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城市志|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沧州何以底气十足
新年新气象。节后首个工作日,全国不少地方都展现出了一幅如火如荼拼经济、搞建设的画面。在河北省沧州市,上班第一天,各县(市、区)围绕黄骅港规划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沧州大事”,积极开会部署,加快推进落实。
2023年,沧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4440亿元、全省第三,增长5.8%、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全省第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全省第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无论从哪方面看,在工业重镇唐山、省会石家庄之后,沧州的河北第三城之位,已经稳稳当当,且后劲十足。在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征程上,沧州更是信心满满。
这是2023年10月19日拍摄的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管廊 新华社 资料图
全力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
在中国地域经济格局中,向来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极”的说法,近年崛起于西部的成渝地区也被称作第四极。而沧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和努力,都不容小觑。
首先来看,沧州在京津冀地区是个什么地理位置?
沧州市中心距天津市只有120公里,距北京市240公里,是首都北京和超大城市天津的南大门,高铁50分钟可达北京,到天津只需要20多分钟,妥妥的京津一小时圈内。此外,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州全境,京沪铁路、京九铁路、朔黄铁路、邯黄铁路、京沪高速铁路贯穿辖区,不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
目前,沧州正全力打造联通京津的经济廊道,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加快建设,津潍高铁、雄商高铁(沧州段)全线施工,曲港高速、邯港高速、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工程全面推进,石黄高速沧州主城区高速口建成通车。密集的交通建设为经济持续增长铺下了基石,沧州和更多大城市的连接将愈发紧密。
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沧州近年来坚持全域对接、全面承接,积极利用好这一时代红利。仅过去一年,沧州就签约京津项目56个、总投资187亿元,引进落地央企二、三级子公司23家,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32亿元、增长54%。
协同发展不仅是产业转移、分工合作,还有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比如在民生领域,沧州4家医院纳入首批京津冀医联体,25家医疗机构实现与京津冀医学影像资料共享。在“近邻”合作上,沧州抓住机遇,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联动创新区全面启动。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均是沧州的加分项。可以预见,未来沧州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释放。
2023年7月9日,河北沧州,黄骅港集装箱码头。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沧州近些年的经济崛起,离不开一个重要地标:黄骅港。
2010年,黄骅综合大港开航,结束了沧州市有海无港的历史。黄骅港不仅开启了沧州沿海经济扬帆远航的步伐,同时也对冀中南、晋陕蒙等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全方位开放影响深远。有报道称,通过此通道贸易,北方很多地区的远洋运费节省20%,时间节省40%。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考察时强调,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口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当下,黄骅港不仅成为我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还是国内最大的煤炭下水港,拥有全国首个煤炭装卸全流程自动作业线,成为陕西、内蒙古等产煤大省外运陆运距离最短的港口。
值得一提的是,黄骅港本身也是一个“事在人为”的典型样本。黄骅港并不是天然良港,但是凭借“后天努力”,沧州攻克淤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难题,建成了国内外首次在粉砂淤泥质海岸建设的大型专业化港口,并实现煤炭装卸全过程抑尘,成为国内首家建成工业旅游景区的煤港。
去年,黄骅港首个万吨级液化码头建成开放,煤炭港区7万吨级双向航道实现首航,30万吨原油码头用海确权已批准备案,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开工建设,新开通至阿根廷、广州等5条内外贸航线。
今年1月,黄骅港吞吐量实现“开门红”:煤炭港区累计实现煤炭装船1881.4万吨,同比增长13.2%;煤炭卸车1937.9万吨,同比增长19.3%;非煤业务吞吐量达到145.37万吨,超历史同期纪录22.85万吨,同比增长23.59%;综合港区、散货港区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178.47万吨,同比增长19.22%。
港口不只意味着物流和贸易。去年,沧州临港产业加速聚集,诸如中科艾尔(沧州)精密制造等186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晋邦新材料等166个项目竣工投产。随着黄骅港的迅速成长,沧州经济也正在大踏步转型升级,一个港口就是一台火车头,带起了沧州经济的“一节节车厢”。
2023年2月27日,在沧州市行政审批局企业开办专区,工作人员(左)指导办事人员准备营业执照变更业务的相关材料。河北日报 资料图
千方百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是竞争力,更是生产力。沧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可以从节后上班首日看出:沧州市行政审批局服务窗口全部开放办公,全面深入推广“智慧选址”系统应用、建设市县两级“7×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
在全省,沧州率先实施迁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民生领域审批和涉企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招投标“双盲”评审全面推行;率先实现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全覆盖,线上“一键融”平台促成融资落地超600亿元,与建行、中行签订不少于5000亿元融资支持,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作为沿海城市的沧州,去年还成功举办渤海湾(沧州)-海湾合作论坛、中国航海日活动周、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其国际影响力、开放竞争力正在显著提升,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国际化沿海城市的对外形象。
2023年,沧州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68个、总投资3302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9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全省第二。这些成绩,也正是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企业的结果。
此外,沧州还跻身“2023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其“绿港氢城”项目纳入国家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清单,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河北省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省级中心落户沧州。选择沧州,也是一种认可。
展望未来,沧州正聚焦打造4000亿元级绿色化工、2000亿元级管道装备产业集群,在助力产业内循环的同时,也在积极走出去:将大力发展跨境电商,高标准建设中国(沧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组织参加“冀货出海”等系列活动。
凭借持续高增长的劲头,沧州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
相信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站在黄骅港这个时代弄潮儿的肩膀上,把无形的营商环境当作实实在在的“资源优势”,沧州会顺利实现上述目标,也值得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海报设计 王璐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