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美公务员|支援青海一年多,当地老乡亲切称他为“玛多扎西”
【编者按】
近日,首届上海市“最美公务员”名单公布,20人获评。
他们是上海新时代公务员队伍中的优秀代表,在上海现代化建设中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彰显了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价值追求。
本篇关注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援青海省任玛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王启洋。
从零海拔的“东方明珠”,来到4500米海拔的“黄河源头”。援青近两年来,高寒和缺氧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为当地老百姓多解决实际困难,以专业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他是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援青海省任玛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王启洋。赴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一年后,玛多当地的干部群众认可他,说他比玛多干部还要像玛多干部,还亲切地称他为“玛多扎西”。
“曾经有一位老乡说,我就像是玛多草滩上的草,无论风雪,都在那里。我特别喜欢这个说法。”王启洋说。
家有老幼,毅然奔赴玛多
2022年6月的一天,王启洋刚结束防疫工作,便在回家路上接到通知,要离家三年,去玛多开展对口援助工作。
王启洋回忆说,当时自己对玛多的认识有限,只知道海拔特别高、条件特别艰苦,听以前援青的干部讲过,在玛多的三年基本上是“一年靠身体,两年靠药物,三年靠意志”。“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说没有任何顾虑是不现实的。家里人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我也担心家里——老人年纪大了,爱人的工作忙,小孩刚上一年级。我一走三年,家里怎么照顾?”
但王启洋并没有犹豫太久。感念于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做好了家人的工作,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2022年7月,他告别妻儿,踏上了前往玛多的路。
“我暗暗下定决心,既然到了玛多,就要好好做事,要为当地老百姓多解决困难。”王启洋说。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黄浦区对口援助的多个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一,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年平均气温仅有-4℃,一年只有冷季和暖季两季,加上纬度较高,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严重缺氧。
到了玛多后,严重的缺氧让王启洋彻夜难眠,但他没有畏难,睡不着觉就起来看书、冥想。几天后,他便从一开始的夜不能寐、精神不振,到慢慢全身心投入工作。
王启洋(左一)走访对口帮扶户。 本文图均为受访者供图
为了迅速融入当地生活,当地干部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当地干部住哪里、他就住哪里。有一次和当地干部下帐到牧户家,老乡拿刀割了好几块还带血的“开锅肉”给他,虽然完全不符合自身饮食习惯,但他二话不说地吃了下去;当地干部通宵开会,他全程参与,从不请假早退;当地干部待在玛多,他除了集中休假和出差,一年有270多天都待在玛多……他的努力被大家看在眼里,赴青一年,他已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说他“比玛多干部还要像玛多干部”。
深入一线,破解民生难题
玛多地域辽阔,全县2.53万平方公里,下一次帐要开车300-400公里,沿途大多都是无人区,没有信号,没有商店,没有饭店,跑一次村子、看一次项目就要花一整天。
为了摸清情况,了解群众需求,王启洋经常带上几个馕、一包泡面、一包榨菜、一壶热水,一大早就出发赶路。有一次他去黄河乡走访,早上8点出发,一路经历了晴天、雷雨、冰雹、大雪,直到晚上11点才赶回县城。
一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县4个乡镇,21个村,2个社区。他与干部群众交流讨论,了解当地民生保障、基础建设、畜牧业、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不仅如此,他还通过花石峡教师周转房,野牛沟、花石峡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扎陵湖乡卫生院等项目建设,解决了当地居民最亟待解决的民生保障问题。
其中,玛查理镇野牛沟的便民服务中心是黄浦区投资的项目,距离县城65公里,覆盖当地4个村、900多人,主要服务冬季过来集中居住的牧民,提供洗澡、活动、阅读、仓储等功能,对当地非常重要。但该项目自2022年立项后,到2023年5月仍未动工。王启洋去到现场后发现,项目方案还没有敲定。
“我当时非常着急,要知道,玛多全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4℃,只有5-10月这六个月能施工,要是赶不上这个窗口期,老百姓当年冬天就不能用上这处场地。”王启洋知道,一个项目推进缓慢,一定是中间有环节出了问题。作为援派干部,落实上海结对帮扶项目是他的工作重点之一,为了能够抓紧落地,把工期赶上去,他积极协调,向县里主要领导专题汇报了5次,敲定方案;开工后,他又统筹各方力量,一个月内召开6次协调会、现场会,解决了审批手续慢、工人上不来、施工不规范等问题。此后,王启洋每个月都要跑好几趟项目现场,盯进度、抓工期,最终在2023年底完成了这个项目。
“虽然过程很苦、很难,但项目完成后,看到当地的干部、群众都很满意,我就觉得,值!”他坦言。
王启洋在施工项目现场调研
对接资源,推动CT机落地
玛多是西宁通往玉树的必经之地,地处交通要道,每到冬天,县里交通事故高发,CT检查需求大。然而,县医院里只有一台12排CT机,已经用了13年,早就到了该更新换代的时候。
因为一直没有新设备,当地老乡生病,无法做精准的CT检查,只能到200多公里外的州、或400多公里外的西宁检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启洋尝试了各种方法和途径,最终对接到了上海静闲基金会。从CT机捐赠的必要性报告,到县医院现有CT机房改造,再到设备安装、使用培训……他跟踪协调了将近一年时间,帮助募集了一台价值550万元的64排CT机,最终落地到玛多县医院。
王启洋清楚地记得,设备落地当天,当地卫生部门相关领导非常激动,还对王启洋说:“这可是以前做梦都想要的好东西啊。”
在得知果洛州群团组织资金经费保障困难,贫困妇女、儿童助医、助学等方面有困难后,王启洋又与上海市区街道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资源,与上海市儿童发展基金会、金百利集团有限公司、威富集团有限公司对接,募集各类资金、物资折合人民币超过1000万元。
王启洋走访贫困农牧户,离别时拥抱。
发挥特长,助推特色经济发展
王启洋是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出身,又有黄浦区经济产业部门的工作经历。在玛多,他充分发挥专业素养,推动果洛、玛多特色产业发展。
利用上海“五五”购物节和6·18商机,王启洋与外滩投资集团、上海市消费帮扶联盟等单位对接,在南京路步行街外滩·中央广场,首次举办了“聚优品 惠万家”五五购物节活动,落地BFC馔外滩精品超市沪果优品超市,成功推荐果洛六县的18项农畜产品和文创产品进驻商超。
他还对接州工信局,统筹协调果洛州16家企业参加上海对口援助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参展期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7.65万元,达成意向采购协议23个,合计513.4万元;已签约采购协议8个,合计117.5万元。
青洽会期间,他又协调对接上海启优思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果洛州工信商务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前者已完成果洛州公司注册并开展选品工作。他还和青海天露乳业有限公司对接,开发以果洛州奶酪为原材料的酸奶,积极争取进入上海商超渠道。
为了推动玛多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王启洋对接国内一流团队,对玛多文旅进行深入调研,编制完成玛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玛多县后续规划指明了方向。他指导花石峡镇吉日迈村开展冬格措那湖生态营地建设,为承接春秋集团包机游果洛项目打下了基础,也助力提升玛多整体生态体验和旅游接待能力。此外,他还结合“中华泳士走进黄河源头”、“春秋包机游果洛”等系列活动资源,统筹云享自然、扎陵湖乡等单位和部门,打造黄河出水口取水仪式,探索果洛文旅规模化市场化运作样本,赢得了游客的广泛赞誉。
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便尽一切力量、挖掘一切渠道去对接资源,解决困难。来到玛多一年多,当地干部、群众都已经把他当作自己人,亲切称他为“玛多扎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