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以雷: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平台作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编者按
2024年2月25日下午,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辽宁出版集团主办的“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丛书》出版发行专家座谈会(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二十五次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刘以雷在座谈会上做主题发言,以下为刘以雷《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平台作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言内容。
首先感谢范恒山秘书长带领相关专家在辽宁出版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出版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丛书》,这套鸿篇巨著是在我国正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版的,对指导我国及各省区高质量发展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讲讲如何发挥自贸区的平台作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
一、发展现状
大家都知道,去年10月底在党中央支持关怀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个信息在全国理论界、实际工作部门,特别是企业界和媒体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少媒体约我能谈谈这个话题。从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到2023年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经过6次扩容,全国已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十多年间,从上海“一枝独秀”的“一个点”到东部的“一条线”再到全国的“一个面”,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高水平改革开放新发展格局。总结起来有很多条,但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十年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制度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先后推出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高水平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率先建立了以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重点贸易便利化为出发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业对外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实施“证照分离”等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这些制度创新性强、集成特点明显、市场主体反应好,极大地提高了自贸试验区的营商环境。自贸试验区内的改革创新在区外得以复制推广,形成了普惠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的局面,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据商务部统计,10年来,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78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领域类型。
第二,十年来,自贸试验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航运、人才等方面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站在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列,也积极服务了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贸易,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到18.4%和18.6%。2023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1.2%;进出口增长8.6%,高出全国整体增速6.5个百分点。
第三,十年来,各自贸试验区差别化探索推进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打造区域性对外开放新高地。在东部,各自贸试验区加速集聚优质要素资源,带动新产业、新模式发展。在中西部,各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门户,通过内陆畅通对外开放通道,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沿边地区找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补优势,探索跨境贸易、跨境物流、双向投资,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据商务部数据,十年来,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规模不断发展,2022年进出口值为7.5万亿元,占外贸的比重由十年前的2.7%增长至17.9%。2023年1—8月,自贸试验区外资外贸规模稳中有进,质量不断提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5.7个和4.8个百分点,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
尽管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矛盾,有的是全国普遍性问题和矛盾,有的是自身的特殊性问题和矛盾。目前世界正处于大动荡大重组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总体走弱,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导致中国外部需求减弱,削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动能。美西方对我国崛起的围堵遏制加剧,美国对华贸易加征关税、投资限制和科技封锁等,使得中美贸易投资科技合作受到严重影响。美西方“去风险化”下调整“双链”影响中国产业和供应稳定,进一步削减了中国外部市场需求。
从自贸区自身发展来看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的引领成效还不显著,改革的红利释放不足;服务贸易领域开放面较广,但开放深度不够;各自贸区产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一些西部省区的自贸区由于区位不及东部,存在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的客观困难,还需要通过更艰巨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有上下游形态的产业链和比较成规模的产业集群等。当然这些问题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也必须通过改革创新的一系列措施予以解决。
三、对策建议
当前,我们依然会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和困难,但是更多的是有利条件、是优势。面临的机遇要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以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作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必须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更好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一是要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改革创新的思想基础和动力,就不可能有改革创新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建设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构想,目的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勇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先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开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在更大力度改革开放中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不断释放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是要更好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支撑好、服务好这些战略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使命。比如,去年11月批准设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打造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构建新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助力创建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为共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建设更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就是要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将自身发展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坚定执行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推进器。
三是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是一场综合实验,融入了体制改革、制度型开放、政府职能转变等重大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自身探索为全国范围内改革开放提供可复制经验,承担了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新动能的重大历史使命。当前,多个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在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同时,也聚焦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保护等相关“边境后”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力度。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自贸试验区“继续积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探索不停步、深耕试验区”的要求,再形成一批基础性、引领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作用。
四是要加强改革创新的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是在探索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中,既需要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多部门政策的协同支持,又要发挥各自贸试验区的特色和优势,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更加注重制度协调集成创新,发挥制度的叠加效益,不断增强彼此间的联动创新发展,破除制约发展梗阻点,形成更多集成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以改革创新构建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焕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五是要改善营商环境,优化税收政策。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要求,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功能完善的设施环境、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金融服务,完善金融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发展;我们实行优惠税收政策,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以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