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见微|春梅
【编者按】
见微知著。
中国人坚韧不拔的信念、克服困难时的坚韧,都深耕于中国人的生活细部。龙年春节到来之际,澎湃新闻记者沉下身、静下心,深入到中国社会的真实生活之中,发掘沉潜于民间虽百折而不挠的信念与意志。
这些来自生活细部的故事结集成“见微”专题。今天讲述的是,酒店服务员春梅的故事。
早春仍有料峭,风还是冷的,但空气中却带着一丝冰雪要开化的气息。
因地处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张家口的冬天离开的总会晚一些。春梅的家在张家口东南部某个县城,因当地盛产葡萄,栽培葡萄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一千多年以前,是全国出了名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县城以“葡萄酒之乡”著称,每年的八、九月份县里都会举办一场葡萄酒节。
早几年葡萄酒节并没什么人关注,晚上的歌舞表演,大多会要求当地各单位安排人去观看。后面随着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场夏夜的演出,开始收进场门票。当时如果谁家有在政府工作的亲戚,总能要到免费的门票。印象中,那个夏日的夜晚,小县城里的人大都异常激动,早早吃了晚饭,拖家带口的往表演场地赶,为的是先进场,占个好位置。
烤羊肉串的、卖气球的、卖雪糕的,各种摊位争抢摆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小孩子被父亲抗在肩上,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的手,被妈妈紧紧攥着,担心一不小心被人流冲散了。
那是十多年前的县城,那时候春梅还只是个20多岁的姑娘。现在,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老大是儿子,老二是个女儿,两个孩子年龄差了9岁。我问春梅生老二是不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变了,她回答,“跟那没关系,我们是村里的,不受这个影响。”
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春梅早早就出来打工了。小小的县城里,可供她挑选的工作并不多,服务行业门槛比较低,春梅大多时候会去饭店应聘服务员。她前前后后待过很多家饭店,有大饭店,也有小饭店。
如今38岁的春梅在县里一家大饭店做服务员。这几年,县城里越来越流行除夕夜到饭店吃年夜饭。春梅工作的饭店规定,今年除夕到初八,服务员都不放假,需要接待到店吃饭的客人,年后才能调休。
除夕晚上,饭店二楼十多个包厢,坐满了团聚的家庭。春梅负责给两个包厢的客人点菜、上菜。她穿着靛蓝色的工作服,领口系着条纹丝巾,因为瘦,工作服穿在她身上有点晃。
每上一道菜,她都会操着不太规范的普通话报一下菜名,年夜饭很丰盛,有烤鸡,有蒸鱼,有炙羊肉,有炖牛肉......除夕夜,春梅来来回回忙活在两个包厢之间。菜上齐了,她候在茶水间休息。窗户外面时不时传来烟花炸裂的声音,客人循着声音往窗外望。
茶水间很小,没有窗户,春梅倚在大理石长桌旁,用手机回信息。略显昏暗的茶水间,手机屏幕的光照亮了她的脸。那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呢,仿佛已衰老,但又很年轻。细削的脸颊上,颧骨有点突出,两腮的肉不多,嘴巴和眼睛都是细长的。皮肤看着紧致,但眉眼、嘴角处却有皱纹。眼见有客人走进来要添茶水,春梅急忙把手机放进裤兜。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一晚上也没停。
春梅向我透露她的小心思,如果客人能早点走,她们就能早点回家。当然,如果客人不走,也不能撵,只能一直等着。除夕晚上,春梅的运气挺好,两个包间的客人,都早早吃完年夜饭回家了。剩下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清理掉桌上的残羹冷食,把用过的餐具收走,再换上干净的餐具。做这些工作,春梅很在行。
离开饭店前,我和她说再见,她羞涩地冲我点了点头,亮亮的眼睛里透着笑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