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春节档的冷思考
2024年2月12日,太原,农历正月初三,民众走进电影院观看春节档电影。中新社记者张云/视觉中国 图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春节档已经落下帷幕。8天假期,全国电影票房为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均创造了同档期新的纪录。这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与活力一目了然。
但骄人成绩的背后,《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等电影接连撤档,8部春节档电影竟有半数黯然退场,由此引出的思考或许也不仅于此。
整个春节档期间,场外的话题就一直没有停歇过。从贾玲一年减肥100斤究竟是不是炒作,到薛之谦摄屏行为究竟合不合法文不文明,再到演员王骁路演时被观众轰下台,各类话题轮番冲上热搜榜,好不热闹。
我们无法分辨哪些事件是片方有意的市场营销,哪些又是纯粹的偶然事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每一部电影都在场外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这绝不仅是今年春节档才有的现象。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消失的她》密集加入能够点燃大众情绪的标签,如“拒绝恋爱脑”“异国畸形秀”“远离渣男”“女性互助”等;《孤注一掷》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月薪15万的境外工作你去吗”等话题;《封神第一部》发布“新人演艺训练营”纪录片,把“商务殷语”送上热搜榜;《八角笼中》上映前两周开始大规模超前点映,进行口碑营销,结果引发舆论场的争议。
平心而论,注重营销、造势本无可厚非,电影终究不可能不讲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当创作者把过多的精力放置在场外,势必会影响电影本身的质量和水准——他或她不能不考虑,哪些情节能够获得观众的情绪价值,哪些桥段能够引发话题爆发性的传播,哪些演员才能自带更多粉丝和流量……
万能公式“娱乐性+话题性”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市场失去了多元化的产品,观众也失去了更多的选择。当然,这是一种双向的运动——市场挑选最可能赚钱的产品,消费者只选择最符合潮流的产品。不过,也要看到其对大众趣味的“驯化”已经起到了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更适合碎片化阅读、欣赏的产品层出不穷,随着它们的发展壮大,电影行业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事实上,就在这个春节期间,一些网络微短剧同样收获了不俗的流量和热度。和短视频、微短剧相比,电影艺术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如何以艺术性、思想性彰显大银幕的魅力,这些问题却不能不让人深思。
撤档的两部影片虽然都声称会在撤档后择机再次与观众见面,但它们的前景并不让人看好。
许多人都有疑问:明明知道风格和春节档的基调并不算契合,这两部电影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挤进来?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无非是为了在热门档期里分一杯羹,其中不无“赌一把”的心理。这或许也能描绘出当下电影市场一种值得关注和担忧的现象——热门档期的电影往往能赚得盆满钵满,而非热门档期里的影院时常会出现门可罗雀的景象。
电影市场的“档期依赖症”,当然不仅限于春节档。对此业内一直有呼吁:能不能把资源平均分配在各个时期,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选择?然而,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为什么只有热门档期才会有观影热潮的出现?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观众购票进入影院的意愿并不高。为什么大家的热情降低了?因为真正值得人们主动掏钱买票的作品不够多。为什么这样的作品变得稀缺了?因为很多创作者正在盘算怎么吸引流量和热度成为爆款。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其实方法也并不复杂,那就是拿出形式新颖、质量过硬、思想深刻的作品来。这里倒可以举两部电视剧的例子:《漫长的季节》和《繁花》都没有在与观众见面前进行过多的宣传和炒作,在播放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场外因素”的加持,但它们同样在口碑和收视率上获得了双丰收。
我们有理由为春节档电影的票房成绩感到欣喜,也不应忽视其中的问题。无论如何,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不能不讲票房,但也不能只有票房。因此,应该用协同共创的生态思维替代利益割据的竞争思维,用电影市场的大盘增长替代热门档期内的爆发式繁荣,用心无旁骛、全情投入的创作态度替代揣测大众趣味的投机心理,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