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Z博士的脑洞|俞敏洪背后:不尊重女性,因男性不懂自我尊重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8-11-19 20:1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这两天,俞敏洪忙着修正他的“女性决定男人”论。他在昨日演讲中说,“中国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引起舆论哗然。他随即向公众道歉,“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一个国家女性的水平,就代表国家的水平,女性素质高,母亲素质高,就能够教育出高素质的孩子,女性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以期将其从“红颜祸水”论转变为“女娲补天”论。真也是辛苦坏了则个。

今年的“女性”论题似乎一直是热点。

女性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的?

与经济有关。

女性独立与经济发展

一般认为,西方国家的女权主义运动,起源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和18世纪的社会政治和革命运动。那时的根本倾向比较激进,但的确将女性独立推上了历史舞台。而不能不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为女性独立和争取权利奠定了基础。

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因此,大量妇女开始参加工业生产劳动,摆脱了家庭的羁绊。妇女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胜利作出伟大贡献,而工业革命则为妇女参加社会劳动获取经济独立提供了客观可能。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妇女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而这恰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妇女争取管理权的愿望愈加热烈。她们是“禁酒运动”的主力军,随后又借进步主义运动的东风进一步参与社会改革。1872年,伍德哈尔成为美国第一个女性总统候选人。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互联网逐渐成型并投入民用领域,人类真正开始迈入信息共享社会。这个时期,女性渴求独立工作、社会认同、平等地位的呼声更高。美国的各种妇女解放和意识觉醒团体以及文化和基层组织风起云涌,使从前被男人垄断的职业向妇女开放,使许多社会部门把解决妇女平等问题纳入自己的工作目标。

尽管必须说,有关女性独立的促进和推动因素相当复杂,但从三次工业革命的角度看,因社会经济变化,带来家庭关系的变化,带来女性的经济收入提高,带来女性对社会地位和人格独立的要求。经济独立使社会地位独立获得了一定基础,所以,女性追求独立的过程,与经济息息相关。

中国女性的反省与履新

中国明确的女性独立思想可说发端于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等就主张妇女就业、经济自立。20世纪初,提倡妇女经济自立的呼声越来越高。“五四”时期的探讨认为“经济不独立是妇女地位低落、处于被压制的重要原因”“妇女运动的第一句座右铭便是经济独立”“果能如此有经济独立的能力,……男女间一切不平等的道德与条件,也可以无形消灭了”。

很有道理,毕竟没有独立经济能力说明无法独立生活,没有独立生活当然没法谈得上独立。

但这显然也带来一个“副产品”,就是把经济富裕与独立自主联系起来,以至于忘记了经济富裕是为了独立自主,又或者变成了经济富裕就等同于独立自主。

这种“伪独立”的例子在当下也不罕见,比如小三上位,抓住富豪转头就建人设,谈真爱谈独立谈绝对不靠男人。

但总体而言,社会中对于女性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大大增强,从大热影视剧中便能够看出社会心态对独立女性的变化。

近些年,所谓“大女主”戏逐渐走强,甚至占据热播榜上主要排名。从过去较为惯性的“灰姑娘遇上霸道总裁”套路到“大女主”,显现出女性对于自身愿景看法的变化。如果说过去女性更想要通过做“成功人士的女人”来获得成功,现在她们更强调要做“成功人士”本人。这是一种明显的社会定位转换。

而且,即便只是从对影视作品的评论来看,《欢乐颂》《我的前半生》《楚乔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大热剧目都被吐槽女主角“自带光环”或者“仍旧在靠男人”,显示中国女性在近些年的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反省中履新升级。

也就是说,女性独立的核心是人格独立,经济是基础和辅助,不能舍本逐末。

不尊重女性的男性,懂得自我尊重吗?

人格独立的基础是尊重人格。譬如,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工种的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家都同样应得到社会和相互的尊重。男女也是一样。

男性在女性独立这件事里是什么位置?

总体看,两性关系中的尊重意识在增强。但是有些男性的扭曲心态仍然难以改变。

前两年,号称什么散人在微博上得意洋洋地表示,自己这种“有点阅历、有点经济基础的男人”,“没有什么泡不上的漂亮妞儿”,引起轩然大波和多方交战。

不久后,被称是小什么老师的大言不惭说,“如果没有女人,再荤的饭局也都是‘素局’。”再次引发争议。

两位的文字固然油腻可憎,或是一时兴起的猥琐而已。为之而争辩的文章才应真正教人难过,因为他们是思路清晰地吐露心怀。

有个人说,“我以为小宽犯了众怒的根本原因是:时代变了,一帮子老男人自恃有点什么文才,弄个饭局就想美女陪餐,占美女的便宜,甚至做着酒后人家自荐枕席的美梦。把文艺女青年看得太轻贱了吧?这已经不是上世纪80年代凭发表几首诗就能泡妞的年代。”

他的意思是:吵什么?装!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当俞敏洪说“女性的堕落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他有一句不曾说出的潜台词,“是男性的荣耀导致整个国家的荣耀”,继而,女性堕落了,把男性也拉下了马,才导致国家“荣耀不起来了”。

当然,最好的例证是身体力行,比如“我能够把你变成邓文迪”。

如果说,无论就反映时代生活的深广程度、或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上说,阿Q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典型。那么无论就反映时代生活的深广程度、或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上说,这种说辞和背后的人,都是一个庞大的人格扭曲典型。尽管他们可能已经有钱有名有地位,但在对女性这件事上看得出来,这些人的生活充满了被自己搞出的屈辱和痛苦以及繁荣和自尊。

但这只是对女性吗?践踏他人人格其实是自己人格不健全的表现。一个人希望通过不尊重别人的人格获得尊重,显然在现代社会里既不可能也非常低级。

没有随时代进步的法律对社会是危险的

至于性骚扰甚至性侵,已经是另一回事了,这是突破法律底线,不止是道德层面或者民俗风情。无论男女,人身遭到侵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有人拿什么男权女权来说事儿,没有道理。

即使回转过去几百年,在封建社会,这种行为也不能被容忍。古代著名小说里有位大名人,有钱有权有身份有地位,酒后调戏妇女,虽然他痛哭流涕地说:“我是酒后!酒后大家不都是这样不清不楚搂搂抱抱么?”又说“她比我名气大”,当然也免不了“她为人风流,和宇宙奥运射箭冠军离过婚,还交过多个绯闻男朋友”!但都不顶用,还是被罚成为妖精,直到开启了以“八戒”为标准“八十一难”为准绳的劳动改造后,才得到救赎。

而现在的法律呢?

前不久因不堪被高中老师猥亵而求告无门的少女自杀,而有关部门却还在叨叨“他们是在敲诈”“老师压力也很大”。为什么侵犯比自己儿子还小的未成年人时头脑迷乱,在否认和编造自己犯罪事实时清醒干练?为什么说起自己也想自杀时头脑迷乱,在伙同家人、单位一起与受害人家属谈条件时清醒干练?这种猥亵要严重到什么地步才能让有关部门觉得不“轻微”?

这更使我想起前些年,一个花季少女被泼硫酸,犯罪方咬定这是恋爱因爱生恨,而且导火索正是女方对感情不忠。尽管女生表示从未与之交往。时至今日,我才清楚明白,这不过是一种“荡妇羞辱”,而这种“荡妇羞辱”竟还能够在如此严重的侵害案件中出现,成为重要案情推断甚至帮助量刑依据。

对于个人而言,自己的身体是自己最能够把握的底线,如果这都无以保护,则完全丧失安全感,易导致精神崩溃。对于社会而言,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如果法律不能保证社会秩序而保障正常的人身安全,社会可能都会崩溃。

权力和权利,都不应该滥用

从经济学上说,东西越稀缺价值越高。

登徒子的故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登徒子说宋玉长得好看,肯定淫乱咯。宋玉回应,嘿嘿,有个绝色美女追求我,我不动心,登徒子看上个又丑又脏又乱的人生了一堆孩子,门槛这么低才是真好色呢。

所以有人和你说什么我饭局上怎么生活中怎么,只能说明艳遇对他是稀缺,他是真不受欢迎。这和有些人会翻出一大堆名片给你看他认识什么厉害的人差不多意思。这不high,这其实很low,他只是low得很high罢了。

从经济学上看,人和社会的经济作用是相互的。

女性的独立得益于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何尝不得益于女性解放?当年,女性在纺织工业这个工业革命的“标志”行业中表现得极其突出,才使得英国纺织工业名列世界第一,英国的财富在半个世纪中增长1.7倍。所谓女性独立,既是自身努力,也是历史选择,既是女性需要,也是男性需要。

我们在谈女性尊重的时候,其实是在谈男性尊重。表面上看,这是个怎么尊重女性的问题。内里,这是个男性是否以及如何尊重自己的问题。而那些打着“女权”旗号和到处贴“女权”标签的人,无论男女,无论在宣扬“偷人并不算偷”或“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他们是很high,只是high得非常low。

人与人之间是否能够平等以待,不仅取决于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受制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缺乏对人格的基本尊重其实也是一种社会中强烈权力不平等的写照。对女性不尊重不过是冰山一角,这些人其实根本不知道怎么尊重自己,所以他们一定极其崇拜和追求权力,又或者更隐蔽些,通过反对显性权力来获得权力,但无论以哪种方式获得权力,都会加以滥用。

不尊重人格,不是人性问题,是人品问题。权利失调,不是权利问题,是权力问题。

后记

虽然历史上的女性解放和平权运动轰轰烈烈又无不激进,但终将越来越融入于社会整体进步中,成为不需要另眼相看的一支。因为大家所争取的,不是什么特殊权利,甚至不是只为自己在争取,而是希望社会有一个宽宏平和的人格对等空间。这种空间,需要文化意识与经济同样进步下,最终形成社会规范和法律约束,来完成正向激励。

经济发展提供社会进步的基础,但未必一定能够直接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若不能使得社会进步,则经济形态与社会结构脱节,社会一定会产生猛烈的震荡。

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历史的选择,这很重要。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