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什么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全社会广泛参与?
【中国绿发会讯】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 人类活动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IPCC第四次综合评估报告指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行动刻不容缓;能否减小全球变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投资[1]。目前,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化前的277ppm增加到了414.71 ppm,其中化石二氧化碳的排放占所有人为二氧化碳来源的近87%,在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我国主动承担起国际责任,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双碳”目标,摸清全部门碳源汇通量是重要环节之一。有专家从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时间和空间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等角度详细阐述了我国碳源汇现状。
1.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速度有所减缓。第一阶段从1980年延长到2000年适度增长,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增长率分别4.63% a−1和2.59% a−1;2001年至2009年,化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快速增加,增长率为9.02% a−1;2010年至2020年缓慢增长,增长率为3.00% a−1。但202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增加了11.31%,达12.77 Gt CO2 a−1 [3]。
图1. 能源(a)、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b))、废弃物部门(c)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变化
(来源: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3.11.016.)
2.31个被调查省份的能源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存在较大差异。在2010-2021年期间,规模最大的8个二氧化碳排放省占全国所有排放量的50%以上,而排放量最低的8个省仅占7.82% [3]。
另外,各省份IPPU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存在较大差异。山东是IPPU行业最大的排放省。IPPU排放量最大的9个省占我国全国IPPU排放量的50%以上,最低的9个省仅占我国全国IPPU排放量的9.34%左右[3]。
图2.省级和其他行政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能源(a)、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b)
(本次调查未使用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数据。)
(来源: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3.11.016.)
3.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水平不断提高。受益于生态项目,2010-2021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平均达到1.65 Gt CO2 a−1,几乎是上世纪80年代碳汇的15.81倍 [3]。
4.我国近一半行政区的陆地碳汇抵消量不到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10%。平均而言,2010-2021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抵消了14.69% ± 2.49%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我国西藏和青海这两个省级行政区可能已经实现了碳中和 [3]。
图3.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抵消能源和产品使用部门以及工业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百分比(长期趋势(a);2010年至2021年31个省份的平均百分比(b))
(来源: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3.11.016.)
总体来说,我国碳排放量仍保持较高水平,能源和工业生产及产品使用对我国碳排放贡献占比较大。另外,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依然与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任务依然艰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建议加大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民参与,做到不侵占、不破坏、不干扰;加快推动企业节能减排设备和技术更新,激励企业优选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鼓励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能源,让“绿色低碳”成为时尚风标!
参考文献:
[1]秦大河 罗勇 陈振林 任贾文 沈永平.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3(06): 311-314.
[2]P. Friedlingstein, M.W. Jones, M. O’Sullivan, et al.Global carbon budget 2021.Earth Syst Sci Data, 2022,14:1917-2005
[3]Xiaosheng Xia, Peiyang Ren, Xuhui Wang, et al.The carbon budget of China: 1980–2021.Science Bulletin,2024,69(1):114-124.
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3.11.016.
文/蓝天 审/赵玉萍 编/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