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76处!庆元地名里的“龙”!

2024-02-15 19: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

以“龙”字命名的地名

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吉祥的期盼向往

龙年春节来了

庆元

多少地名中有“龙”出没?

据庆元县民政局统计

庆元共有76处

没想到吧!

你知道几个?

第一个,你肯定听过!

石龙山

吴海斌 摄

如龙桥

叶卫周 摄

龙山

沈亮 摄

龙头山

庆元这么多地方取“龙”为名有什么讲究?

请看陈永生先生为我们解读

(摘登)

陈永生

2024年,农历甲辰年,即龙年。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俗话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全国带“龙”字的地名,数不胜数,如省市级地名“黑龙江”“福建龙岩市”等;县级地名不少,如“浙江龙泉、龙游”“福建龙海”“山东龙口”“吉林龙井、和龙”“广东龙门、龙川”“广西龙胜、龙州”“云南云龙、马龙”等;区、乡(镇)、村级地名更多,如“龙湾”“龙城”“龙港”“龙潭”“龙凤”“龙沙”“龙文”等。我地理知识欠缺,挂一漏万。

其实,就一个小小的庆元县而言,带“龙”的地名也有很多,这里列举几个地名、桥名,谈谈我的粗浅理解。

石龙山,《方舆纪要》卷94记载:石龙山在“县治西。蜿蜒如龙”。明朝叶祥曾经在石龙山下的石龙寺讲学时,写有诗文《石龙山》,开头和结尾分别写到:“石龙何蹲踞,不飞天上去。一口汲龟川,吟卧薰峰边。”“龙头明月小,龙尾烟云绕。”把石龙写得活活泼泼,真真切切。

石龙山,坐落于县城西北松源河畔,主峰海拔597米,因山形似龙而得名,“石龙烟净”为“濛洲八景”之一。如今,石龙山·龙山公园绿道建成,成为市民登高望远、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山上绿树成荫,亭台错落,鸟语花香,烟雾缭绕,可谓游览胜地。知县黄焕曾著有《登石龙山》赞曰:“濛洲碧水戏龙鳞,百里槎溪月异新。镌刻摩崖烟净藏,精雕檐角咏归珍。绵绵细雨催花谢,阵阵轻风拂草尘。夕照杜鹃红似火,斜阳暮色觅君身。”

由石龙山而衍生出来的地名如龙珠湾、石龙潭、石龙街、龙洲路、石龙社区、翔龙隧道等等,皆颇具地方特色。

龙溪乡,地处庆元县南部偏东,东、南与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政和县澄源乡相邻,西与举水乡接壤,北、东北与岭头乡毗连。

龙溪乡,明代时期,属松源乡招贤里。清代时期,属松源乡一都(上管)。解放后,由于当时的丽水地区有两个名叫“西溪”的乡镇,为了方便区别,1984年1月,把庆元县的西溪乡改称为龙溪乡。

为什么会改为龙溪乡呢?据说是因南峰著名的三级龙井瀑布之水流入西溪境内,更重要的是“龙”是吉祥物,是祥瑞和吉兆的象征,可以用来祈求丰收、平安、幸福等;“龙”在中国古代是皇帝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贵,现在是“人民”的代表,用于政府名称很合适;龙也是文化与智慧的象征,与文人雅士、茶香文化等紧密相关,期盼未来更能全面发展;龙更能代表着精神与气概,是勇气、坚强、奋斗、不屈不挠的象征。所以,一致认为改为“龙溪乡”恰到好处。

龙岩村,因村后山岩起伏绵延,形状酷似龙而得名。宋朝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一词:“石龙舞罢松风晓,唤起湘累歌未了。”

龙岩村,地处百山祖东麓,东靠景宁英川镇,北连龙泉龙南乡,南邻本乡枫坪村,西与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接壤,属于龙、庆、景三县交叉之地。

1957年5月原属龙泉县建兴乡的龙岩村划给庆元县管辖,1958年龙泉、庆元并县时划入斋郎公社,称兴龙生产队,1961年称兴龙大队,197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庆元县建制,龙岩村同时回归庆元县怀抱。距县城72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34公里,县道兰荒线贯穿龙岩村中。

龙岩村是香菇始祖吴三公的故里,香菇发源地。1989年9月,联合国专家、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来庆元考察,挥笔题词:“香菇之源”。1993年5月,海峡两岸菇业联谊会台湾首席代表赖敏男博士,专程到龙岩村吴三公祠,瞻仰祭拜吴三公,称吴三公是“中华香菇之神”。1994年11月国际研讨会期间,张树庭教授特别会见龙岩村菇民代表,并为吴三公祠题词:“香菇之祖”。2019年4月,龙岩村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龙岩村三委为了“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成功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出巨大贡献。他们弘扬香菇文化,以香菇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在村里建有吴三公祠、香菇文化展览馆、香菇文化碑廊、吴三公纪念亭、旧菇寮旧址开发等旅游景点,推动了龙岩村的旅游发展,从中也不断提高了龙岩村知名度。

龙头山,又称鸾峰山、鸾头山,犹如巨龙昂首欲飞而得名。是浙江省龙泉、庆元和福建省松溪、浦城四县市的界山,可谓“一山连四县,半步跨两省”。顶峰海拔1348.9米。假如用弧线连接龙泉、庆元、松溪、浦城四座县城,其形状酷似彩蝶,龙头山则恰是蝶头,颇为神奇。古时候,四县民间曾流传着“除了皇帝无大官,除了龙头无大山”的说法。1999年,国务院在山顶竖立了第8号浙江、福建两省石界碑。

据古《松溪县志》载:“延亘二百余里,传有飞仙乘白鸾栖其上,上有石坛,坛东有龙穴。”清《庆元县志》称:“山峰峭立,为浙闽诸山之源。”龙头山雄居群山之首,山脉绵延,整个山顶部,起伏平缓,四周边缘,峭立陡峻,三处山峰,呈锥形弧峰,三条大道,从北(龙泉)、西(松溪)、南(庆元)三个方向通山顶,三眼泉井,分属三县所辖,潺潺流水从山顶处流向四方。

龙头山还是瓯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从东北麓流经汤源村汇入龙泉溪,注入瓯江;从东南麓流经官良田村,从西北麓流经西洋村,从西南麓流经源头村,这三条支流汇入松溪,注入闽江。作为一方名山胜境,龙头山有许多古老的传说。传说古代有仙人在此植笋成竹、养鹭鸶、送飞鹰、养骏马等,而留下石笋、观台柱、鹭鸶岩、使君岩、托人柱、老鹰嘴等众多景点。我游览龙头山时,曾写下《蝶恋花·龙头山》:

四月柔风鸣步履,路入云端,看映山红媚。

一抹斜阳红欲缀。数声梵呗波心慰。

四县风光凝望外,似镜如霞,激浪龙头帔。

九曲清流山叠翠。十围翠竹风吹醉。

龙庆桥,曾用名济川、通福、寿川,位于龙泉、庆元两县交界处,横跨于瓯江上游梅溪之上,东踞龙泉小梅镇,西峙庆元黄田镇曹岭村,是一座历经沧桑而情怀不改的古廊桥。

1920年,曾经龙庆两县合资重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还为其题写“龙庆桥”匾额。龙庆桥附近商行密集,过往客商络绎不绝,“不惟是龙庆二县之孔道,且为二浙、八闽水陆交通之要津”。1949年5月中旬,龙庆桥又毁于兵火。2011年,两地群众再次重建此桥,增进龙庆两县人民的友谊。

位于月山村的如龙桥,是一座木拱廊桥,是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横跨于举溪,呈南北走向,因其态势与后山脊的古松林依稀相连,桥似龙首下倾,故名,始建于何年已无从考证,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重修。桥内由数根粗大圆木纵横组合铆接而成,形成架设廊屋的拱骨平面。全长28.20米,面阔6.00米,净跨19.50米,拱高6.80米,外观呈八字型,上盖廊屋9间,以木板铺垫,两次间设有木凳供行人小憩。桥北端建钟楼一座,南端设桥亭,桥中间设神龛,旧时为祀奉大禹神之所,两端置阁楼,桥中悬挂“如龙桥”匾额一块,“如龙桥”三字遒劲有力,相传为七岁幼童吴之球所书,当心间随脊枋上有“明天启五年岁在乙丑四月十二月乙丑谷良旦吴门从新修造”二十五字墨书题记。如龙桥结构复杂,工艺精湛,功能完备,建筑上颇具宋代遗风,是我国现存木拱廊桥中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目前在国内已十分少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官塘乡横坑村有一著名景点为“双龙戏珠”。2018年,我曾经为其语音导览系统写过这样一段解说词,现在扫二维码依然清晰可听:

欢迎各位来到“双龙戏珠”观景台,请看左边,可以清晰地看见“双龙戏珠”的全景。看见没有?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从上到下的两条山脉,就像两条巨龙,一雄一雌,伸向两边的就是龙爪,对面圆圆的小山包便是龙珠。“临台四眺沐和风,九叠云屏似未穷。远翠盈眸消万绪,盘珠聚宝蹈双龙。澄清朗日流金凤,寂静长空隐玉虹。此处腾文藏耀景,横坑不与八方同。”

“双龙戏珠”是中国传统文化图腾之一,是平安长寿的象征,代表着吉祥。这里有一个凄美的传说故事:横坑的村后“燕窝岘”山里的龙井住着两条龙,负责管理人间雨水,有一年天旱却怠工不肯行雨,惹怒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便用龙珠“抢珠”的激将法,将它们引诱出来降雨缓解旱情,结果却让两条龙永远留在横坑,以示惩戒。

有“双龙戏珠”藏头诗为证:

双岗气势状如龙,龙脉风生白鹤峰。

戏谑抢珠成故事,珠光耀彩富三农。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象征着威严,也象征着吉祥。庆元带龙字的地名,短短的一篇文章说不清道不尽。屏都街道的龙缺角,村尾有岩山拔地而峭起,高40余米,水流至此转东而去。祖先称水为龙,山为角,而龙有两角,尚缺一角,因而叫“龙缺角”,颇有趣味。竹口镇有陈龙溪村、龙口村,岭头有龙源村,龙溪乡有栖龙桥,青竹村有龙岗风景点,等等,总而言之,凡是带龙字的地名、桥名、景点名,都寄托着老百姓美好的祝福和愿景。

这么多“龙出没”

你都打卡过几处?

一起看看吧

你还知道庆元有哪些“卧虎藏龙”的地方吗?

欢迎补充!

这个春节假期

我们一起开启一场寻“龙”之旅吧!

原标题:《76处!庆元地名里的“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