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三年,为何这四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024-03-01 08:5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鸟瞰。   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

“上海的虹桥”,慢慢跃升为“长三角的虹桥”、“中国的虹桥”乃至“世界的虹桥”。

2021年和2023年,国家发改委先后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

转眼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已满三年。三年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在推进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四大关键词,“虹桥”特色更加鲜明、“国际”水平持续提升、“开放”格局日益深化、“枢纽”地位不断巩固。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从大会展、大交通、大商务、大科创“四大功能”到着力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着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着力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服务长三角和联通国际的能力“四个着力”,一个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市场共兴、功能共享的发展共同体正加快构建。

位于虹桥商务区闵行片区的虹桥前湾效果图。

“虹桥”特色更加鲜明

2021年以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形成了以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虹桥经验”,“一核两带”7000平方公里全域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3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8万亿元,“一核两带”经济密度达4亿元/平方公里,是长三角平均水平的4.7倍,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万亿元。

在四大功能中,“大商务”功能着力强化。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虹桥商务区)内资企业总部、贸易部支持政型企业总策陆续出台,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和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服务中心揭牌运作,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项目、民营企业总部培育库先后设立,累计引进总部类企业和机构超500家、认定贸易型总部54家,其中闵行10家、长宁20家、嘉定14家、青浦10家,占全市认定总量的 17.9%。

“大会展”功能持续提升。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三年来累计举办展览面积达1084.05万平方米、办展数量共95个,其中,2023年展览总面积超676万平方米,国际性展会数量达46个、占当年展会比例80.7%;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累计集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超300家,去年新增入驻企业85家。

“大交通”功能不断完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虹桥枢纽总客流量累计近9亿人次,去年客流规模达4.07亿人次、同比增长1.6倍,约占三年累计客流总量近一半。

“大科创”功能正在加快构建,数字文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卫星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形、成链、成群、成势。

在长三角功能联动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发展区建设方案》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发展区(合肥、芜湖)建设方案》加快编制,芜湖港至上海港“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创新打造,实现两港一体化运行、一体化通关;合肥国际陆港加强与上海港的海铁联运合作,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实现了有机连接。

“国际”水平持续提升

令人欣喜的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通过加快打造国际化平台、广泛开拓国际化业务,实现了国际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虹桥商务区累计外贸进出口1943.92亿元,特别是2023年贸易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货物进出口额完成759.35亿元、同比增长27.9%。

以进博会为例,第六届进博会共吸引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486家企业参展,代表性首发44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6%。 依托进博会的强磁场,进博“展品变商品、采购商变贸易商、参展商变投资商、政策变制度”稳步推进,上海交易团搭建了60家“6+365天”交易服务平台,《上海市服务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条例》正式出台,以地方立法形式将临时性政策上升为制度性安排。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发展质量日益提高,国际贸易通道愈发多元,虹桥商务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成功创建,绿地全球贸易港“丝路电商”发展实施计划的正式发布,进口支付借款、跨境快贷-进口贷、铁路电子提单等进博创新产品的正式推出就是例证。联合国国际组织可持续采购服务、信息分享与能力建设项目成功设立,虹桥商务区“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正式揭牌,虹桥海外贸易中心吸引新加坡中华总商会、瑞士中心等37家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入驻,贸易新平台和高能级主体越来越多。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始发的“中欧班列-上海号”,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货源箱量占比目前达到了86.9%,直接间接服务长三角地区进出口企业2000余家。

作为上海首个由丝路国家机构参与运营管理的国际化产业园区,上海丝路电商国际产业园2023年7月开启试运营、同年11月10日正式开园。园区从建设初期就设定了能满足丝路国家电商贸易的各种服务需求的底层构架,短短数月内,包括伊朗中国贸易促进中心、乌克兰工商会国际合作中心、丝绸之路城市联盟等国内外机构纷纷在园区设立了上海办事处。今年1月18日,园区又联合伊朗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举办了“外贸出海、探寻商机——波斯之行(伊朗)商务考察推介会”,充分发挥了园区贸易功能和文旅交流功能。

上海丝路电商国际产业园2023年11月10日正式开园。

在国际化资源逐步集聚下,大虹桥的国际人才服务水平也得到有效提升,“虹桥国际人才港”出入境办证窗口建设正加快推进,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虹桥园开园以来,累计落地人力资源类企业近200家、服务用人单位1万余家、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超100万人次。

“开放”格局日益深化

随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对内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11月底,虹桥商务区累计吸引合同外资83.19亿美元、实到外资20.88亿美元,特别是去年合同外资增长迅猛,同比增长139.9%,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枢纽节点正在加速打造,日益成为我国双向开放的最前沿。

虹桥商务区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对外开放能级的提高上做文章,持续深化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建设,探索实现“丝路电商”重点商品全程溯源。2023年上海联动区新增AEO认证企业136家、同比增长16.2%、占全市认证企业总量的27.3%。上海还加快落实与苏浙皖三省的协同授信机制,《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印发实施,“虹桥总部+腹地基地”的产业联动格局日益清晰,“虹桥贸易+腹地物流”的区域分工特征不断深化,“虹桥商贸+腹地休闲”的区域经济特色持续凸显。

“天合光能发轫于常州,早年便在常州设立了全球总部。经过深思熟虑,2022年我们又在虹桥商务区设立了国际总部。从虹桥的公司出发,15分钟内就可以到达机场、坐上高铁。商务区的政策支持、营商服务,也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虹桥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在天合光能执行董事高海纯看来,虹桥商务区正在形成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新高地,成为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

整建制划入虹桥商务区的闵行区华漕镇,是商务区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可开发区域,虹桥前湾片区就坐落于此。在今年2月26日召开的“投资前湾·龙腾苏河”2024年华漕镇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郑隆(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津曼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GF GROUP株式会社(优衣库)等8家企业现场完成重点项目签约,落户虹桥前湾片区,涵盖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金融等重点领域。

“南虹桥区域(又称虹桥商务区闵行片区)毗邻虹桥枢纽和国家会展中心,商务条件非常便利,作为多重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地,带来的是政策和红利叠加。目前,这里已集聚像美国的莫德纳、国内的信达生物、云南白药、正大天晴、威高、东软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和头部企业,协鑫集团、天合光能、晶科、润阳股份等新能源龙头企业也纷至沓来,生物医药和光伏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南虹桥管委办副主任,南虹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雄说,目前南虹桥正紧盯50余个在谈重点招商项目,已促成安姆科亚太总部、毕马威等16个项目落地闵行片区。

毕马威KPMG大虹桥区域市场拓展主管合伙人徐俊表示,毕马威商务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在虹桥正式设立,已有约40%的毕马威上海地区员工搬至虹桥办公,预计将在3月底正式开业,未来将正式开展商务技能培训工作,培养造就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化新型人才。希望KAMPUS能够依托商务区的地理与政策优势,进一步辐射长三角,联通国际优势资源,成为毕马威全球网络中最大的办公场所之一,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枢纽”地位不断巩固

坐拥机场、高铁、轨交、公交、中运量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虹桥枢纽是全国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三年来,立足交通枢纽优势,虹桥枢纽加快促进创新资源、信息要素集聚,持续构建创新“枢纽”、信息“枢纽”,令枢纽地位不断巩固,枢纽功能不断放大。

交通枢纽建设方面,金山区华东无人机空港加快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加快打造,芜湖宣州机场正式开通,上海机场苏州城市航站楼正式启用,昆山长三角国际空港现代物流中心启动运营。沪苏通铁路一期、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北沿江高铁、沪苏湖铁路、通苏嘉甬铁路、沪通铁路二期、上海市域铁路南枫线、沪平盐城际铁路等一批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沪苏轨交实现无缝对接。

创新枢纽塑造方面,上海虹桥国际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发布,“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功能策源区成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之一。昆山深时数字地球计划获国务院批复并正式立项,苏州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实验室。沪苏成功探索长三角首次联合科技攻关“揭榜制”,沪嘉科技协作联盟正式成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一核两带”实现全域通用通兑,松江、苏州、嘉兴与中国商飞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战略联盟。

信息枢纽的打造也初具雏形。眼下,虹桥商务区基本建成5G示范商务区,国内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高速示范线路S17智能网联高速正式启用。

位于嘉定的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虹桥已经由一个单纯的地理名称,升华为一种全新的开放形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每一个关键词都蕴藏着创新的内涵,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加快建成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落实国家战略的核心承载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最佳实践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链接点。

今天的虹桥不同以往,未来的虹桥不可限量。

    责任编辑:徐祯曜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