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丨人生路上,学会下山

济思言
2024-02-20 21:2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假期里随家人去周边游玩观光,沿途看见连片的山脉,老的小的一致兴致勃勃提出要爬山。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五,财神爷带着冬日里不常有的骄阳一道打卡上班,烘托得气温创下同期新高。

上山路上,每个人的棉毛衫都沾满了汗,只得用体温蒸发掉些“湿哒哒”的粘身感,不过带着一股子征服尖峰的豪情,大家一面欣赏山间美景,一面迎难而上、一鼓作气冲上了山顶。这大概就是上山的魅力所在。与之相比,下山好像就平淡许多,不仅肾上腺素的分泌效应开始减退,显出了疲劳感,而且回家后膝盖、小腿肚还要额外酸痛两三天。

大概也正因此,下山向来显得不够朝气、不够阳光,也就素不为旅客和探险者们所喜。比如,坊间从来只流传勇攀珠峰的英雄传奇,从没有听过下珠峰的惊险故事。但在这新的一年开头,唯是大家普遍这样想,似倒更衬出“学会下山”的必要和价值。

思想上,请正确认识下山。可别只把下山看作是负面的代名词,下山实际上是上山的延续。飞机不在于飞得多高多远,关键在于平稳着陆。下不了山,那所有上山的努力都会变成反向功,上山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犹如今年春节期间游客去海南,回程却遇到了出岛难,海岛游的欢愉多少被离岛焦虑冲淡了些。

下山有时更是上山的重要部分。设想一个人,他想登上群山的最高点。因为山路上下起伏的自然特性,他在朝着最高点行进的途中不得不有些“抑扬顿挫”。也就是说,得先爬上一个较低的山峰,然后走一段平路甚至下山;再爬上旁边更高的山峰,再走一段平路甚至下山。以此类推,经历上山-下山的循环往复才能到达最高峰。

不正确认识下山,以为永远朝着最高点单方向移动,一定会到达更高的位置,看来很难不违反“事物螺旋上升”的真谛。

行为上,请善于“hold”住下山。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看,之所以“上山容易下山难”,就是因为下山对大腿、小腿和臀部肌肉控制身体的要求更高。所以为了“下好山”,必须掌握一些小技巧。比如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最好是平时就注重健身、锻炼肌群。若没有这个基础,临阵磨磨枪做点拉伸,总也是好的。

仅这一点,就和“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不谋而合,比如记得减轻负重,学会借助外力。在山顶记得把随身携带的食物转化为自身的能量,下山时记得戴上护膝、用好登山杖。

这不就是取“把有利因素尽可能搞得多多的,把不利影响尽可能搞得少少的”意思么?

心态上,请积极面对下山。学过微积分的朋友都知道,函数最高点的导数为零,图像到了最高点后只能下降,恰如“月盈之时就是月亏之始”。但说忘却也好,或许是不愿直面也罢,面对下山,人们往往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回避这些警句。

这时候,不妨看看从山顶流下的溪流:她时而聚合成瀑布喷涌而下,其艳丽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但瀑布过后,她只是沿着山路,缓缓流淌,静待着下一次的积势成瀑。

所以,下山时不要彷徨,更不必焦虑。这就是一种自然规律,经历瀑布的高光,之后必然是更长时间的涓涓细流;下山时不要懈怠,更应该谨慎。不妨有意识调整步伐、放慢速度,一面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一面仰头看路、欣赏美景,说不定在越崎岖的下山路上,越能窥见寻常时候不易发现的奇妙际遇。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