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学形式可以多变,但现实主义不死 | 肖洛霍夫逝世40周年

2024-02-21 18: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Михаил А Шолохов;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十月》杂志上发表,1939年肖洛霍夫获得列宁勋章,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1960年获得列宁文学奖金,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1984年2月21日因病去世。

今天是肖洛霍夫逝世40周年纪念日。

肖洛霍夫是现实主义大师,他写出了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品——《静静的顿河》。但也正是在肖洛霍夫生活的时代,现实主义文学受到挑战和质疑,先锋文学崭露锋芒。肖洛霍夫坚定站在现实主义阵营,并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发表了关于现实主义的演讲。当下国内兴起了城市文学、悬疑文学、科幻文学等热潮,“新小说革命”引起轰动,每个时代都有关于文学的讨论,但现实主义长盛不衰。

在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的讲话

文 | 肖洛霍夫

在这个隆重的会议上,我认为再一次向授予我诺贝尔奖金的瑞典皇家学院表示感谢,是我愉快的职责。

我曾经有机会公开地表示过,这件事之所以使我感到满意,不仅仅是因为我在职业方面的成就和我作为一个文家学所固有的特点,得到国际上的公认,我还为这一奖金决定授予一个苏联俄罗斯作家而感到自豪。

我在这里代表着我的祖国的庞大的作家队伍。

电影《静静的顿河》剧照

我已经说过,这一奖金是对长篇小说体裁的一种间接的肯定,这一点也同样使我满意。

凭良心说,在最近一段时间,常常可以听到和读到一些使我惊奇的言论,这些言论把长篇小说的形式宣布为过时的、不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形式。然而正是长篇小说才提供了一种最全面地概括现实世界的可能性,并将自己对它的态度、对它的迫切课题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同道者们的态度映照出来。

长篇小说,可以说最有条件深刻地认识我们周围的巨大生活,而不适合把自己的小“我”当作世界中心来表现。这种体裁按其本质来说,是艺术家现实主义者的最广阔的基地。

电影《静静的顿河》剧照

艺术中许多新流派都在摒弃现实主义,理由是它仿佛已经不再适用了。我不怕有人指责我保守,现在我声明,作为现实主义艺术的坚定的信徒,我坚持相反的观点。

现在人们经常谈论所谓文学的先锋派,并把它理解为主要是形式方面的最时髦的实验。照我看来,真正的先锋是那些在自己的作品中揭示新的、决定本世纪生活特征的内容的艺术家们。整个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都有赖于过去的大师们的艺术经验。但是它们在自己的发展中获得了本质上新的、深刻的现代特征。

我所说的现实主义,包含着革新生活、改造生活、使之造福于人的思想。自然我所说的现实主义,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所表现的世界观,与消极旁观、脱离现实互不相容,但却号召为人类进步而斗争,并且提供一种可能性,以便达到切合千百万人心愿的目标,给他们照亮斗争的道路。

电影《静静的顿河》海报

人类并不是像飞出地球引力之外的宇航员那样,被分割成一个个在失重状态下漂浮着的单独的个人和个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服从地球的法则,正如福音书上说的,我们的日子充满了事件、操劳和需要,还有对美好明天的希望。地球的广大居民阶层为一致的意愿所激动,生活在共同的利益中,这些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联合,而不是分裂。

这是劳动的人们,是用自己的手和脑创造一切的人们。我属于那样一些作家之列,他们把不受任何拘束地用自己的笔为劳动人民服务,看作是自己的崇高荣誉和崇高自由。

由此产生出一切。由此得出关于我作为一个苏联作家,考虑一个艺术家在当代世界上的地位如何的结论。

我们生活在不平静的年代,但是地球上没有一个民族希望战争。存在着把整个整个的民族抛进战火的力量。战争的灰烬,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不到边际的废墟的灰烬,怎能不敲打作家的心房呢?一个正直的作家,怎能不反对那些妄图让人类自我毁灭的人呢?

一个不认为自己像是被拥到奥林匹斯山上、凌驾于各种敌对势力搏斗之上、对人间的疾苦漠不关心的神灵,而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人类的一个小分子的艺术家,他的使命是什么?他的任务是怎样的呢?

正直地同读者谈话,向人们说出真理——有时是严峻的、但永远是勇敢的真理,在人类心灵中坚定对于未来的信念和对于自己能够建成这一未来的力量的信念。要做一名争取全世界和平的斗士,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在它所能达到的一切地方培养这样的斗士。要把人们联合在他们追求进步的自然的和高尚的意向之中,艺术具有影响人的智慧和心灵的强大力量。我想,那种把这一力量运用于创造人们灵魂中的美和造福于人类的人,才有权称之为艺术家。

电影《静静的顿河》剧照

我的祖国的人民在自己历史的道路上,并不是沿着平坦的道路前进的。这是生活的开创者和先驱者们的道路。我作为一个作家,过去和现在都把这一点看作自己的任务,即以我过去写作的和现在要写的一切,贡献给这样的人民——劳动者、建设者的和英雄,他们不攻击任何人,而且总是善于保持尊严地捍卫他们所创造的东西,捍卫自己的自由和荣誉,以及捍卫他们按照本身的选择为自己建设未来的权利。

我愿我的书能够帮助人们变得更好些,心灵更纯洁,唤起对人的爱,唤起积极为人道主义和人类进步的理想而斗争的意向。如果我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

我感谢这个大厅里的所有的人,感谢因诺贝尔奖向我表示欢迎和祝贺的所有的人。

THE END

原标题:《文学形式可以多变,但现实主义不死 | 肖洛霍夫逝世40周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