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拖延症,还影响健康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首《明日歌》道出了拖延者的生活常态。作业等会儿再写、工作明天再做、任务年后完成……相信这样的想法人人都曾有过,这种处理事情的习惯并无好处。近期,来自英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团队进行的研究发现,越拖延压力越大,除了影响学习、工作、生活,还会危害健康。
01
拖延让人身心俱疲
拖延者常常推迟行动,将任务拖到最后一刻,甚至超过截止日期,却一不小心陷入了“拖延-自责-痛苦-更拖延”的怪圈,整个人常常被压力包围。
拖延——自愿延迟对重要、必要和预期的任务采取行动(尽管知道这种延迟会产生负面后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我调节失败形式。
近期,英国和加拿大研究团队进行了关于拖延症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揭示了拖延影响身体健康的可能机制。
研究显示,50%的学生和15%~25%的成年人存在长期拖延的问题。除了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拖延可能对健康有害。
该研究的参与者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心理学系的参与者库中招募,379名参与者完成了三轮测试。经数据分析显示,拖延症与更高的压力和更少的健康促进行为有关。研究提示,压力是将拖延症与健康状况不佳联系起来的关键途径。
此前,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弗雷德·约翰森及其团队的研究就发现,拖延症会导致进度落后、个人目标无法实现,还会危害身心健康,使人心理状态不佳、作息混乱、孤独感增加等。
加拿大一项研究也发现,与很快就能做出决定的人相比,爱拖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心脏病。这是因为当他们最终要作出判断时,心脏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就会让他们心力交瘁。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还曾显示,拖延症较非拖延症者更容易昼夜节律紊乱。拖延越严重,每周平均睡眠时间越短,并且会增加失眠以及白天嗜睡的风险。
02
拖延是一种自我麻痹
有些人永远不懂分辨事情的缓急,不会有效管理时间,不知如何处理家务和财务,永远拖拉、迟到,不会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此外还难以注意细节,不能长时间维持注意力,避免或讨厌需集中精神的任务,非常容易分心,丢三落四等。
拖延常见于年轻群体,如大学生。复习(预习)拖到考试前的最后一天,作业拖到提交的最后一个晚上,就连早上起床,也是拖到上课前的最后一秒……但是,考试一定会来,作业也必须得交,即使是网课,也必须得上线打卡签到。
瑞典索菲亚赫美大学学院的研究数据表明,在9个月的随访中,拖延与抑郁、焦虑和压力水平较高有关。除了心理健康,其他方面似乎也不容乐观。拖延还可能使上肢致残性疼痛风险增加27%、睡眠质量差风险增加9%、身体活动不足风险增加7%、孤独感风险增加7%。
拖延让时间管理困难、自我效能感降低。整个人浑浑噩噩,没有目标。虽然不少人可能了解拖延导致的不良后果,但有时仍然选择拖延。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在一篇研究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由大脑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发出的一种预期努力成本信号的减弱程度是与拖延行为相关的关键特征。
研究者认为,拖延可能源于一种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会让人们认为推迟完成一项任务看起来并不费力,同时回报不会减少很多。拖延可能是一种自我麻痹。
03
告别拖延先要停止自责
拖延者的当务之急是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所在,同时停止因拖延而产生的自责情绪。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拖延问题?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冯廷勇教授团队认为,拖延已成为人类非常普遍的一个行为,甚至已成为一些人的生活习惯。对于拖延的干预,主要目标是通过增加自我控制与自我价值,提高拖延者的自我力量感。
常见的干预方法或策略包括: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如完美主义、对失败或成功的恐惧);提升未来任务的价值认知,降低短期诱惑的价值;将长期目标划分成短期子目标,增加动机曲线高度;鼓励拖延者对任务执行过程负责,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控。
英国杜伦大学的一个心理学研究团队曾推出一本应对拖延症的自助指南,在作者西罗伊斯与其团队看来,长期处于拖延状态会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以至于带来不必要的羞耻感。对于“拖延症患者”,很多建议会鼓励其专注于时间管理,维持更高程度的自律。但西罗伊斯认为,拖延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清楚他们的拖延并非是由于懒惰。拖延是由于人们无法从内部管理自己的情绪,因而外部行为看起来就成了拖延。这些任务可能潜意识中已经被我们划为无聊乏味,甚至是令人沮丧的。一旦将它们放在一边,当然会立刻让我们在当下感到如释重负,但其实这一重负依然存在。因此,改变拖延行为,先要了解拖延的原因,同时不要停留在自责的情绪中,应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案。
治愈拖延症并非易事。拖延症患者的自我意识非常脆弱,一想到做某件事会失败就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纽约市心理治疗师肖恩·格罗弗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曾建议,如果遇到拖延问题,自己无法调整时也可以尝试向心理学家寻求帮助。告别拖延,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原标题:《拖延症,还影响健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