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嘉峪关文化中的龙

2024-02-10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兔恋碧草归山去,龙膺蓝波蹈水来。

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古人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每七宿为一组。其中,“东方苍龙”包含的七宿,连起来的形状就像一条龙。在古人的认知中,龙掌管着降雨,决定着农耕收成,是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象征着吉祥、喜庆、团结、进取和腾飞。对每一个中华儿女来说,龙的形象不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中国人被全世界称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中国也被称为“龙的国度”。

凝视中华大地,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它跨崇山、越峻岭、穿草原、过沙漠、经绝壁,起伏盘旋、奔腾飞舞,举世瞩目!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这里,戈壁与雪山相互映衬,峡谷与流泉共存共生。长城似游龙、岩画像史书、古墓如繁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里自然也少不了龙的形象。

魏晋古墓里的“龙”

墓葬里四神兽地砖

嘉峪关魏晋墓六号墓门楼残高4.25米,由五层拱券结构和十层精美的砖雕砖画组成。门楼第三层中间为高举双臂、身体弯曲的托梁力士,夸张的造型和动作寓意着门楼的沉重和高大。托梁力士两侧各有一砖雕龙头。在距离六号墓不远处的七号墓墓门中同样也有龙头砖雕。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在古代农耕为主的社会里,龙是风调雨顺的象征。在这里更是代表着墓主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希冀。

进入前室,会发现墓室四周都有突出的两层砖制结构。因为整个墓室是仿照墓主人生前居住的木质楼阁修建的,所以这两层砖制结构象征楼阁的屋檐,在砖的背面和侧面分别涂有黑色线条、黑色圆点,代表的则是屋檐上的椽子和椽头。顺着这两层砖制结构往上看,在墓室的四角处各有一块突出来的龙首造型砖,龙头张嘴瞪眼,造型逼真灵动、极具美感。此处的龙首造型砖是代表木质楼阁屋顶上的脊兽。

而在目前已发掘的众多墓葬里,共发现六种不同形制的地砖,其中一种是“四神兽”造型,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三辅黄图》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其中青龙为东方之神。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四神兽造型砖也体现了墓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

此外,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棺板画上,有许多都绘有“伏羲女娲”的形象。龙的起源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有关。《补史记·三皇本纪》中记载伏羲“蛇首人身,有圣德”。《拾遗记》描述伏羲出生时的样貌,就是后世传说中龙的形象。也就是说,伏羲与龙有紧密关系,中华民族对伏羲的崇尚就包含了对龙的崇拜。

棺板画1971 年出土于嘉峪关新城镇魏晋古墓中,长 290 厘米,宽 60 厘米,棺板内侧绘“人首蛇身”图案,是中国古代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形象。伏羲手执金乌象征太阳,女娲手执蟾蜍象征月亮,人首蛇身,代表着古代劳动人民对于人和生命起源的认识。伏羲女娲图也代表了“生殖崇拜,子孙延绵”之意。《白虎通义·封禅》中有:“必九尾者何?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提到了尾部有如子宫一样,是具有生殖繁育功能的部位。古人注重子孙延绵传承,墓葬中的伏羲女娲交尾图,既代表了逝者如伏羲女娲一样是一个家庭“人祖”,生育的儿女也是龙虎之辈,另外还包含为后世子孙祈福,盼望多子多孙的思想。

汉唐时期,道教盛行,古人相信人死后有灵。古人认为伏羲女娲是创生万物的始祖,在冥冥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可以祖先保佑灵魂,安享极乐。因此东汉至魏晋时期,墓葬中出现了大量与伏羲女娲相关的图案,用绘制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图的形式来崇拜伏羲女娲为人类作出的丰功伟绩。

除此之外,棺板上还绘了很多形似于龙的动物和云气纹,营造出轻盈云气之中,群龙腾飞的景象。可见,从古至今,对“龙”的崇拜和信仰,都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里。

嘉峪关长城中的“龙”

关城楼阁上的鸱吻砖雕

嘉峪关始建于65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征西大将军冯胜立于嘉峪山前,慧眼如炬,选中了嘉峪塬上建关筑城。嘉峪关并非一座孤城,它南北两侧长达15公里的明墙和暗壁连成一线,南跨戈壁直抵讨赖河大峡谷,北攀起伏山地到达黑山山脊。如一条游龙横亘于巍巍祁连与黑山之间,“拒劲敌于边墙之外,固邦国于危难之秋”。

当人们穿行于重城并守的关城里,不难发现,屋脊上、楼檐处,到处都有龙的身影。

位于嘉峪关关城中轴线上的光华楼、柔远楼、嘉峪关楼和文昌阁四座楼阁的正脊两端都装有鸱吻(也称螭吻、鸱尾)造型的砖雕,不仅美观精巧,也体现了汉代以来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的脊饰上形成龙的形态,故称“龙吻”。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据北宋吴楚原《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

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能避火灾。此外,在关城上其他的附属建筑的正脊处则装有龙首造型的砖雕,所有楼阁的檐角处均装有龙首瓦。

这类吻兽在建筑上还有其他特殊功能,正脊和檐角是殿顶两坡的交汇点,雨水从交汇点的缝隙容易渗入。吻兽在此起到严密封固瓦垄,使脊垄既稳固又不渗水。清式殿堂建筑(嘉峪关关城的楼阁样式是清代维修之后定型的),不论是庑殿顶还是歇山式建筑的房脊之上,都把建筑的功能与艺术造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起到建筑艺术中的完美和谐的统一。在等级森严的古代,这种建筑形式常用于宫殿、寺庙一类的皇家建筑,是中轴线建筑最常采用的形式。嘉峪关关城既有中轴线对称的布局特点,主体楼阁又是等级较高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自然少不了吻兽的装点。

让我们再来走进关帝庙中看一看!忠勇的“文武圣神”——关老爷,又和龙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只见“刀房”中,那把寒光闪闪的青龙偃月刀上,刀柄两侧更是各镶有一条正欲腾飞的青龙!当目光注视这把刀,似乎听见了战马的嘶鸣和低沉的号角,看见了关圣帝君手提大刀,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场面。所谓的“宝刀配英雄”正是如此吧!

讨赖河畔“中华龙林”

讨赖河畔“中华龙林”

龙年来临之际,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墩台——长城第一墩东侧的戈壁滩上,由许多红柳、沙枣树组合而成的目前地球表面最大的汉字——“龙”,气势磅礴、傲然挺立。这里被称为“中华龙林”,是一个“龙”字形的种植带。

1999年12月31日,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凤凰卫视、北大资源集团、旅日华侨艺术家常嘉煌共同举办了举世瞩目的“中华龙林”启动仪式。

在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东面的平坦戈壁上,先是用墨汁描绘巨形“龙”字。字形采用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草书作品,字长1000米、宽800米,笔画宽40米,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这是目前地球表面最大的汉字。

2000年2月,千禧龙年到来之际,沿着墨汁描绘的“龙”字,摆满了古代燃放烽火所用的柴薪。夜幕降临,点燃柴薪,一瞬间,一条形象逼真、火光闪耀的“火龙”在戈壁上腾空而起,那个场景被称作“雄关烽火绘巨龙”。

春天,又沿着“龙”字的笔画,开挖树沟,字边种植红柳,中间植沙枣树。在荒芜的戈壁上形成一条“绿龙”。从高空观览,绿色巨“龙”蔚为壮观,装点着长城脚下的戈壁大漠。如今这片由红柳镶边的128800平方米的沙枣林区依然枝繁叶茂、顽强生长。

在素有“万年雪原”之称的祁连山下,龙年诞生的“中华龙林”与巍巍雄关和险峻的讨赖河大峡谷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它是人类首次大规模将艺术品与生态林带组合在地面上,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

黑山岩画里的“小龙”

黑山岩画动物图

“蛇”被称为“小龙”。我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元素“龙”,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取材于蛇。首先,从外表上分析,龙体态悠长,可弯转盘旋,浑身覆盖着华美的鳞片,这些也是蛇的特征。《史记》中则对龙蛇有这样一句描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这里的“文”其实就是“纹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龙由蛇转变而来,身上的花纹也继承自蛇的鳞片。”《抱朴子》中说:“由自然而然的天生之龙,也有蛇不断修行化身为龙。”《述异记》也说道:“蛇经过五百年的修行变成蛟,而蛟再经过五百年的修行化身为龙。”这种由蛇成龙的励志“逆袭故事”,也融入了中华民族不懈追求、修成正果的传统意识和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位于嘉峪关关城北侧的黑山中先后发现200余幅“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在岩画里,蛇的形象多次出现。其中在嘉峪关四道股形沟西壁山坡一块岩石上有一幅动物图,长0.8米,高0.45米,凿刻而成。岩面上刻有虎、貘、蟒蛇、野牛、鹰、草蜥等。在图中可见:岩画左下角,2只貘中间,刻着1条体型巨大的蟒蛇,它的体长甚至超过了旁边的老虎和貘,正在蜿蜒向前爬行。

龙腾盛世,龙行龘龘。嘉峪关因关得名,“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的长城精神在雄关大地落地生根,一代一代接续传承。雄关脚下,龙的传人,在长城精神的鼓舞下,让戈壁变绿洲、荒漠成园林。这种改天换地的魄力和勇气在甲辰龙年势必会让雄关大地欣欣向荣、更加美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嘉峪关文化中的龙 嘉峪关文化和旅游 轻触阅读原文

嘉峪关文化和旅游 赞 分享 在看 写留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嘉峪关文化中的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