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双年展的艺术与哲学对话:关于进步之“矛盾性”的探讨
11月10日,第12届上海双年展“禹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期间还举办了四场“回环Detour——艺术与哲学的对话”国际论坛。论坛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邀请了多位哲学家和科学家走出学院书斋,在艺术展览上与当代艺术家活跃的感性表达相遇。他们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融,在“禹步”这一暗示了进与退之矛盾本性的主题之下,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理解和反思。艺术与哲学,在世人眼中两个显得如此遥远的领域,却有着对于现代世界的共同责任:在反思与批判中解放自身。
第一场论坛现场这种碰撞、交融与反思,映射出现代人的共同命运:我们世界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见识和智慧,艺术与哲学的对话因此格外重要。“回环Detour——艺术与哲学的对话”开启的不仅仅是两个学科之间的对话,也为这个时代共同开启一份宝贵的思想资源。
在“回环 Detour”的论坛开幕式上,由本届上海双年展项目总协调人施瀚涛致欢迎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书记袁新做了开幕发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出席了论坛。本届上海双年展“禹步”的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做了主题发言。
从左至右:许征、施瀚涛和袁新双年展主题:“Proregress”与“禹步”
在双年展主办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出品的《PRO禹步REGRESS读本》中,收录的大量篇目都是有关哲学回应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其中既有经典篇目诸如阿多诺的《论进步》也有当代哲学家诸如保罗·维尔诺的《“似曾经历”现象和历史的终结》。正如双年展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在主题发言所说,本次双年展启发自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对流俗进步观的犹疑。现代启蒙理性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趋势——它无限膨胀,将自己的原则宣称为具有必然性的总体;但与此同时,恰恰因为“进步”这一“爆炸性增长”的特性,使其自身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侵吞了启蒙最初宣扬的人性承诺。梅迪纳认为阿多诺旨在维持进步概念的模糊,从而保存内在于其中的反思维度。
《PRO禹步REGRESS读本》封面“进步”何种意义上是进步,何种意义上同时又是退步?这一暧昧的辩证游戏,主导了整个展览和论坛。英文主题“Proregress”一词取自E. E. 卡明斯的诗歌,意含了这种对向前进步的犹疑;而中文主题“禹步”则取自相传夏禹创造的依照北斗七星的行步转折。双年展的主题设定与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密切相关;期待引导观众思考这种进退之间的奇妙张力。
与“禹步”相呼应,本次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回环”,源自哲学家的思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在论坛引言中写道:“我们将此次国际论坛与后续的系列思想工作坊命名为‘回环(Detour)’,意在与‘禹步’形成呼应。生命的迂回由时间的禹步铸就,历史的回环亦是曲折的循回往复。精美复杂如时间的贝壳,布满不可复制的回环。艺术和哲学,是这回环的密码。”
“我会活得比你久”——面向文化记忆的矛盾性
论坛的第一场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研究员沈奇岚主持,智利艺术家博路斯帕·哈尔帕和秘鲁艺术家克劳迪娅·加拉伊与海德格尔哲学研究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庆节和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对话。两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都兼具社会政治和审美维度:博路斯帕·哈尔帕以冷战时期的粗暴干涉内政为主题,将刻意涂抹掩盖的解密档案制作成延伸数十米的装置作品。而克劳迪娅·加拉伊则关注秘鲁的社会政治记忆与历史,在装置作品中表现涉及秘鲁传统文明的图像、宣传材料和手工艺品。《我会活得比你久(I Will Outlive You)》是克劳迪娅·加拉伊的装置作品之一。在“Outlive”的宣言下,来自秘鲁古代文化的生活意象和绘画肢体模型摆放在一起,表达出一种超越当下瞬间的面向未来的笃定。
《我会活得比你久(I Will Outlive You)》哲学专家王庆节与张汝伦则从各自的角度对二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回应。在王庆节看来,许多其他的艺术作品是在揭露现代人的生存处境,表现本应完整的时间性被扁平的空间性所剥夺;而克劳迪娅·加拉伊的作品恰恰是在呼唤历史的厚度,将充满愤怒、痛苦的生存经验完整地利用各种意象表达出来。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揭露出抵抗片面的完整文化记忆,更将观众从被掩埋的黑暗引向未来的希望。张汝伦则着重评价了博路斯帕·哈尔帕的装置作品,并被作品当中所流露的正义感深深触动——解密文件讽刺性地涂抹了操纵军事政变的历史,而这种历史的真相如今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这不仅在表达愤怒,也在伸张正义。张汝伦强调艺术不仅仅是西方美学所宣称的“为艺术而艺术”,或者“艺术代表真理”,更应当作出属于当下艺术经验的全新定义:“艺术是正义”。正是这种坚持正义的艺术,在张汝伦看来,才能保卫一个民族的真实文化记忆不受侵害,从而将历史引向一个扬弃西方单调叙事的更好可能。
博路斯帕·哈尔帕的参展作品让张汝伦感慨的是艺术家面对世界的责任感,他表达了对这位艺术家的敬意。他深感在拉美的艺术界和思想界已经形成的文化自信让拉美艺术家的创作充满了新的角度和勇气,值得尊敬和钦佩。
“暴风雨后的新风”——面向历史的矛盾性
第二场论坛由本次双年展的分策展人王慰慰主持。哲学专家的一方有复旦大学教授张双利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而艺术家的一方则是植根于法国的艺术家团队克莱尔·方丹与日本艺术家小泉明郎。
第二场论坛现场这一场的对话论坛进一步拷问历史的矛盾性,从哲学和艺术作品两方面来追问现代人类理性生活中复杂难解的深刻危机。克莱尔·方丹的成员介绍了他们团队的数个装置作品,其中有报纸、电子屏幕、国家符号、互联网商标等极具现代感的政治经济意象,也有将经典艺术品诸如《蒙娜丽莎》经艺术加工冠以性别解放的标签重新展现。日本艺术家小泉明郎则介绍了他在本次双年展作品《暴风雨后的新风》中,采访了一些在法国刚刚成年的少数族裔移民青年,谈论他们在法国所遭受的种族主义偏见,以及与此同时为了生存和融入主流社会,不得不考虑应征入伍。
克莱尔·方丹的蒙娜丽莎在张双利教授看来,艺术家的作品能使青年人超越抽象的理论视域,切身体会到现代性当中命运般的人类处境——在仿佛被做成是必然性的客观世界面前茫然而不知所措;通过艺术和哲学的反思,能够在习以为常的熟知世界中打开一个全新的线索,从而重新面对司空见惯的、却包含自我衰败风险的现实。不过张老师认为艺术涉及的具体叙事值得进一步讨论:如小泉明郎所表现的不同士兵身份,他们分别具有非常不同的历史背景的时代因素:悲壮的传统精神、自由主义的英雄文化和被甩在新自由主义主流叙事之外的移民生活。这三种不同的背景何以能够放置在平行的叙事中进行并列比照?而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刘擎教授看来,艺术表达则恰恰要故意违背概念化的清晰叙事,恰恰更要关注意象的复杂暧昧性。他认为小泉明郎把各种不同的背景和声音放在一起,则表现出了现实中真实存在、却被我们忽视的复杂状况;而这种模糊的复杂性恰恰是超越理性概念、需要被艺术表现的矛盾性。《暴风雨后的新风》蕴含着国家的宏大叙事和个体可感知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张力,这里面就是在讲述进步所隐含的后退因素。
《暴风雨后的新风》“双”与“消音状况”——面向科技与未来的矛盾性
“回环Detour——艺术与哲学的对话”论坛第三、四场的内容逐渐转入面向未来的科技和生态话题。第三场由本次双年展的分策展人神谷幸江主持;对话者除了有艺术家拉斐尔·洛扎诺-亨默和杨家辉,以及复旦大学的哲学学者郁喆隽之外,还有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文宁。
《消音状况》杨家辉介绍了与芝加哥世博会有关的十个作品,而他自己的代表性作品是《消音状况》:技术性去除合唱和乐队演奏的前景音,从而显露出日常不被觉察的隐含声音;拉斐尔·洛扎诺-亨默所创作的装置作品则利用声与光的传导机制,试图表现人与科技产品相互交接融合的荒诞景象,乃至强权利用科技对人群的控制。
第三场论坛现场王文宁以科学家的身份,认为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可以在多个方面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一是技术为现在的艺术表达提供新的手段,二是艺术作品本身表达了对科学技术的反思,三是艺术作品把复杂的科学理论概念,以一种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艺术作为一种感性的表达手段,在王文宁看来能够抵御科学技术对人类主体性的“分解”。从而成为抵抗异化的途径。而郁喆隽从哲学的角度,讲述艺术作品中表现的现代科学技术,实际上在描述现代了经由“祛魅”而走向被“反噬”的命运。祛魅的同时也是在赋予外在世界以神秘力量,从而挤压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
“森林法”——面向生态和未来的矛盾性
第四场则由本次双年展的分策展人玛利亚·贝伦·赛斯·德伊瓦拉主持,瑞士艺术家乌苏拉·比尔曼和阿根廷艺术家阿玛莉亚·皮卡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魏明德、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特聘教授穆穆进行对话。
第四场论坛现场乌苏拉·比尔曼的代表作《森林法》则用视频录制的方式写实地记录了亚马孙热带雨林中土著部落在现代化侵袭中的历史、政治和经济困境;而阿根廷艺术家阿玛利亚·皮卡向观众展现了她的艺术作品:使用抽象的符号和装置来再现大猩猩群体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和交往方式,期待从中看出对人类社会的揭示。对于这一组艺术家来说,科技不仅增强了人类运用工具改造环境的能力,更由于对环境的改造,使得人自身从身体感官到社会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或者也可以说是“进步”,既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有可能是破坏性的。
魏明德受其启发,说艺术作品的表达不仅能让人们更加清晰地重新定位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关系,更能让人不得不遭遇动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需要认真地确立具有合法性、确定与周围世界的边界。而大气与海洋科学专家穆穆则感叹艺术家用直觉的方法,给人们以比科学数据更大的冲击力;人类需要订立尊重自然的法律,保护每一种生物生存的权利,保护山川河流自己运行发展变化的权利,从而走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正如《PRO禹步REGRESS读本》中收录保罗·塔瓦雷斯的文章《非人的权利》,其中这样论述道:
“自然应当被赋予以前只有人才具有的权利……考虑到人类对整个地球前所未有的影响,自然被彻底地‘终结了’。但是,自然在此前也同样无数次地宣布过自己的存在,而我们也从没像现在这样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它在海啸肆虐,用洪水淹没城市,扰乱农业循坏周期,引发大规模的人类灾难。”
保罗·塔瓦雷斯期待能够重新赋予非人的自然以属灵化的权利地位,从而将“万物有灵论”重新转化为能进入法律规范体系的政治原则。如果拓宽这种属灵化的赋权,则一切与人类共存的对象,从身体到空气,再到丛林中的大猩猩,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获得各自的不可随意逾越的自保领域,从而让“进步”魔咒带来的沉重灾难得以避免。艺术表达之于对象特殊性的挖掘,恰恰就是有灵论的一种实现途径。这些将艺术创作延伸到技术和生态领域的艺术家,正是在用自己的实践来孕育这种新的未来可能。
哲学与艺术对话的“回环”
回顾历史,在艺术与哲学的领域,常常有一些个体之间的交流。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最优秀的艺术家共同构筑了时代精神,因为他们共担着面向未来的责任。
“回环 Detour——艺术与哲学的对话”项目,是近年来国内第一次如此规模与如此规格的大型论坛,也是第一次如此众多的哲学家与科学家一同进入艺术的领域,与艺术家们一同探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此次倾力联手主办此次活动,意图共同探讨思想和行动的可能性,并将在明年1月,继续推出4场思想工作坊。
这一次“回环 Detour——哲学和艺术的对话”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耐心和时间。哲学家们并非要急于得出一个结论,艺术家们也欣喜于头脑与心灵的相遇。重要的是开启一个新的思想空间,也开启一个新的学术探讨的可能的范式。在过去,哲学家们拥有的是沉思的生活,艺术家们拥有的是行动的生活,当两种生活和实践方式相遇时,可以期待属于这个时代的火花。
我们所处的时代和世界充满了复杂性,无法只以一种理论概括,也无法只用一件艺术品呈现。在这纷繁芜杂之中,辨认我们的当下,并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给出有效的回应,采取有意义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哲学和艺术可以互相给予营养及勇气,并为世界提供新的思想资源,这是“回环Detour”项目的价值所在。
“回环 Detour——艺术与哲学的对话”项目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发起,“回环”项目组委会由双方机构共同组成:龚彦,孙向晨,夸特莫克·梅迪纳,袁新,沈语冰,林晖。执行委员:沈奇岚,施瀚涛,张俐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