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智库思维”丨 高明勇调研笔记033

2024-02-20 17: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高明勇 | 政邦智库理事长

那三年结束以后,与外界的交往一下子多了起来,过去的一年,我带队调研、参加会议、培训授课、策划活动……连轴转,忙碌的罅隙,也发现关于智库认知的两个“出乎意料”:

第一个“出乎意料”,是原来还有不少人不知道“智库”是干什么的,甚至有些人没听说过“智库”。

另一个“出乎意料”,是不少人一直以为“智库”就是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中央政策,谈论国际关系,与个人生活没什么关系。

不过,细想一下,也很正常。一来智库不像媒体,并非面向大众,更多的是定向服务,精准服务,定制服务,直接为机构服务,间接为大众服务;二来,就智库的发展来看,进入“快车道”也是最近十年左右的事情,距离所谓的“思想市场”还任重道远,智库的产品与服务更多的还是对接“组织”,很少直接连接个人。

尽管如此,从趋势看,智库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肯定会越来越活跃,也会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前不久,去杭州出差调研,期间,拜访了一位我所尊敬的出版人。谈话间,她忙着用手机沟通。她解释说,请一位朋友帮忙,开车给自己家乡的村子送了十六箱藏书,她在沟通具体对接事宜。

这件事情我比较感兴趣,就多聊了几句。一年前,我和北京三元的首席科学家陈历俊博士交流,他也谈到自己家里的藏书巨多,想捐出一部分,让我给出个主意,如何才能让这些书发挥更大作用?

四年前,我去陈平原、夏晓虹两位老师家里拜访,看到他们的藏书铺天盖地,他们也在考虑,如何给家乡、母校捐赠一部分藏书。

十几年前,我在撰写《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的时候,得知侯仁之先生和夫人张玮瑛女士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他们的私人藏书(包括地图、期刊和资料等),设立了“侯仁之图书馆”。这也是一种处理私人藏书的方式。

这既是“一件事”,更是“一类事”。包括身边的一些读书人朋友,都会先后面临这个问题,私人藏书如果有意捐出,如何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我也给朋友们出了不少“点子”,建议大家用“智库思维”去做这个事情。

朋友说,你这几年做智库风生水起,用你说的“智库思维”,有什么高见?

什么是“智库思维”?不少研究者也提到这个问题,见解五花八门:战略思维、理论思维、政策思维、辩证思维、数据思维、国际思维、聚焦思维、实践思维……这些都有其道理,但是,对个人而言呢?对日常生活而言呢?我的理解是:

“智库思维”,首先在决策思维。智库,也称思想库,本为决策服务,提供决策咨询,决策思维应成为第一思维。一件事情,该不该做,要不要做,能不能做,如何定向,如何定位,如何定义,都属决策范畴。“决策”,不仅仅是具体的机构与岗位,更是抽象意义的决策科学。其核心价值体现在思想力,而思想力则表现为决策力。一般认为,智库排名有几个重要组成因素,决策影响力、舆论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专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等,“决策影响力”处于首要位置。

“智库思维”,核心在谋略思维。为决策服务,有时候是建言献策,咨政辅政;有时候是把脉现状,发现症结;有时候是预测趋势,预期管理;有时候是解决问题,提供方案。凡此种种,都要远筹谋划,策划设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各有考量;上等策、中等策、下等策,皆有思虑。

“智库思维”,关键在有效思维。智库的介入,并非仅仅是提提意见而已,如果想要真正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就要从“效果”入手,从“目标”倒推方法,从“效果”倒逼管理,置身事内,置身现场,直面问题,深挖痛点,向问题寻找答案,向实践寻求效果。

基于“智库思维”,我给朋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捐赠私人藏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一次性捐赠还是连续性捐赠?是一个人捐赠还是计划发动更多人捐赠?接受捐赠的单位如何对接,如何保管,如何利用?受赠点是否有阅读氛围基础,如果有,如何融入?如果没有,如何引导?这个图书室如何运营?相关费用、相关人员从何而来?如何吸纳志愿者参与?基于图书室,是否可以拓展一系列文化活动?等等。

总之,智库应用无所不在,智库思维不所不包。如何规范(比如如何签署捐赠协议)、如何运营管理、如何有效合作、如何持续推进,都可用“智库思维”去思考。

“智库”没有那么玄乎,“智库思维”也没有那么复杂,适时导入“智库思维”,也能给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启示与借鉴。(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