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不想跟陈晓卿一起吃饭啊?|翻翻书·书评

2024-03-01 12: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不少中国人眼里,提到吃、喝二字,他的名字是绕不开的。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他牢牢抓住我们的胃,喜爱他的观众甚至说过:“一见到陈晓卿,口水就要流下来了。”

罗永浩也说,如果你有幸认识陈晓卿老师这样的人,你就可以通过他直接认识全世界。六步?不需要,两步就可以了。比如你想跟联合国秘书长吃个饭,那大概的流程就是这样:第一步,认识陈晓卿;第二步,他带着你跟联合国秘书长一起吃饭。

据说,在陈晓卿的手机里存着5600个饭馆的名字和路线,包括哪一家哪一个服务员态度最好,哪一家的哪样食材最好多煮或少煮几分钟。他能在公认不怎么样的饭馆里把最不难吃的菜点出来。

在他的最新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中,陈晓卿亲自出镜,不仅集合了自己朋友圈爱吃、会吃的饮食搭子们,还有语言、历史、心理学、田野调查等方面的学者,以及不出世的烹饪大师们,朋友们作为美食向导,带领陈晓卿体验各地的饮食和人文之美。

他们聊美食、城市记忆,历史文明的兴衰,也在吃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自己对不同风味美食的态度。美食在他们之间,不再是一道单一的食物,而是拥有了社交属性,成为人们寻找共性的一种方式,也成为一张描摹城市的人文地图。

在吃喝过程中,他吃出了感觉,加上敏锐的反应,他在食物上的体验越来越深刻。怀揣着对美食的温情与敬意,他执笔写下漫漫人生路上,每个阶段与食物相关的记忆。

此前,我们发起了「“国民饭搭子”陈晓卿告诉你,年夜饭哪里最好吃|翻翻书·送书」的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三位读者寄送了《吃着吃着就老了》的样书。十天后,三位读者都已经阅读完,并写下了他们对这本书的理解和看法,以下是他们的书评。

在这部围绕食物的人生故事集里,陈晓卿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经线,以对食物的认识和态度为纬线,写出了一个吃货的一生。“保卫食欲,就是保卫我们的生活。”这本书以陈晓卿一贯的高水准,讲述了他最擅长,我们也永远看不够的主题:好饭好菜,吾土吾民。

“愿君多吃点儿,此物最相思”

文/王水水

打开陈导这本吃透人生的随笔,是在回家的高铁上,时隔两年,从上海到甘肃,跨越1900公里,我归心似箭;读完陈导这本吃透人生的随笔,是在十天后,返回上海的高铁上,刚过去一个春节。

单程11小时8分的高铁,让我模糊了“返程”和“归途”之间的界限,仿佛过去的2024年春节就像做了一场梦,一觉醒来,人还在这趟飞速行驶的高铁上。我试图在他的饮食记录里对号入座,找到那些被遗忘、被埋藏在角落的记忆、重新找回那些在网络社会冲浪,却不会拿来分享的隐秘忧伤。

陈晓卿导演说,“每个人一直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空间的故乡,一个是时间的故乡。”

我常常认为故乡有两个:“空间的故乡”的回得去,而“时间的故乡”回不去,在返程的旅途中,这样的感受更甚。曾经,我家里也有一位会用舌头舔碗的“四奶奶”,她每次吃完饭会将碗舔得干干干净净,每趟回去拜访她,她会用老家乡下的柴火锅,炒我最爱吃的洋芋菜,烙我最爱吃的油馍馍,“四爷爷”会端上他用锤子提前砸好的一颗颗苦杏仁咸菜,每次四奶奶吃完饭舔碗,有时甚至会把汤汁留在鼻子上,每到这时奶奶就会教育她,说“现在时代好了,不需要这样了。”疫情期间,四爷爷和四奶奶相继离世,带着他们的故乡味道灰飞烟灭,打开他们曾经居住过的院子,也早已杂草丛生。

陈晓卿说:“人的口味有时像岩石般顽固,有时像流水一样豁达。”

往返了3800公里的我,也会在短短十天里不断切换自己的饮食习惯。北方人的生日总是会有一碗面,这个面在生日当天叫长寿面,在平常天叫臊子面,臊子面的臊子尤为重要,讲究配色和火候,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再配上母亲在锅里炼出猪油的肉臊子才算完美,端到饭桌上再加入一勺油泼辣子和一勺老陈醋才算对味。今年回家在爷爷生日这天,吃到想念很久的臊子面,但第一碗却忘记了加醋,妹妹提醒后,第二碗才弥补了遗憾。在上海学习工作第八年,我已经习惯了不在浇头面里加醋。不过开工返回上海后,自己过生日,在食堂点了一碗上海浇头面替代长寿面,下意识加了醋,面丧失了上海特有的红烧味,刻在我饮食里的DNA有时顽固,有时也豁达。

陈晓卿还说:“最好吃的是人。食物在我这里,永远能幻化成某一个人”。

每一道好吃的食物后面都是人。比如奶奶爱吃煮洋芋,作为老家唯二的年龄最大的长辈,奶奶回老家去每一位小辈的家里,他们都会端上来一锅刚刚在火炉上烤好煮好的洋芋,掰开后,面糁、软糯,配上家里腌制的泡菜和萝卜干,对奶奶来说是一顿豪华盛宴,她总能在吃洋芋的时候判断出洋芋的品种,哪个是亲房妈妈家的,哪个是另外一家的,在农村出生、长大、结婚、生子,人生已过三分之二的她,离开老家时,依旧会泪水涟涟,怀里揣着她侄子侄媳煮给她的洋芋,念叨着下次再相聚。在车后送别她的小辈也同样眼眶发红,看着爱吃洋芋的奶奶,彷佛看见了他们早已逝去的父母。我们在泪水里,明白了刻在记忆中的不仅仅是美食,也是逐渐老去、逐渐离开的至亲。

陈晓卿此时又说:“愿君多吃点儿,此物最相思。”

朝暮间,三餐四季

文/雨滴响起

除夕的前一天,我收到陈晓卿的《吃着吃着就老了》。趁着春节假期,家人团聚之余,一桌,一椅,一斜阳,捧一本喜爱的书,任一切喧嚣,独享一份静谧。

这本书从外观上,我能想到的词语是“儒雅”;最令我惊喜的是儒雅下那火热的内心。退去外封,书的内壳展露出的是橙色,似朝阳,也似日落,朝暮间,三餐四季。

书的内容以“美食”为线,一个个与吃有关的故事向读者传递温暖。这温暖丝丝入心,勾起心底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经历,温情蔓延,抚慰人心。

“每逢佳节倍思亲”,小时候过年都会去奶奶家或者是姥姥家。现如今,奶奶还健在,90岁了;姥姥已经过世。书中的“年夜饭之味”,让我怀念姥姥年轻时的身影。那时,从腊月开始,杀鸡宰鹅,“磨刀霍霍向猪羊”,热闹的准备,好吃的要装满一个大水缸。姥姥总是用头巾包着头,屋里屋外的忙活,即使穿着厚重的棉袄棉裤,也精神抖擞,看不出一丝笨拙。

书中的文字简短,用词精确。作者对美食色香味的描述,字字生香;对吃东西的样子的描写,那嘴的动作,发出的声响,字字传音。美食纪录片使我们真正看到了美食,而文字精准的表达可以叩响读者想象之门,陪同作者一起经历。

如作者所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无法替代的味道。他有他的白芋粥,我有我的土豆酱。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很多的菜都是用酱做的,土豆酱、茄子酱、鱼酱、豆腐酱......,同桌都说我一身的大酱味。我最爱吃的是姥姥做的土豆酱。我十五岁离开了姥姥身边到外地读书,每逢假期都似春回的燕子飞到姥姥跟前儿。她总想给我做各种好吃的,可我就要土豆酱。

土豆酱的关键是大酱。这大酱是姥姥亲手做的,年复一年,我已习惯了的味道。大酱缸在姥姥家的后院,天气好的时候,姥姥会把扣在酱缸上的大锅打开,里面就是一块大白布,四角坠着铁疙瘩。倘若变天了,要下雨了,就听见有人喊:“下雨了,收衣服了”,我姥姥一定喊:“盖酱缸啊”。

怀念的伤痛会随时间而慢慢自愈,思绪里重现思念的人,片刻的相聚,也格外美好。“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本书开启了我的2024,《吃着吃着就老了》,珍惜光阴,珍惜身边人。

人间烟火气,最抚游人心

文/柚萃

该怎么评价陈晓卿导演这本《吃着吃着就老了》呢?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中国美食文化浪漫的表达,在阅读时十分容易就让人勾起味蕾的记忆。

全书由61篇独立的散文组成,每一篇散文都对应着特定的美食与特定的故事,陈导用安静、内敛,但又不失力量的文字向我们展示大江南北的人间风味。

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将食物呈现在荧幕前的这种形式,这本书通过文字的纪实,将食物转化为文字,透过墨香去感受食物林林总总万千的世界,内里不仅有烟火气,还有文学气,在这种氛围之下这次的阅读带给我一种全新的体验。

每一个种类的美食,背后都有独属于它的故事,陈导掏心掏肺的描述,让我感受到他对食物真挚的情感。通篇看似在讲述美食,但实际上让读者感受到的是美食背后的人、情、事。最简单的、平铺直述的文字,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无论是陈导笔下再家常不过的故乡滋味,还是在大街小巷里的江湖风味,这些人间至味,没有价值千金的昂贵标签,没有繁琐复杂的烹饪手法,有的只是抚慰人心的烟火气。

在陈导的笔下,这些人间风味变成了情感的寄托,故事的展现。无论是母亲钟爱的故乡的糯米粑粑,还是父亲常挂于心的烧饼,抑或是父母一辈习见的白芋粥……这些记忆深处的美食,使陈导愈发惦念,不断追忆。在陈导所写的这些文字的感染下,我内心深处诸多出现在生活中的美食也在不断激发我对它的遥想,就以一碗在外求学遇之不易的牛肉粿条为例。

一碗牛肉粿条,便是我最深刻的怀念之一。在外求学,无时不刻都在想念家乡的美食,正巧同乡的同学在机缘巧合下向我介绍了校外一家牛肉店,说那里的牛肉粿条一绝,于是便立刻拉着朋友过去品尝。在他乡,牛肉粿条有一个新名字,叫湿炒牛河。坐在店里,看着墙上写着的一道道熟悉的菜肴,听着老板在后厨挥舞着锅铲的声音,家乡话充斥在不大的店铺里,一股股亲切感不断从心底里涌起。关火声起,我的湿炒牛河也来到了我的眼前。切碎了的芥蓝和牛肉像酱一般淋在粿条上,粿条稍细长,根根分明,与家乡宽扁的粿条其实并不全然相同,但在异乡能遇到这么贴近家乡的美食已实属不易。用筷子将这三种食材拌匀,沙茶酱的香味冲鼻而来,熟悉的味道在这一刻使我思念家乡的情绪到达了顶峰。

不计其数的人间风味,总是以它独特的烟火气抚慰人心,它们不仅是平抚内心的慰藉,还代表着光阴,带给我们尘封已久的回忆;代表着乡愁,带给我们来自家乡的回响;代表着力量,带给我们重新出发的勇气。不愧是人间烟火气,最抚人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