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南发现大油田,两桶油笑麻了?
炸裂!河南发现个大油田!
新年伊始,一个令全国网友震惊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三门峡盆地发现一个大油田,预计储量高达1.07亿吨。据CCTV13新闻频道报道,该油井位于三门峡盆地中部的灵宝函谷关钻,原油日产量为17.13吨,估算原油资源量将达1.07亿吨,具备建设新的油气资源接续基地资源基础。
随着该新闻刷爆社交媒体,小编也快被笑死在网友评论中。网友们对这个油田的发现表示了各自的看法,有河南网友称:“没想到身为河南人,可以一夜之间比肩沙特!”有河南网友称:“再也不用出门打工了,我在家就能当石油工人!”还有河南网友称:“一直羡慕中东土豪,没想到土豪竟是我自己。”还有外省网友称:“河南老乡!苟富贵,毋相忘。”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都在70%左右,超半数的石油由进口引入,也正因为此,探查到油气资源才显得如此振奋人心。
想当初,大庆油田的现世也分外传奇,据资料显示,上世纪初中国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合办油矿合同》,美孚石油公司打了7口井,没见到一处大规模油藏。1930年日本国防资源调查队进行石油钻探,81口钻井均未发现可供大规模开采的工业油流。自此,“中国贫油论”开始发酵。美国学者称中国陕西盆地不可能进行成体系的石油开发,东北大部分地区更是“没有含油可能性”。
建国后,寻找大油田的重任最早落在了地质部,1955年1月,地质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将松辽盆地找油勘探工作提上了日程。1955年7月,6名二三十岁的年轻地质勘探队员踏上了征程,带队队长为韩景行。
韩景行回忆:“7月份正值各队野外工作高潮,人员和设备工具都很缺乏,几乎只有地质工作‘三件宝’(铁锤、罗盘、放大镜),连个照相机都没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6人小组踏上了艰辛的找油之路。
当时,韩景行在报告如此描述道:“我们在一些沟壑中发现多处可能属于白垩纪或第三纪的紫红色砂泥岩和黑、灰、绿等色泥页岩……尤其重要的是在灰、绿色泥页岩中有很浓的油味,呈‘芝麻饼’状的介形虫页岩和鱼子状泥灰岩薄层,他们具有荧光反应,推断可能是生油层。”
通过大量地质勘探后,地质队长韩景行通过砂泥岩构成、荧光反应等检测推断出松辽盆地存在生油层,在报告中写道:松辽盆地应该而且可以找油,建议进一步开展油气普查和物探工作。
当时邓公当机立断,将勘探重心由西向东转移,成立松辽石油勘探大队,与全国各地抽调的千余位地质调查、物理勘探,最终发现了大庆油田,力破“中国无石油可办”的西方谣言,一举改写了历史,河南发现大油田,更是为此再添力证。
智和岛咨询创始人、《颠覆与重构》作者胡华成曾提出,中石油这样的实体行业,尤其是能源性行业,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还不及阿里、京东、字节等互联网公司,至少互联网大厂能保证增长,投资者要担忧的只是赚多赚少。河南发现大油田,将人们的聚焦点再次放在了中石油与中石化、中海油这“三桶油”身上。
中石油:业绩创新高,股价仍低迷
2月22日,中石油的股价走出了一段明显的阳线,开盘不到3小时上涨3.10%,报8.98元/股,创近8年新高。 据腾讯自选股消息,截至当日10点54分中国石油股票成交13.01亿元,换手率0.09%,振幅4.02%。
2月23日休市,中石油股价定格在9.07元/股,总市值1.66万亿元。二级市场关注度带来股价提升,其核心还是需要业绩支撑,中石油最新财报交出了创新高的业绩,没错,近一段时间业绩并不稳定的中石油赚钱了!
但同样需要看到的是,尽管中石油的股价一扫近8年来的低迷,“史上最强三季报”却依旧没能将股价拉上新的巅峰,遥望2017年16.7元的发行价,中石油目前还差着将近一半的距离,更遑论44.76元的股价高点,荣光显然也很难复现。
为什么好业绩没有换来符合其历史地位的回馈?答案还是得从财报里找。
先看中石油的三季报,财报中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中石油营收达到了22821.4亿元,相较2022年同期其实是下降了7.1%。“反常识”的是降收入这件事最终没有影响到中石油的利润,报告期内中石油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8%,净利润达到了1316.5亿元。平均每天可以赚4.8亿元,这也是最受二级市场关注的部分。
中石油表示,营收下降主要是受到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影响。财报中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石油油气营业利润在全部营业利润中的占比为67%,借用《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作者饶钢的说法,原油价格上涨是中石油利润增长的核心动力。
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原油平均价格是75.3美元/桶,比2022年前三季度下降了20.9%。天然气价格则从2022年同期的每千立方英尺9.25美元降到8.81美元,同比下降4.8%。油、气价格双降影响下,中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部在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477.69亿元,同比下降6.0%。
对于营收下降、净利上涨的情况,中石油给出的解释是抓住了中国油气市场复苏窗口期,再加上有效控制成本、优化业务结构等举措行之有效。但对这样的说法,看长线的投资者大多认为难以服众。
智和岛咨询创始人、《颠覆与重构》作者胡华成就提出,中石油的业绩存在不确定性。他认为中石油这样的实体行业,尤其是能源性行业,影响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其中就有在原油产地的油气资源开采权争夺。
“对中石油来说,它今年赚了1500亿元,明年可能就赚不到了,只能赚500亿元,到了后年可能又回到1500亿元,原因是国际油价在不停波动,这会影响中国石油的业绩表现。”
饶钢对比了中石油2013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与全球原油现货指数后,得出的结论与胡华成类似。饶钢说:“中石油净利润与原油价格指数层高度线性相关,净利润可以用原油价格指数解释70%左右。因而理解石油价格变化,就是理解中石油未来业绩的钥匙之一。”
能源行业研究员吕超伟认为,国内发现油气资源,对中石油、中石化来说,是一剂强心针,让中国的石化巨头可以不用再看石油产地的“脸色”,这可以大大增加石化企业业绩增长的确定性。
中石化:增收不增利,与同行拉大差距
饶钢与胡华成的说法不止适用于中石油,与其说他们探讨的是中石油这一家企业,莫不如说两人看透的是石油化工业的整体情况: 资源周期性强,业绩可控性低。
这一现象在“三桶油”中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身上又表现得尤其显著,因为中海油专注在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上,中石油中石化都是全产业链布局,只不过中石化的化工业务占比更高。
炼油化工业务与油价呈现的是反比例关系,原油价格越低,炼油石化成本也就越低,利润反倒上涨,按理说2023年油气价格下跌利好的是中石化,它的财报表现却并非如此。
中石化三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石化实现营收24699亿元,领超中石油的22821亿元和中海油的3068.17亿元。营收增幅排名也是如此,相比于2022年同期,增幅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国石化(1%)、中国海油(-1.39%)、中国石油(-7%)。
到了净利润排名,情势却大不相同。
报告期内中石化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29.66亿元,同比下降7.5%;营收最少的中海油净利润也降得最多,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最终获得净利润976.5亿元,排名第二;第一名是前述提到的中石油,1316.5亿元。
如果说投资者怀疑的是中石油在长线作战上的能力,那么中石化失去的已经是投资者对其短期运营的信心。
据华夏能源网统计,2019年时“三桶油”的净利润表现差距并不大,排名分别是中海油610.45亿元、中石化575.91亿元、中石油456.77亿元。抛开业务垂直的中海油,中石化当时的盈利水平是超过中石油的,反转来自2021年,中石化盈利水平差的问题在那一年现出了端倪。
2021年,中国石油超越中海油,以921.61亿元的净利润成为第一,中石化712.08亿元的净利润与其差出一个身位。2022年,差距进一步扩大,中石油净利润录得1493.75亿元,中海油1417亿元,中石化萎缩至前两家的一半不到,为663.02亿元。
截至发稿,中石化市值为7602.55亿元,在“三桶油”中排名最低,也是唯一一家市值还停留在万亿以下的企业。
从投资者角度看,二级市场不钟情于中石化也有舆情这一影响因素。
去年年末,中石化投资30亿于新疆库车建设的全球最大绿氢项目陷入了利用率低的争议之中。研究机构BNEF曝出消息,称这一项目产能利用率不足30%,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设计中安全功能不全、效率不达标等。
在此之前,中石化曾在通稿里透露新疆库车绿氢项目的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华夏能源网报道认为,由此引发的产品和技术实力支撑或许就是症结所在。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分析师爆料,绿氢设施里电解槽的产品设计和材料使用问题,导致该项目一直以小于三分之一装机容量的低效率运行,“考虑到该项目投资高达30亿元,低效运行意味着项目投资回收困难,更意味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大问题。”
尽管后续中石化新闻办作出了相关回应,但投资者们均认为,中石化回避了产能利用的敏感话题。只说到2025年四季度输氢量能达到2万吨/年,隐含之意即目前的实际输氢量大幅低于设备产氢能力,发力氢能本该推动中石化率先一步从传统能源行业向新兴绿色能源转型,财报里中石化披露了不少关于氢能的投资动向,不过就目前来看,情况没有达到投资人预期。
打开未来增长引擎
近期石油股强势攀升,能源行业研究员吕超伟认为,越到市场一片看涨的时候,投资者越该谨慎,除非时刻关注市场去赚短线的钱,否则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秉持长期主义,审慎、客观才更重要。
“中石油上涨的逻辑其实是不太牢靠的,去年上涨靠中特估,最近上涨靠央企市值管理,还是概念偏多。从财务上看,营收和利润在披露出来的数据里没有特别出彩,也就是说,中石油去年以来的上涨或是靠拔估值,而不是靠业绩增长。”
基于基本面预期和资金预期两个层面,吕超伟认为,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中字头都不占优势。从业务预期看,原油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低,按理说地缘政治因素可能会带来原油波动,像饶钢教授就说过:“只要不世界太平,油价就下不来。”
可实际看来,近一年来地缘政治局面一直比较紧张,原油涨势也没有显露。而指望大笔资金投入救市以拉高股价,靠运气显然也不太靠得住。吕超伟认为,要想资金长期不翻脸,归根结底还得是实打实的业绩支撑,“之前消费、白酒、医药走了这么久的牛市,人家是真的有拿得出手的业绩,才能够被各路资金炒出泡沫。”
胡华成同样不看好中石油为首的各个石油企业,他给出了另一个原因:想象力低。“中石油公司很大,业务很广,但是公司未来的发展不具有特别强的想象空间。”
不得不说,这或许也是石油化工企业的无奈。国家发展、行业进步、企业经营归根结底都需要能源来做底层支撑,行业整体毛利率降低本质上是在为国民服务,这也是中国经济能够腾飞的原因,不完全以利润为主导,而以保障工业稳定及民生安全为第一要务。这或许才是中国能源巨头们的使命。
可想而知,留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不会是长期且高额的利润,如何在这样的前提下稳住步伐,如何抓住合适的机会创造奇迹?河南发现大油田,或许是三桶油发展历程上又一个转折点,可以让三桶油摆脱“想象力低”的既有印象,在未来能让业绩“又多又好”。
作 者 | 游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