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建议利用好网络直播,促进返乡“新农人”创业就业
2月18日,是新年“开工”的第一天,在广州增城石滩镇石湖村,早上6点起,“女农机手”沈燕芬又开始忙碌在田间地头。点火、挂挡、启动、耕土……整套动作驾轻就熟。
“90后新农人”“女拖拉机手”“全国人大代表”“短视频博主”“农机土专家”……有着多个标签的沈燕芬,在四年前还只是深圳从事广告行业的一名普通白领。而在四年后,她的跨界让越来越的人了解了返乡“新农人”,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她的家乡广州增城和被称为“米中碧玉”的丝苗米。
“好米也怕巷子深”,沈燕芬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宣传家乡的美食美景,推广新兴职业,还吸引到了同频的年轻人加入。她希望有一天,家乡的丝苗米能走出广东省,像增城荔枝一样闻名海内外,被更多人喜爱。
近日,在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当天,红星新闻记者在田地里直播专访沈燕芬,聊一聊她的返乡创业故事和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故事。
红星新闻直播画面截图,沈燕芬在耙田。
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将继续关注农村和“新农人”的成长,她将从职业保障、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让更多“新农人”在农村扎根成长;她还建议利用好网络直播,尤其发挥好直播电商的作用,带动更多返乡的“新农人”创业就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
返乡
成立广州首家农机联合社 带农户抱团耕作
“你们是我今天见的第7拨媒体了。”2月18日下午4时,当红星新闻记者在广州增城石滩镇见到沈燕芬时,她虽然有些疲惫但依旧十分健谈。作为人大代表的她即将启程前往北京,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媒体们也想抓住时间来更多了解这位拥有多个标签的90后。
可能是一天内说了6遍自己的故事,一开始,沈燕芬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头了。不过当被问及自己回乡前和回乡后的现状差别时,她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沈燕芬回乡务农已有四年时间。受访者供图
“我回乡刚好4年的时间,回乡前我们这里的农机手不到10人,现在我们成立联合社和区级运营中心,农机手接近50人了。年度服务的作业面积超过10万亩次,而在此之前还不到两万亩次。”说到这组数据的时候,沈燕芬很开心也很自豪。
对于她来说,自己正带着家乡的农机手和农机合作社朝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做的事变得有意义了。“我们这群‘新农人’回乡正赶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正好有机会大展拳脚”。
在地头一线带队作战,沈燕芬遇到的无可奈何和状况百出的情况很多。在广东区域,水稻基本是一年两造。每年7至9月,是水稻耕作最为繁忙的日子。这段时间,既要抢收上半年成熟的稻穗,又要种植下半年的秧苗,收割、耙田、播种、插秧多个环节像失去了秩序的队伍,应接不暇,农机具难以调度……
这个时候,沈燕芬就想,“有没可能大家形成一个大联合,实行统一调度,既保证各家合作社的业务量,也不耽误农户寻找机器?”抱着这样一个大胆想法,沈燕芬多次登门,向增城本土的农机合作社抛出诚意合作的橄榄枝。
最终,在2021年,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了广州市首家农机联合社——广州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沈燕芬被推选为联合社理事长。
目前,联合社已由成立之初的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家,进一步整合种苗、化肥、农药等上下游资源,降低农资成本。同时逐步搭建运营客户服务、品牌运营、技术培训、农资保障、财务管理等平台,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运行机制。
接棒
从农机小白到全能手 用科技推动农业转型
“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是一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来自丝苗米之乡广州增城。”2月19日,沈燕芬在快手上开启了第一场直播,做自我介绍时,她只用到了自己众多标签中的一个——“新农人”。
沈燕芬(左三)和父亲、妹妹、弟弟们组成“沈家农机队”,个个都是驾驶农机的高手。受访者供图
作为家中老大,却是五姐弟中最后一个回乡的。沈燕芬从小就看着父亲驾驶农用机忙于农活,由于父亲腰椎不好,恰逢合作社农机订单量激增、乡村振兴发展如火如荼,2020年2月,沈燕芬放弃了深圳白领工作,返乡成为一名“新农人”。
沈燕芬的父亲沈灿星从事农机服务已经有40多年,成立了增城最早一批做农机耕种服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忙时,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父亲心疼女儿吃这份苦,但听到女儿要返乡的消息,还是十分欣慰。
就这样,沈燕芬在父亲手里接了棒。“刚回来的时候我还不太熟悉,就站在我父亲边上看他操作,他手把手地教我。慢慢地,我也可以帮农户干活了,再后头,我还可以带着团队一起给农户干活。”
沈燕芬觉得,相比深圳的忙碌,回乡的忙碌是不一样的,将干硬的土块犁成松软的泥土、看着荒地渐渐长出新苗……这种忙碌令她分外踏实。
一开始,沈燕芬开着农机出去干活,村里的“回头率”特别高,大家既好奇又惊讶,这么一个瘦瘦小小的姑娘能干好农活吗?但现在,沈燕芬天天浸在地里开农机,和农户打交道,在外面跑业务,还推动合作社发展转型……日积月累,村里人纷纷对这个90后刮目相看。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沈燕芬把目光投向了高新农机具,合作社在掌握传统农机的基础上引入了精量穴旱直播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最新设备,并培育了一批年轻的农机手团队。如今,合作社能提供的农机服务已经覆盖农业生产从耕到收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
70多年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套人民币1元纸币上“女拖拉机手”肖像的原型人物之一的金茂芳,用青春和汗水与拖拉机一起拓荒,把荒漠戈壁变成万顷良田。70多年后,在广州增城石滩镇石湖村,90后的女拖拉机手沈燕芬投身广阔农田,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在沈燕芬心里,像金茂芳这样的老农机手,是他们后辈学习的榜样,“她们能挺身而出、开荒种地,还能做得那么优秀,那种开拓奉献、不负青春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们学习。”
建言
利用好网络直播 带动返乡“新农人”创业就业
这是一个“好米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乘着互联网、短视频的东风,沈燕芬组建了自己的“新农人”团队,以“女农机手”为人设,在快手等平台开了“新农人 燕芬”的账号,分享返乡生活,展现现代农业新风貌。
沈燕芬在快手号上发布她教小伙伴开拖拉机的视频。
其中在快手上的一条短视频成了“小爆款”,画面上,她开着农机自信地说:“开拖拉机的女生也很霸气”,这和她娇小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形成巨大反差。
“我就是看短视频,了解喜欢上这个团队的,我觉得他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这个团队也很有活力,所以我也想加入做点什么。”一直坐在角落的小臻开了口,她加入团队不到3个月,与沈燕芬一样,她也放弃了深圳的工作,返乡成为一名“新农人”。
在沈燕芬前不久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中,她教小臻学会了开拖拉机,“开农机实在是太爽了,我觉得很好玩,我很想把它学会,可以自己独立地操作一台机器!”小臻的开心溢出屏幕。
今后,沈燕芬的标签可能要再多一个了——网店店主。正走流程在快手平台开店的她,希望能利用好短视频直播的优势,让家乡增城丝苗米也打出自己的品牌。“我们的丝苗米米粒细长,油质丰富,晶莹透明,被誉为‘米中碧玉’,一点不输北方大米,我的北方朋友帮我认证过的哟。”沈燕芬打趣地说。
沈燕芬团队创立了“遇稻里”增城丝苗米品牌,接下来,团队会设立专门的电商小组,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集结大家的兴趣点、好点子玩出更多新花样。沈燕芬希望这支新农人团队能用年轻人的思维和热情,带火家乡的丝苗米,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帮助更多农民获得增收。
作为来自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沈燕芬一直在关注农村、农业和农民。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她重点关注的是农机手的职称评定、技能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基础公共服务管理等领域。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220万人,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超过1500万。“如此庞大的返乡创业就业‘新农人’群体,如何让他们回乡后干得好,并留下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沈燕芬说,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将继续关注农村和“新农人”,将从“新农人”的职业保障、成长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返乡“新农人”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创业,比如有的用直播推广家乡特色农产品,有的用直播推介乡村旅游风光和乡村文化。在她看来,短视频+直播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播,正悄然地改变着乡村的发展。
沈燕芬说,经过调研得知,发展农村直播电商,除了有能力和意愿的返乡“新农人”可以利用专业能力做主播实现就业创业外,重要的是一个直播间还创造了店铺运营师、直播选品师等30多个新工种和就业机会,有利于帮助农村劳动者充分就业,更能间接培育和带动农产品产业链的升级。
为了更好地利用直播电商,促进更多返乡的“新农人”创业就业,沈燕芬建议,可以通过加强政策、税收等优惠措施扶持;加强对有意愿做直播电商的“新农人”直播专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优化物流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优势等举措,提高“新农人”发展直播电商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沈燕芬的故事,正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大地上演。红星新闻记者从广州增城区了解到,以沈燕芬为代表的一群90后“新农人”,改变了年轻人对“农业发展没前途”的刻板印象,吸引了更多年轻血液投身农业发展,忙碌并快乐着。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90后女农机手沈燕芬:我希望增城丝苗米和增城荔枝一样世界闻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