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银行承兑汇票是一种古老的融资和支付工具,源于19世纪。企业向银行申请融资,银行既可以发放贷款,也可以予以办理银行承兑汇票。
由于银行承兑汇票要承担垫款风险、收益低(只收取少量保证金和手续费)等原因,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基本停办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比如,美国2006年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已基本为零;中国台湾地区2009年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只有48.8亿新台币。
而中国大陆在1997年开始推广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短短26年时间,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突飞猛进。2006年末,全国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只有100亿元;到2023年末,全国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约14万亿元,增加约1300倍。为何风险大收益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基本停办的业务,大陆银行业却急剧扩张呢?原因在于,一些银行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快速增加存款。
1997年前后,银行办理承兑汇票业务保证金比例很低。比如,某省国有银行只要求企业按照票面金额的3%-5%比例缴纳保证金。但后来一些中小银行为了快速增加存款,就大幅提高保证金比例。现举例说明:假定某企业因进货1000万元向银行申请融资,银行予以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正常的做法是:企业缴纳30万-50万元保证金,银行出具1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但这些中小银行将保证金比例提高到50%,即让企业交纳1000万元的保证金;给企业签发20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这样操作的结果是:给企业的净融资额仍然是1000万元,但银行陡然增加了1000万元保证金存款,而且是定期存款(银行承兑汇票期限一般是半年)。显然,这种做法是虚增存款。
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虚增存款,开始限于个别中小银行,后来蔓延到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国有大行。根据四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年报,这四家银行2022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平均比例37%。还有个别地方银行保证金比例50%。这种“以票揽存”的做法,事实上严重侵犯了企业利益,也损害了银行自身利益,可谓银企双输。
一、造成企业账款拖欠和融资贵,增加抽贷风险
(一)大量增加企业拖欠账款。目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实际上是贷款票据化。在贷款形式下,付款方将贷款资金打给收款方,收款企业可以直接收到现金,企业之间不存在拖欠货款。但在银行承兑汇票形式下,由于承兑期可以半年(有段时间最长一年),如果不向银行贴现,销货方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才能收到货款,从而形成货款被拖欠。仍以前面四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例,这四家银行2022年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敞口平均比例63%。由此估算,全国因银行承兑汇票形成的企业拖欠货款约8.8万亿元。多年来,拖欠货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违规滥签银行承兑汇票“功不可没”。
(二)增加企业贴现利息成本。如前所述,在贷款形式下,收款企业可以直接收到现金;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收款企业收到的是“欠条”,如果需要资金还要向银行贴现,从而增加贴现利息。贴现利率最高时年化利率13%,即便目前流动性宽松情况下,贴现利率也在年化1.8%左右。据宁夏广电新闻中心报道,202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宁夏吴忠仪表有限公司有时超过50%都是拿到的承兑汇票;资金紧张时,每年贴现成本有好几百万。根据央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测算,2023年全国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平均余额约9万亿元,按照目前贴现年化利率1.8%计算,全国购货企业因此增加利息成本1620亿元。
(三)增加抽贷和资金链断裂风险。由于大多数银行承兑汇票半年期限,加剧了银行融资短期化,企业不得不频繁地还款和续票,这样给银行抽贷提供了空间,极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据2020年1月媒体报道,某面粉加工企业2014年“20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收回后也没有再贷给公司。‘银行抽贷直接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出现运转不下去的状况’”。
正因银行承兑汇票带来拖欠企业账款、融资贵和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2019年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刘学敏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相继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取消银行承兑汇票。
二、银行存款业绩“注水”,大案频出
(一)部分银行存款“水分”较大。在“以票揽存”最为盛行的时期,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成为某些银行增加存款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2005年,5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各项存款增长3679亿元,其中,保证金存款增长1212亿元,占33%。某城商行当年头5个月存款增长中,保证金存款增长占到71%。近年监管部门加大对虚假票据的处罚力度,问题明显缓解,但有些银行“以票揽存”问题依然突出。2022年,某城商行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增长65亿元,仍占各项存款增长的30%。近年常见一些中小银行头寸“宽裕”、有钱放不出去的报道。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挤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水分”,这些中小银行存款规模、可贷头寸和资产规模都要打折扣。
(二)违法犯罪案件频发,令人触目惊心。虚增存款本身就是违规行为,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规模巨大,加之链条较长,有保管、签发、转让、贴现、转贴现、回购等诸多环节,给挪用客户保证金、伪造票据、套取信贷资金和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提供了巨大空间。银行承兑汇票领域已经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区。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银行承兑汇票领域仅亿元大案就达54起,涉案金额397亿元。2016年农业银行北京分行曝出39亿元票据诈骗大案。
三、对策建议
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虚增存款,对银企双方、经济金融稳定和社会安定危害极大,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建议:
(一)银行业要纠正单纯追求速度的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要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议从2024年起,商业银行降低速度考核指标,业绩增长要和经济增长相匹配,坚持稳健发展;不搞高指标,不盲目攀比。拓展金融产品,坚持以义取利,依法合规,银企双赢。
(二)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对“以票揽存”问题突出的单位,监管要“长牙带刺”,加大处罚力度。对主动减轻企业负担,保证金比例较低的银行,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建议商业银行认真研究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并参照国际惯例,原则上逐步取消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操作上可采取“票改贷”的做法,利用5年或者再长一点时间,逐步将存量银行承兑汇票转为表内贷款,彻底化解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今后对于确需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应参照建筑工程履约保证金规定,保证金比例一般不超过5%,最高10%。
(四)有关部门给予政策配套支持。对于商业银行逐步压缩银行承兑汇票,建议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考虑在贷款规模、资金和考核上予以支持。
(五)完善制度安排。建议修改《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比例不得超过票面金额的10%。
(作者赵小广为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数字普惠金融委员会特邀专家,曾任山东省德州市中小企业局局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