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槌外心韵 | 心中山海,不可辜负

2024-02-23 15: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法官的世界,不止于法律

槌外心韵

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法官

最让人觉得弥足珍贵的

是在经历世间纷繁后

依旧能拥有最浪漫的灵魂

是面对简单平凡的生活

能比碌碌世人多一份情怀

如今的我们都很忙

忙着吃饭,忙着走路

忙着工作,忙着生活

但是此刻

我们不妨可以尝试停一停

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看一看

美好的到来

有时就是这么突然

庾向荣

区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

美文一

分湖三枝梅

一进入腊月,蜡梅冲寒而开,虬曲横斜的枝条上缀满蜡黄的花朵,散发出阵阵幽香。在花木凋零的冬季,蜡梅凌寒绽放,给人信心,让人期盼。所以人们常常会在特殊的日子里栽下一株蜡梅,种下心愿,寄托希望。这样的一株蜡梅树,就紧紧地与它的主人和家族联结在了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经风沐雨,承载悲欣,成就佳话。

在吴江的分湖周边,就有这样的三株蜡梅,被人牵记,让人挂念,看一眼,不仅欣赏到了它的冰清玉洁,幽远清香,还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北厍叶家埭的午梦堂

叶家埭,位于分湖西北侧的黎星莲荡边,是个古村落。曾经的午梦堂,就位于这个小小的村庄。

叶氏午梦堂满门风雅,出类拔萃,是继“三曹”“三苏”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大家庭。说来话长,北宋名臣叶梦得的后裔散落在吴中一带,其中一支迁居到了吴江同里,明初,因不愿搬迁而贿赂官员的叶家惨遭满门抄斩,唯有刚满周岁的小儿叶福四被佣人悄悄带出,改姓隐名,后因大赦而恢复叶姓,并将居住地称为叶家埭。到了晚明,叶绍袁考中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正当壮年的他辞官回家,隐居在分湖之滨的宅院午梦堂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和妻子儿女尽歌咏唱酬之欢。叶绍袁与他的妻子沈宜修以及生养的七男四女,形成了家族文学群体,陶醉在诗词唱和之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后来收集在《午梦堂集》里。

叶绍袁的三女叶小鸾不仅貌美聪慧,还能填词赋诗,能琴善画。她从小被寄养在松陵舅家。天启五年(1625年),叶绍袁考中进士,十岁的叶小鸾离开舅家,回到父母身边。为了纪念在舅家生活的那一段日子,不忘舅父舅母的养育之恩,叶小鸾在闺房疏香阁前的院子里栽下一株素心蜡梅。可惜的是,这位曾被称为《红楼梦》里林黛玉原型的才女,在婚前五日去世,年仅17岁。明清易代之际,日渐衰落的叶氏家族又惨遭兵燹,午梦堂受到劫掠与重创,昔日的繁华仅存一片遗址。只有那棵由叶小鸾亲植的蜡梅树幸存,历经四百年风雨侵袭,年年在寒风中吐蕊开放。如今,叶家埭村已经拆迁,但蜡梅仍在,有不少人慕名而来,一睹蜡梅的芳姿。

芦墟南袁家浜的灵芬馆

芦墟古镇位于分湖的东侧,灵芬馆位于芦墟古镇的南袁家浜,是清朝诗人、画家郭麐的旧宅。从南袁家浜向西不远,就是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的分湖。郭麐字祥伯,号频伽,又号白眉生,精诗文、通书画,是清代嘉庆道光时期的著名词人及词评家,著有《灵芬馆集》92卷。

郭麐少有神童之称,但自古英才多磨难,他屡试不第,久困科场,长期客游江淮间,曾在淮安以坐馆授徒为业,晚年迁居嘉善魏塘镇以终。

郭麐的父亲郭元灏较为开明,郭元灏在指导儿子时,除讲授时文外,不忘对儿子进行文学启蒙,在父亲的引领下,郭麐的文学天赋逐渐显现。乾隆五十三年至五十四年(1788-1789年),郭麐先后问学于袁枚和姚鼐,受二者浸润匪浅。通过转益多师,郭麐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学术倾向、审美情趣和文章创作观念,这为他成为乾嘉时期“浙派词人”的代表奠定了基础。

灵芬馆内的那一枝蜡梅,据传是郭麐在考取秀才时亲手种下的,那年他只有15岁,可以想见当年的意气风发。又据说,当年郭麐在河的这边,徐涛在河的那边,两人隔河诗词唱和,名士风雅,天下无双。二百多年过去了,灵芬馆犹在,那株蜡梅也年年开放,花开时节,满树幽香,站在小院内,仿佛还听得见诗人的吟诵酬唱。

黎里的昭灵观

昭灵观在古镇黎里。黎里在分湖西侧,与芦墟隔湖相望。昭灵观在古镇的西北角,它修筑在一座小岛上,四面环水,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枚树叶,它的南面是金镜湖,北临的是禊袴湖,靠西侧的一座秋禊桥与外面相通。

昭灵观,据说是整个江南唯一个祭祀唐朝王子的场所,这个王子就是当时的昭灵候、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李明。李明为官不循法度,常怀慈悲之心,不惜得罪权贵,在苏州刺史任上,多次开仓赈济灾民,恩惠遍及下属各县。当地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说有一年发生蝗灾,灾情突然,李明决定赈济灾民,因未及时向朝廷奏报被参,李明只能投水自尽。当地百姓感恩其人,在其殁后封其为神。昭灵观,又名禊湖道院,考其得名,源于古老的秋禊仪式。黎里秋禊节,主要是沐浴节、流觞节、情人节,后来逐渐少了宗教色彩,演变成文人墨客的娱乐活动。

昭灵观,还是黎里的城隍庙,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军,后由百姓捐银重建,但由于各种原因被占用损毁,直到20世纪末才修复重新开张。

观内的一株蜡梅,原先长在徐家弄内。徐姓是黎里八大姓之一,名人辈出,如撰写黎里第一部志书《黎里志》的徐达源等。后来老宅改建,蜡梅被徐家移栽到了傅家浜,后来傅家浜又改造,蜡梅又被移栽他处。树如人,总处于动荡不安、心神不宁之中,长得也就普普通通。直到遇到了云游的王道长,把它请进了昭灵观,与红墙厅堂为伴,它才焕发勃勃生机。如今的蜡梅,开放时节,浓香扑鼻,光彩照人,吸引大批市民前来观赏。昭灵观的蜡梅,也成了网红打卡点,堪与故宫的蜡梅媲美。

美文二

湖边

每次返乡,我总会舍弃宽畅的吴江大道,改走车马如龙的318国道。其实,我这样做,是藏着一个小心思,如果天气适宜,时间宽裕,我会拐上分湖边新修的景观道,在湖边静静地坐一会儿。

景观道是最新的“太浦河沪湖蓝带计划”的一部分,已经修成的,西起湖滩上,东至分湖湾,绵延数公里。湖滩上是个小小的自然村落,村前就是横亘东西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太浦河。这条开挖于上个世纪的运河,将清澈的太湖水,源源不断地送到上海。擦着湖滩上,太浦河穿越分湖,浩荡向东。从湖滩上的村口向东,就是一望无际的分湖。

“如何一湖水,半秀半吴江?”分湖是吴越分界线,因之得名。湖的南边,属于浙江的嘉兴,而湖的北侧,就是江苏的吴江,是我的故乡。

我出生在一个叫蝴蝶湾的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就在分湖的北岸,是北岸星罗棋布的小村庄中的一座,后来在并村潮中成了分湖湾村的一部分。南社诗人沈昌直曾有诗云“侬家门外即分湖,十里风光入画图”,我一直觉得这句诗就是为我所写的。蝴蝶湾的老宅,推门见湖,站在家门口,拂面的就是从湖面上吹来的湿润的风。

童年时期,我曾无数次坐在分湖边的堤岸上,望着遥远的湖对岸,浮想联翩。那常常是放学后割完了猪草,小伙伴可以轻松地玩耍一会儿。如今的记忆里,还记得对岸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鹤立鸡群一般,成为地标。如果天气晴朗,这棵树是清晰可见的,仿佛能听得见树梢上的鸟鸣声。事实上,这棵树在数公里之外,即使国道整治过后,分湖的北岸南移了,湖的两岸还是隔着宽阔的水面,遥不可及。那时候,想到对面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心里一直有念想,湖的对岸有一个怎样的世界?那边的小伙伴也会如我一样向北张望?

还在修建中的景观道,可以说是一步一个景致,一天一个模样,每次去都有惊喜,这里多了一块草坪,那里修了一个凉亭,以前只生长芦苇和杂草的湖岸,现在成了一个绵延的花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

我就是喜欢在湖边上坐一坐,当然不仅仅现在的分湖更加气象万千,也不仅仅景观道上风光无限。数年前,蝴蝶湾和其他的几个小村庄一样拆迁了,分湖的北岸耸立着成片的厂房。

那个小村庄不见了,但分湖永远记着我的过去,它是我的故乡,景观道上也载着我的乡愁。

长假里,终于去了一次鼋荡的慢行桥,到网红景点去打了一次卡,了了一个小小的心愿。

这座慢行桥,宛如一条飘带,横跨在鼋荡上。桥的东面,就是上海的青浦,而桥的西面,就是我的故乡。它就像一个同心结,将上海与江苏联结在了一起。

就在几年前,要跨越鼋荡,需要绕一个大大的弯,近在咫尺的路,需要走上半个小时,现在,不论是慢行桥还是与她相傍的快速路、公路桥,一步就能跨越过去。

这座美轮美奂的桥,已经超越了它的实用价值,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将江浙沪三地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原点的鼋荡,是建设中的水乡客厅的中心,必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在去之前,我已经无数次看过它的图片,有朝霞初升时的俊秀,也有夕阳西下时的雄壮,从远处看宛若长虹卧波,从高处看犹如彩缎飞舞。来到桥上,还会有新的震撼,这座精心设计的桥梁,寓古典与现代为一体,融刚健与柔美于一身,吸收了众多的水乡元素,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处处有着别出心裁的手笔。

吴江有“百湖之城”的美誉,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就是它们的名称也五花八门,太凡有湖、荡、漾、潭、兜、斗、头、滩、口、圩、扇、坑、湾、塘、港、湟、池等字眼的,就对应着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湖泊。鼋荡只是其中的一员。

鼋荡,又称元荡,一看就知是为了方便书写。名称的来历,有着多种传说,有人认为是湖形似鼋而得名,也有人认为是因鼋栖息而传扬。其实,叫什么名称并不重要,它与一路之隔的淀山湖,都是上海重要的生活水源地,这是它的战略地位。而湖中一年四季丰富的产出,更是人们头脑里深刻的记忆。

蝴蝶湾其实离鼋荡并不太远,直线距离也就二三公里,但在我的少年时代,是很少会到鼋荡那一带去,因为这中间还隔着无数的湖荡,大同小异,没有必要非到那里去。但我很早就知道,鼋荡的莼菜、蚬子等,都是远近闻名的,甚至扬名世界的。有一种鼋荡特有的青口蚬子,出口到了日本,是论颗卖的,你能想象得出它的珍贵和不凡。邻家有位伯伯,当年就在鼋荡养殖场工作,村里的人逢年过节办喜宴,都是托他买鼋荡的鱼虾。在荡的北边,就是“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的张翰的故乡,他所思念的菰菜、莼菜和四腮鲈,应该都是鼋荡的最为正宗。

站在慢行桥上,近处水清岸绿、波澜不兴,远处鸥鸟翔集、云蒸霞蔚,桥的西侧,是新建的元荡小馆等休闲设施,以及绵延不绝的湖边公园。当年曾经名闻一时的游乐园,现在成了一所学校,红色的屋顶,掩映在绿树丛中。桥的东侧,是更为有名的旅游景点大观园,这座按照红楼梦的描写仿制的园林,一直游人如织。而正前方,穿湖而过、宛如长龙的沪苏高铁正在紧张施工中。

行走在鼋荡湖边,最能真切地感受到蓬勃发展的现在。

小朋友心心念念要去露营,真正依山傍水野生的那种,为此做了许多准备,花了不少功夫,在这个长假里终于得偿所愿。

其实,野营的地方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我们选中的具体地点是苏州湾体育公园的西侧,东太湖的湖边,远处是隐隐约约的东山,更远处则是水天一色的浩淼太湖,真正的远山近水。

自从安家在松陵镇,东太湖就成了脚边路,是随时可去的地方,来了外地的亲戚朋友,也会带他们去东太湖边走一走。但平时的活动范围,也就在南至阅湖台、北到万公堤这一线。说是这一线,也有好几公里的湖岸,遍布游乐的场所,除了公园、栈桥等自然景观,还有大剧场、书店等人文景点,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节前,作协组织了一次采风活动,集中的地点定在苏州湾广场,那里有一块标志性的大石头,书法家题写的“苏州湾”三个大字老远就能看得见。但就是这么一个经常出现在电视报刊上的地方,我还是第一次去。

倒不是这个地方有多么遥远,多么偏僻,而是更近的地方已经有足够多的选择。小朋友可不一样,他们从事着一份甜蜜的事业,经常要为各式婚礼制作蛋糕和甜品台,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了户外的草坪婚礼,东太湖边随处可见、依山傍水的绿色草坪受到新人们的青睐。小朋友说,因为送货,因为要搭制甜品台,他们熟悉东太湖畔、苏州湾里的每一片草坪。

就在我平时活动范围的南端,阅湖台往南,沿着太湖岸线,一路往前,风光无限。湖边有居民区,有高档的酒店,有体育公园,有游乐场,以及悠长的步道,伸到更遥远的地方。节假日里,湖边停满了车辆,草坪上都是各式各样的帐篷,以及悠闲的市民。而这背后,是太湖新城的快速崛起。

上个世纪末,我转业到吴江来工作,安家在松陵镇如今地铁江兴西路站的地方,那时从我家客厅往西望,窗外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鱼塘。曾经有一次,我骑着个自行车,想去看一眼太湖,可沿着鱼塘边的小路,朝西走了一程又一程,还是没有看到真正的太湖。而仅仅过了二十多年,一个崭新的城市已经生长在东太湖边上。

这个因被东山而分隔出来的东太湖,是吴淞江的源头,如今已经被命名为苏州湾。湾以苏州名,可见它的规模和地位。规划中,它将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湖区,另一个全球瞩目的地方。

站在东太湖边,触目可及的都是惊喜。看着日生夜长的城市,更加憧憬它的精彩未来。

美文三

鼋荡一日

长假里,不远行,就在近边走走。一直想着,绕鼋荡走一圈,直接感受一下它的前世今生、富饶美丽。

吴江有“百湖之城”的美誉,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就是它们的名称也五花八门,太凡有湖、荡、漾、潭、兜、斗、头、滩、口、圩、扇、坑、湾、塘、港、湟、池等字眼的,就对应着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湖泊。鼋荡只是其中的一员。

鼋荡,又称元荡。名称的来历,有着多种传说,有人认为是湖形似鼋而得名,也有人认为是因鼋栖息而传扬。其实,叫什么名称并不重要,它与一路之隔的淀山湖,都是上海重要的生活水源地,这是它的战略地位。湖中一年四季丰富的产出,更是人们头脑里深刻的记忆。如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它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原点,建设中的水乡客厅的中心,是一方让世界瞩目的热土。

首站选择春晓·水杉居。水杉居位于曲水善湾,是众多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中最出色的一个,这座建在稻田和湖边的建筑早已成了网红打卡地。整个建筑巧妙地利用一片原生水杉林,依水而生,与杉相伴,成功摘得2022年度国际建筑与空间届年度专业评审和公众选择两项桂冠,这可是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有人说,水杉居最美的是夕阳落下时,晚霞映照着湖水,湖面荡漾着亿万破碎的星芒,堪称人间绝景。而我选择的是早晨,刚要苏醒的建筑还沉浸在夜的静谧之中,朝霞照在错落有致的房顶,浪漫、安静又富质感,放眼望,水天相接,建筑、景观和自然融为一体,自然的江南韵味扑面而来。

前行,马上从现代进入古典,不远处就是张翰纪念馆。先前,张翰还有一座小小的坟坣在他的故乡,现在在原址建起了一座纪念馆,简朴而凝重。在中国历史上,张翰并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晋书·张翰传》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弃官返乡。自此,“莼鲈之思”成了乡愁的代名词。鼋荡北岸就是张翰的故乡,他从这里远赴洛阳投身官场,又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他所思念的菰菜、莼菜和四腮鲈,都是鼋荡的的特产。

再往前,就进入了上海界,大观园就建在鼋荡的东侧。在进园之前,不妨先在附近的农家乐里用个餐,面筋鸡汤、稻柴扎肉以及来自身边河荡的各种水产,都是让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热播,这个仿照名著、因时而建的园林,瞬时成了一个热门的景点。还记得,开园之初,我是骑着自行车带着女友前往的,在大观楼、怡红院、潇湘馆等景点前流前往返。大观园有着我初恋的记忆,是婚姻生活的起点,自然有了特别的意义,现在回想起来,每一个画面都是甜蜜的。这座园林,至今仍是游人如织,如今旧地重游,又有一番新的感慨。

从大观园出来,右拐,上318国道,前行不久,就又重新回到了江苏境内。连接苏沪的鼋荡慢行桥,是又一个新的网红景点。

这座慢行桥,宛如一条飘带,横跨在鼋荡上。桥的东面,就是上海的青浦,而桥的西面,就是我的故乡。它就像一个同心结,将上海与江苏联结在了一起。

在去之前,我已经无数次看过它的图片,有朝霞初升时的俊秀,也有夕阳西下时的雄壮,从远处看宛若长虹卧波,从高处看犹如彩缎飞舞。来到桥上,还会有新的震撼,这座精心设计的桥梁,寓古典与现代为一体,融刚健与柔美于一身,吸收了众多的水乡元素,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处处有着别出心裁的手笔。

站在慢行桥上,近处水清岸绿、波澜不兴,远处鸥鸟翔集、云蒸霞蔚,桥的西侧,是新建的元荡小馆等休闲设施,以及绵延不绝的湖边公园,适合在这里品尝一杯咖啡,或者在花丛中漫步。而正前方,穿湖而过、宛如长龙的沪苏湖高铁正在紧张施工中。

鼋荡一日,徜徉在美景与佳境之中,穿行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收获满满。

文编:吴玉娇

责编:潘志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槌外心韵 | 心中山海,不可辜负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轻触阅读原文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槌外心韵 | 心中山海,不可辜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