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访谈丨谢伟杰:东汉的崩溃
在传统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介于西汉盛世与三国鼎峙之间的东汉,在两盏镁光灯之间,显得黯然失色。东汉成了西汉与三国的附庸朝代,其时代意义与独特性长期受到忽视。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谢伟杰的《东汉的崩溃:西北边陲与帝国之缘边》(The Collapse of China’s Later Han Dynasty, 25—220 CE: The Northwest Borderlands and the Edge of Empire),是寥寥无几以东汉为研究主题的专著。这部专著源自谢教授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呈交的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出版英文原著,中译本于2023年由东方出版中心推出。谢教授通过分析帝国中心与西北边缘之间的政治环境、军事状态、文化素养、族群观念、自然地理等区域差异,论述饱读儒家经典、掌握洛阳朝廷的东部文人与长期对羌作战、被政治边缘化的西北武人之争,如何导致东汉帝国的衰亡。
中译本序中提到,您本来是以魏晋南北朝史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后来开始上下求索不同历史时期,并在陈学霖教授的启迪下,最终选择了东汉史。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尤其是与西汉相比,东汉有何独特之处,以至于吸引了您从事东汉史研究?
谢伟杰:在修读历史本科时,我本来对隋唐史抱有兴趣,后来察觉到隋唐史的诸多问题,其实需要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决定以魏晋南北朝史为主要的研究方向。然而,如果不是从汉代开始,甚至从上古时期开始求索,我就无法完全理解魏晋南北朝史。于是,我陷入了一次信心危机。当时,陈学霖教授说:“你的读书范围可以无边无际,但是你要有专精的研究范围,不能够永无止境地探索。”就此,我有数个想法。第一,秦、西汉前期和东汉末年是秦汉史学界的焦点所在,至于西汉后期及东汉前中期,则关注相对薄弱。从这个方向钻研历史,会比较容易提出新观点。第二,我们普遍对东汉政治发展有笼统而典型的刻板印象:皇帝寿命短促—中期戚宦相争—后期党锢之祸。不过,除了这些故事外,东汉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深入探讨。例如,我们在比较东西两汉的国力时,一般认为东汉是一个非常衰弱的时代。可是,如此庞大的东汉帝国,即使面对各种内忧外患,就如超过百年的汉羌战争,也没有马上崩溃,而是存续了一段颇长的时间,证明东汉绝对“不是省油的灯”。第三,东汉是早期帝国模式的终结,是关键的时代。第四,这本英文书需要考虑如何吸引英语世界的读者,如何为海外汉学界作出贡献,而东汉史恰好长期受到忽视。因此,我选择了从事东汉史研究。
长期关注您的读者,或许会发现您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历史写作习惯——除了中文著作外,您还会引用大量英文及日文著作。能否请您分享一下,中国、西方及日本学界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拥有什么特征,三者又有何长处?
谢伟杰:研读历史应该在能力所及之处,尽量多看原始史料和近人研究。历史是一门累积的学问,需要累积大量史料和别人的研究成果,才能创造学问。做学问的人倘若能够掌握更多语言工具,必定获益良多,我甚至恼恨自己精通的外语太少。在中国文化、语文的熏陶下,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史料的掌握,当然是相对优秀的。但是,从本国史的思维探讨中国史,却可能会出现盲点。西方和日本学者研习中国史,其实是研习外国史。通过对比本国史与外国史,他们能够以别出心裁的角度探索中国史。当然,这些角度是否言之成理?我觉得是另一个问题。另外,外国学者撰写中国史,面向的是英语或日语世界的读者。他们的表述方式与我们截然不同,常常以新角度思考历史,或是利用比喻说明历史。相较之下,日本学者阅读中文史料是用心仔细的,他们开办了大量史料研习班,以集体的力量精读史料。至于西方学者,他们除了拥有世界史的基础外,还具备社会科学的知识。此外,容我引用博士论文导师金鹏程(Paul R. Goldin)教授的说法:“西方学者读中国史料,没有中国人那么快,可是中国学者读中国史料,却没有西方人那么慢。”这个慢读,是很有意义的。
谢伟杰
您在书中以西北地区的自然和政治地理作为背景式铺垫,其中提及西北地区深受北边区文化的影响。那么,北边区与西北地区有什么共同的文化?与北边区相比,西北地区又有何种个性?
谢伟杰:近年,中外学者都讨论到北方文化带的影响。亚洲内陆文化是通过北方文化带传入中国的。它不但影响了西北地区,也影响了汉帝国的北边区。西北地区与北边区相比,即凉州与幽、冀、并州相比,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更接近西域,与西域的联系自然相对密切;反之,北边区的地理位置比较接近蒙古草原。所以,两者之间有着具体而微的文化差异。整体而言,它们都受到外来风习的影响。然而,西域既有游牧群体,又有定居的绿洲国家,那么凉州郡县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交流接触,就或多或少培养出独有的区域文化。汉帝国的西北发展事业,是先穿越河西走廊,进军西域,继而迈进中亚,建立屯田据点。这种发展模式与北边区截然有异,因为北边区一到了蒙古草原的某条界限,就不是早期中华帝国能力所及的地方。两者显然踏上了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文化兴盛的关东洛阳朝廷与尚武的关中西北边疆,显示出东汉帝国东文西武的形势。根据《史记·货殖列传》及《汉书·地理志》,所谓关中,亦即秦地,其实也包含巴蜀地区。然而,为什么是西北地区,而不是巴蜀地区,成了文武之争的舞台?
谢伟杰:你提及大关中地区,即秦地,其实包含巴蜀地区。虽然巴蜀地区是秦国在战国后期经营所得,但是从长时段的角度看西北地区发展,关中核心地区却早在西周时期,已经与亚洲内陆文化建立直接的联系。当时,周人从亚洲内陆引进了战车、青铜武器等物质文化,孕育出“西土之人”的西土意识。与西北地区不同,巴蜀地区拥有自成一格的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发挥后勤作用的粮仓,秦国在向南开发的过程中,吞并了巴蜀地区的资源;汉高祖也在进入巴蜀汉中后,带走了当地的资源,还定三秦。至于为什么西北地区成为了文武之争的舞台?第一,西汉定都关中,使西北地区变成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第二,汉帝国无论是进军亚洲内陆,还是筑起防御,西北地区都是不可或缺的前缘地带,而巴蜀地区则只应付对关中地区威胁较少的西南夷。第三,西汉西北地区尚武,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军事基地。后来文武情势逆转,便演化成关东与关中之间的文武冲突,而不是巴蜀与关东之间的地域冲突。
在西北边疆政治边缘化的过程中,东汉王朝涌现了一批染上东部士大夫色彩、允文允武的西北精英,譬如凉州三明皇甫规、张奂和段颎。身处在帝国中心与西北边缘当中,游走在东部文人与西北武人之间,请问他们是如何立身处世的?
谢伟杰:我对允文允武的西北精英及其立身之道很感兴趣,但在史料的限制下,相关问题是难以深入挖掘的。例如凉州三明,我们只能依靠《后汉书》的传记追溯当时情境。论及他们是如何立身处世的?站在边缘人的角度,他们在西北地区当然是精英分子,但在东汉朝廷眼中,他们仍然是边缘地区出身的人,在东汉朝廷主流中不占有重要席位。例如,张奂打算将户籍所在地改为内郡;段颎被士大夫排斥在外,只得勾结宦官;皇甫氏与关东文化的接触相对密切,但仍然无法跻身一等士族之列。这些事例证明两地价值观与身份认同的差异,导致了文武之间的对立。对于凉州三明这类身份模糊的人而言,如果别无所求,尚且安之若素;如果心有所求,便会处于矛盾困难之中。就算他们主动讨好东部士大夫,东部士大夫也不一定接受好意。如此的话,应该如何是好?以凉州三明为例,他们有不同的取向,就如段颎,选择勾结宦官势力,从而攫取更高的权力,又如皇甫规,选择表现出自己是关东士大夫的同情者。我认为边缘精英分子是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除了凉州三明外,其他人也可以是个案研究的对象。
您在书本中提到,文化差异与政治忠诚是区辨汉羌的重要标识。例如,当西北羌人与汉人都是帝国政府的敌人,并在关东士大夫眼中是“不属于我们一分子的西方人”时,他们之间便没有鲜明的差别。请问这种区辨民族的方法,放之于其他民族如匈奴、百越,又是否合适?
谢伟杰: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有云:“胡汉之分,不在种族,而在文化”。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胡汉之分,不仅仅在衣食住行等表面的生活文化,而在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双向的,既要自我“认可”,也要他人“同意”,单方面的“认可”是存在缺憾的。此外,我认为古代没有近代的民族主义概念。在此背景下,政治忠诚便是区分胡汉的重要标识,效忠对象将决定个人的族群身份。与服饰和饮食习惯相比,政治忠诚明显实在得多,因为服饰和饮食习惯可能是因地制宜而产生的最佳生活方式。我曾经撰写了一篇论文《在外围政权中制造合法性:前凉统治下西北边陲的帝国忠诚主义和地方主义(301—376)》(Fabricating Legitimacy in a Peripheral Regime: Imperial Loyalism and Regionalism in the Northwestern Borderlands Under the Rule of the Former Liang [301—376]),谈及一种多层次身份认同(layered identity)。人可以有不同和多重的身份认同。政治忠诚也是一样,既可以效忠自己的社区,也可以效忠某一位君主,因此历史实况一定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不过,我反对以单一标识分辨胡汉,文化差异与政治忠诚等标识应该作一整体考量。至于这种区辨民族的方法,放之于其他民族如匈奴、百越,理论上是可行的。只是匈奴、百越没有留下文字材料,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汉人所说的故事。
凉州人口由本土居民、各地移民及蛮夷部落共同组成,其中更充斥着士兵、免官者、政治流放犯、特赦犯、流民、冒险家、佣工等。有趣的是,在这样文化多元、身份多重的群体中,却逐渐整合出以“凉州”这一行政区划为单位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呢?
谢伟杰:凉州人口除了有本土居民外,还有大量自汉初开始不断迁入的关东及南方移民。我在书本中没有仔细分析移民有否落地生根,以及戍卒完成守边后会否离开驻地,确是我的不足。透过简牍,其实可以一窥本土居民及戍卒的人口组成。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下,各地移民与本土居民产生了一种文化取向,继而逐渐整合出一种身份认同。然而,我不打算强调他们整合出以“凉州”为单位的身份认同,以凉州为单位只不过是方便说明研究的地理范围。他们不一定有作为凉州人的意识,而是有属于这一区域,作为西北人的意识。郑泰与董卓的对话,就划分了东西两地居民。对于知识阶层而言,州部身份可能相对重要,因为察举制度包含州举名额;对于平民而言,“凉州”则不是必要的身份认同。
董卓
在中译本出版后,您对这本书有没有产生新的看法?
谢伟杰:第一,利用简牍材料方面是存在不足的。因为我当时计划撰写一个概括性论述,从西北地区说明中心与边缘的矛盾、文武之争、身份认同等问题,而降至地方层面上,简牍其实能够提供更多资料。当然,西北简牍尚未能够细致描绘社区内的画面,清楚刻画时人如何定义自己,如何看待东汉中央朝廷,但我相信如果利用西北简牍,故事内容将会更加丰富。第二,结尾收束过于草率。董卓死后,关东群雄如何续唱余韵?汉末英雄人物又有何种身份认同?我一直希望撰写以吕布为中心的个案研究,作为我对东汉历史研习的真正结尾。此前,就着对西汉后期的看法,我也出版了一篇以陈汤为研究中心的论文《公元前1世纪中国外交事务中的冒险机会主义:陈汤、他的同伴及其支持者》(Opportunism in Foreign Affairs in First Century BCE China: Chen Tang, His Fellows, and Their Patrons)。第三,直到现在,我对汉代东西文武之争的看法仍然基本不变,但我认为可以进一步探究东汉文武价值观与政治文化的关系。不单是东汉凉州,其他时期其他地区也是可行的研究对象。
最后,请向读者介绍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写作计划。
谢伟杰:刚才我提到的吕布研究,是一个不日上映的方向。我目前正在撰写一本英文书,本来打算论述上古至魏晋南北朝的战争、政治与社会关系,但在撰写过程中发现,如果内容横跨上古及魏晋南北朝,时间维度将会过阔,书本将会过厚,而当下条件不适合出版一本这样的英文书籍。现在计划先完成上古至秦汉的再说。虽然西方学界讨论秦汉历史的英文书层出迭见,但是有关魏晋南北朝政治与军事的英文专著,却少之又少,这个领域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葛德威(David A. Graff)教授撰写了《中古中国的战争》(Medieval Chinese Warfare, 300—900),但是他主要研究唐代史。在此,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对我影响深远。这本书一出版,我就在《汉学研究》撰写相关书评,葛德威可以说是我的偶像。另一个计划是写一本关于汉代边缘群体的英文书籍,是从任教生活史期间引申出来的题目。以上是我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写作计划。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