翼尚有部分德式建筑风格的木门窗留存,矩形窗框,扁平的窗楣;东部的候车厅还保留了镶着粗石边框的大半圆拱形门窗。

调研时,据铁路职员介绍,原黄台站有:月台2处,长300余米;地磅及水鹤2座;水塔1座容量40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黄台站的鼎盛时期,很多民众通勤都靠这条郊区线路。从济南站向东,经过黄台站,再往东是历城站、韩仓站、郭店站,一直到章丘平陵城站、枣园站、明水站。

建筑谜题与遗产侦探

有时建筑像一位满身谜题的孤傲长者,满腹经纶,难觅知音。这位长者会不经意地留下些关于身世的蛛丝马迹,让你解答。答对了,便获得继续和这位长者对话的机会,进而对其越发了解,发现其迷人之处。

在建筑测绘阶段,我们发现站房东西两翼的窗户形式和屋脊高度均有差异,便萌生出两翼是否为不同时期建造的推测。经过历史照片比对,确实印证了这一推断,并且意外发现,原黄台站南面二层有出挑阳台。但现存建筑却一点也看不出曾经气派的阳台的痕迹。

黄台现状的东翼面向广场一侧并无出入口,这与历史记载中东翼做候车厅的记录不吻合。试想一下,当年站务繁忙的火车站面向集散广场的候车厅,如果没有明显的出入口是不合常理的。那么,乘客到底是如何进站乘车的呢?

我们推测两种可能性:一、乘客从站前广场,进入黄台站中部,然后由内门到东翼候车;二、东翼有独立出入口进入。后者更合理。但现状东翼只有面对月台的北门,南门去哪里了?于是我们推测,是否在黄台站功能变迁时,为了适应办公需求,取消了南侧的大门才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在整理测绘数据时,我们发现东翼有处窗户面宽明显小于其他窗扇,而更像是一扇门的宽度。这无疑是对“窗改门”推断的有利支持。当我们再次到现场调查时,仔细观察了窗扇工艺、材料修旧程度,并访谈周边的铁路职工。最终证实了我们的推断。

历史建筑这位满身谜题的长者,似乎向我们展开了微笑,而他又多了几位可以直抒胸臆的朋友。

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黄台站的兴衰是众多胶济铁路线上小站变迁的缩影。对原胶济铁路黄台站及周边场地的改造设计,将视野投向了城市空间中历史建筑的再利用问题,为的是探讨建筑本体、场地以及周边芜杂的业态,在城市演进中的崭新可能性。

同时,在对基地环境认知中,我们以“非正式建造”为切入点,调研棚户区的私搭乱建。非正式建造是城市空间最有活力的变量,与人们的使用方式密切关联。如果说,建筑初建成时体现的是资本和决策者的意志,那么经年累月的拆改添补则是使用者的宣言。

学生需要在一个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黄台站车站、黄台站高级员工别墅的基地内,设计包含铁路文化展示、社区小剧场、图书室、咖啡馆等多样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以此激发社区活力,提高在地居民生活品质。不同于单纯的建筑设计,题目复合了现状调查、建筑测绘、片区规划、非正式建造研究、建筑设计五个相互关联的环节。

具体来说,学生为完成片区内一栋社区活动中心的设计,需要做大量衍生工作,例如,黄台站的历史沿革、片区风貌评价、周边业态分析、街区交通分析等。为了准确把握胶济铁路车站建筑的特色,我和学生们将胶济铁路置入历史的长河,与同时期兴建的中东铁路(中国段)、滇越铁路进行对比研究,阅读史料,查阅文献。

为了理解黄台站周边人员的生产生活现状,我和学生多次进行入户访谈调查,触碰到了物质空间之上的社会问题。这些看似芜杂的信息,有的与建筑学专业息息相关,有的早已超出学科边界,需要用更大的视野去考量审视。

这正是历史建筑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一栋可以讲出故事的房子,一个见证几代铁路人休养生息的城市街区,正是城市引以为傲的文化注脚。而学生们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

问:“老师,这块儿地价很高吧,我想做一个走秀的T台,还可以开新闻发布会,把这里改造成潮人聚集地!”

答:“同学,这个社区的居民真的需要T台吗?没有地方去的孩子和老人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呢?”

问:“老师,我觉得这里房子太破了,都拆了,改成新的咖啡馆比较好”

答:“同学,你想拆的是铁路职工住了两代人的宿舍,他们就在这个黄台站上班,拆了之后要怎么住呢,咱们的设计不就是想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的吗?”

问:“老师,我的新建筑占地面积比较大,形体也比较张扬,挡在老的黄台的老火车站前面没事吧。”

答:“同学,黄台火车站可是基地中最重要的建筑遗存,也是铁路人的精神坐标。可能新建筑的加入要更多考虑对历史建筑的尊重。”

几乎与每位学生的交流,都是从这些尖锐而无法回避的问题展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建筑遗产保护者在面对现实时也困惑于诸多两难选择。如果在小小的教学训练中,学生就已屈服于困难,可以预想,他们面对未来真实的保护工作是很难坚守底线的。

在这个设计结束后,我曾与五位学生深入交换了学习心得。从中我发现,学生对铁路社区人们的生活了解,是开始理解基地及其中生活的基石,这比空泛的口号、冰冷的建筑保护原则,更加具体和具有人文关怀。

学生们说:“社区内人员身份很复杂,除了居住在此的原铁路职工还有很多经营生意在此租住的商人。例如废品回收(无证经营)、私占的场地的餐馆老板、洗车店大叔入口处的场地泥泞不堪;快递网点的小哥每天在院子里理货……铁路职员在此成家立业,对居住空间具有增长性需求,设计者却没有考虑到铁路居民居住生态系统,建立一所高级职员宿舍草草了事,带来了铁路二代、三代的极度狭小缺乏尊严的生活空间。”

还有学生用欣赏的口吻描述她所理解的社区秩序:“使用者间的活动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没有书面规定并不意味着没有秩序,正是这种陌生人之间基于社会规范的潜规则,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或许历史建筑的伟大与沧桑离现代人的生活太遥远,倒是普罗大众的生活是真切的岁月体验。百年老建筑矗立在黄台,面对沧桑巨变,使用者不断更迭,建筑是那个从容包容的容器。

因此,关于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大家讨论的重点:“我们在调研时,正逢铁路工人中午下班,很多的工人都会在站前的一片空地上搬一个凳子坐下,端着水与食物在户外就餐,这个场景也触动了我——在设计中,在铁路工人下班路上,设置茶水厅与休息厅。”

另一位学生激动地讲到:“我的想法是,体现、突出、放大老建筑的地位,从空间的尺度感入手,加以轴线的对称布置,在解决周边问题的情况下,使黄台站产生独特的场所感,再进行布展,展出百年的沧桑巨变,让观者一览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故事。”

师生合影

通过以上的经历,我相信建筑与城市遗产保护的未来,得益于整个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也依赖于专业训练和理论水平的发展,更仰仗职业者对所从事行业的坚定执着。在建筑遗产变得日益普通化、日常化、生活化的当下,种种迹象皆表明,遗产正在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黄台火车站这样的工业遗产,如果能进行适度合理的利用,是可以融入当代生活的。而这也是建筑遗产教育工作者最想传达给学生们的。

参考文献:

蒋楠、王建国《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综合评价》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张润武,薛立.图说济南老建筑近代卷[J].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

(感谢参与参与讨论的学生:孙士博、王逸文、武晓宇、王瑞蓬)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