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诗人是仔细观察的人,是发现美的人

2024-02-10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为了写诗,我们要仔细看。

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看。

仔细看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非常重要。

——电影《诗》里诗人的台词

李沧东的电影《诗》讲述了66岁的老太太美子一边学习写诗,一边面对种种痛苦冲击的生命历程,以隽永诗意的风格和对现实的关照而深受好评,被评为“李沧东作品中最安静但主题上最完整的电影”“叙事完成度极高的作品”,曾获得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在此分享一篇韩国文学评论家申亨澈关于《诗》的随笔。

---

“怎么了?您要写诗吗?”

电影中这个提问的语气非常微妙。人们对诗和诗人似乎拥有两面的情感,觉得很了不起,又有点瞧不上。一面,是对与美打交道的高尚世界的憧憬;另一面,又反驳道那是与人生的残酷现实无关的世界。至少在电影前半段,观众所看到的诗歌讲座的风景,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就符合这种固有观念。

到那时为止,对梁美子来说,学习诗无异于在客厅里摆上一个不错的花盆。收到写一首诗的作业要求后,她抚摸苹果,也坐在树荫下,但那只是为了不深入审视自己的人生所做的事而已。

在从其他学生家长那里得知外孙参与集体性暴力、导致一个少女死去时,这种态度也并没有马上发生转变。听到令人震惊的事实后,她反而起身躲进花的美丽中去了。但是,情况慢慢开始改变。当诗避开了人生,人生就走进诗中去了。

接下来的三个场景是这样的:梁美子参加死去少女的追悼弥撒,一边洗澡一边流泪,回到家拽着外孙痛苦呻吟。然后她渐渐明白,人不可能不经过人生中可怕而痛苦的真实就写出诗歌。这时,写诗(发现美)与走过人生(完成赎罪)融为了一体。

(到这里为止,这部电影看起来像是把李沧东导演前作《密阳》翻转过来重拍的作品。一部站在受害者的立场 ,一部站在加害者的立场。一部通过宗教,一部通过艺术。一部是宽恕的问题,一部是赎罪的问题。)

现在,她已经知道了,想获得真正的诗,需要付出代价。她也明白了,想要写出诗,不能在(普通的)空间,而要去(特殊的)场所;不能只观赏(抽象的)风景,而是要与(具体的)人接触才行。因此,她才第一次去了性暴力事件发生的场所——学校,还去了发现少女尸体的地方——江边。

但这并不是全部,还需要再一次的升华。决定性的场景是,当美子在发现少女尸体的江边掏出小本子想写诗时,突然下起了阵雨,雨水将白纸打湿。没有文字,而雨在说话。诗不是用语句写成的,而是用身体写成的。

在诗歌讲座中,讲师曾举着一张白纸说“它是有无限可能性的空间”,但此时被打湿的白纸正告诉梁美子,属于她的唯一可能性就是,只有将诗与人生融为一体才能写出诗。

在迎接完这场绝对命令般的雨之后,梁美子经历的是身体的变化。她的身体变成能写出自己要写的那首诗的身体。

因此,为了凑够五百万和解金,她忍受着脱光衣服的羞耻,为别人擦拭眼泪;在以“我人生中美丽的瞬间”为主题的诗歌讲座上,她回想着自己的幼年时期,独自流下了眼泪。这是一个老年女性成为十几岁少女的过程,不是想象着已死之人的心理再现出的场景,而是成为别人的身体本身。

梁美子留下了一首用身体写成的诗。无比真实,因而无尽痛苦,以至于不清楚是否可以称之为美的诗,我们读着这首诗,明白了“诗人是仔细观察的人,是发现美的人”——讲师这句枯燥的话是真的。梁美子的道德激进性因此而来。她是一个“照字面意思”行事的人。

讲师在无数次课程中讲着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他的讲义中也包含着连他自己都不完全相信的东西。学员们虽然点着头,但那只是对自己的盲目满足,并不会付诸实践。所以,那位讲师并不知道按照自己的讲法,照字面意思实行的话,到底会写出什么样的诗来。

“写了诗的人只有梁美子小姐啊。”我认为他的这句话是贯穿整部电影的某种宣言。除了杨美子没有别人。写了诗的人虽然有很多,但真正写出诗的人却几乎没有。

青年时代的米哈伊尔·巴赫金在题为《艺术与责任》(“Art and Answerability”,1919)的文章中写道:“当个人置身于艺术之中时,生活里就没有了他,反之亦然。”因此,他认为这样是不行的,艺术和生活应该在一个人格内“统一”。

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巴赫金认为,首先“责任”(responsibility),即回应的能力(response+ability)是必需的。在艺术(或生活)中体验到的东西,为了不让它们变成无用之物,需要以生活(或艺术)来回应。

更为重要的是下面这一句:“生活与艺术,不仅应该相互承担(回应)责任,还要相互承担过失。”即我生活的粗鄙是因为我在艺术上的过失,而我艺术的荒芜也是因为我在生活中的过失。

梁美子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首诗,在这种意义上,她实现了统一,即艺术与生活的统一。她用生活为艺术负责(回应),用艺术来承担生活的罪过。

我再强调一次,《密阳》和《诗》是连续的。《密阳》中的教会共同体和《诗》中的诗朗诵聚会,导演看待它们的视角同样具有两面性。他虽然想否定可以证明宗教与艺术世俗化的团体,但却不能否定宗教和诗本身,因此产生了裂缝。

在两部电影中,李沧东的目标是相同的——从作为制度的宗教和艺术中拯救“宗教性”和“艺术性”本身。只有这样,这些东西才能救赎我们。

为此,这部电影用梁美子的唯一诗作,给出了对“诗意”朴素而可怕的定义,诗要通过真实或真心才能写成。

因为太过理所当然,大家都遗忘了这种定义,反而显得可笑。这种定义虽然让我们反驳说它陈腐且压抑,但又让我们内心中感到内疚和羞耻。

在这种意义上,这部电影表面上在问“什么是诗”,但实际上是在问“我们是谁,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这个问题的价值在过去十年里丝毫没有减弱。

《诗:原创剧本》

[韩]李沧东 著

田禾子 译

《诗:原创剧本》是为纪念电影《诗》上映10周年而出版的著作,收录有李沧东导演亲自执笔的原创剧本,未公开过的剧照、作者灵感手记与亲绘分镜,多篇导演深度专访和文化名家的评论等内容。

原标题:《诗人是仔细观察的人,是发现美的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