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带“众·人”再次回到事实中的爱之影像

2024-02-08 15: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Bonjour”

      第六届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于2023年11月26日晚,在美院象山圆满闭幕了。大会评审委员会对入围“西湖荣誉”评优单元的15部纪录片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评优工作,最终评审出“IDF优秀纪录短片”《邻居阿布迪》;“IDF优秀华语纪录片”《废物故事》;“IDF评审委员会特别推荐”《阳台电影》;“IDF优秀纪录片”获奖作品《孤独地貌》。

      今年IDF的年度主题是“众·人”,它的意思是“择群从众,斯人独行”,它意味着三人成众这一视觉构成所展开的平等视点;IDF这一主题所彰显的是纪录片的差异性,一个人通过·(停顿的符号)来看待被摄、观众、镜头等各方意识的兼融,让沟通能够达成和存在,所以自然地生发出一个交互的场域,众人既能在活动此间取得沟通,也能独自享有。

      这次是我时隔一年再次回到IDF的银幕前,上次观看留下的痕迹令我的内心依旧澎湃。在开场短片中偶然看到朋友的背影,她背着光走进放映厅,看不清脸,但真的能看见那身形轮廓坚定又激情。又在开幕式上,从背后瞧见一个戴着胭脂粉毛线帽的女人,不由好奇,直到徐童被以嘉宾的名义介绍站起时,心一瞬间咔嗒了——“我遇到了唐小燕”,一个跟纪录片非常亲密的女人、一个纪录片里真实的女人、一个冲出纪录片的镜头成为纪录片眼睛的女人、一个生命力顽强的女人、一个被纪录片爱着的女人、一个爱纪录片就会爱她的女人。凑近跟她打招呼的时候,她站在门口吸烟、人群散着,随意瞥着也能定位她,跟朋友开玩笑:“小燕姐有姑奶奶的气质”,那是一种生猛的生气。

      这次IDF三天,我把日程排得很满,因为有些片子可能再也看不到,生怕错过一些什么。我总共看了十二部影片,非常幸运,获奖作品中除了短片《邻居阿布迪》,我都看到了。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感。

1.《孤独地貌》

西湖荣誉IDF优秀纪录片

      一部讲述岛屿和生命的水晶般的影像。德勒兹有篇手稿叫《荒岛》,里面指出地理学上的,“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岛屿——始源性岛屿或大陆性岛屿”,这两种岛屿表明,在意识之下,岛屿被动地荒芜神圣化了、也引出思维向往岛屿那“出生”的冲动。但两者的同一性最终引向人类的想象力——岛屿只是人类的梦想,人类则是岛屿的纯粹意识。

这部影片如水晶般的美丽主要来源于两个物质方面。一是其使用胶片拍摄,带来视觉上的复古感,且成像的过程是生动的,在历经分裂、降解、移动后,所有曝光在星光下的物质(沙石、粪土)颗粒融化后凝结在一起,摄制的胶片将其在海草中手工进行成像、显影,这成像承载的既是记忆,也成为了一种介质,就像潘多拉魔盒一般具有神秘的诱惑性;二是整个旅程中都洋溢着声音,这一声音是洗涤过的纯粹的发声,通过拒绝一切杂物碰撞、而专注于蚂蚁、蜗牛的动静,是非常清脆和清澈的水晶般的声响,足以演奏出一场自然的、生命的旋律。声画都是无与伦比地美丽。

      包括声画、影片最动人之处是,影像的微小与景观的庞大中交织凸显出的生命之美,一种人类永恒感动和喜爱的美。塞布尔岛是一个粒子,是粒子生命的繁衍生息,是过去时光流动的碎片,在这里,连马粪也是生命流动的形式,是一种主人公佐伊对生命保留、对入侵抵抗的行动;这部影片最重要的便是镌刻了这一循环,连纪录片本身也成了一种记录的再书写。正如生命的循环,死亡与生命相缠,周而复始,循环中的物质将我们连结。

2.《轮船靠岸》&《浮出水面》

VR电影

《轮船靠岸》

《浮出水面》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VR,这一历程十分奇妙。我先看的是《浮出水面》,讲两个很糗的事吧。1.由于影像的第一个画面和我戴上VR眼镜后的第一个视觉元素(白墙)相重合,我下意识地以为只是面前出现了个小孩,直到镜头猛然拉远后我才发现影像开始了。2.由于是英语音轨、我英语还很差,只能将感官倾注于视觉,当人物在我面前跑来跑去,我不经意被脚下椅子绊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这个影像空间是全息的,字幕就在我后面。

再讲两个我的体验。

      (1).眼睛会欺骗人,视觉会调动人的感官能力。《浮出水面》制作非常完整了,不仅有非常丰富的空间(监狱、房间、水底废墟、天空白云),还有童话风格的动画元素的加入,非常奇妙;当然其对电影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成熟,导致我潜入水底的时候有溺水的窒息感、被升入天空时恐高症也犯了,更别谈推拉摇移给我带来的眩晕感…但,在我尝试将眼睛闭起来之后,一切感官都消失了,一切失重感都消失了,看不见的双脚踩踏也踏实舒适起来(可能也是因为现在的VR还没有完成声音上的调整);

     (2).《游戏玩家》这一未来可能会成为现在时。忽略《轮船靠岸》的180度黑白影像制作,《浮出水面》的真实感除却声音以外,只有视角的位置了,当我有记忆的时候这个世界连手机都没有,十几年过去、已经出现了影游融合等全息世界,如果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那我们或许会进入下一个时代,那时候,不知会发生什么样的革命。

3.《阳台电影》

西湖荣誉IDF评审委员会特别推荐

      我们活着,总会有许多这样的时刻、看到自己一直忽略的部分,阳台电影就是这一类遇见电影。阳光褪去、天气转阴,白雪化开、春意盎然,这是历经两年时间,5m距离,2000多次对话的奇遇人生。这部对阳台这一舞台外的随机性的期待,构成的影片提出了两个恒定的疑问:你是谁?你希望从生活中获得什么?起初我们随着镜头一起进行这场为了满足好奇心的实验,逐渐地、登上舞台的角色开始反击镜头,镜头和提问者本身的位置混淆起来,脆弱、真诚的气质防不胜防,开始涌入正发生,带来了连续性。

      再说回阳台,这一空间日常得不假思索,但导演真的将它拍成了一部电影,或许也正因为它形式上的日常奇遇性,这部影片几乎是容纳了半数超出它放映空间外的观众。影片只有一个场景、镜头的运动也多采用固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保留了空白,而它得到了这样的效果:空白之外是永恒,镜头之内是发生。正如导演映后所说,其所想建构的是创作者和被拍摄对象的关系,这回应了电影一直隐藏的关键问题,“主角是谁”。

无疑,这部影片是一场交流的装置,它体现了一种视点不明的平等关系,导演成为了故事的传输者,摄影机构成一种中介身份勾连两方,建构了一种生命意义上的平等空间。

4.《流年之声》

IDF的开幕片

      IDF的开幕片,3D体验式影像。对安塞姆·基弗这一当代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的一生进行了回溯。由于观感太过沉浸,我不小心睡着了,特此摘抄一段IDF的官方介绍“文德斯以电影的形式再现了基弗的作品,展现他如何从文学、诗歌、哲学、科学、神话和宗教中汲取灵感,探索人类的存在和历史的轮回。”

      可以说,3D观影这一方式满足了影像的叙事,也可以说影像的看见是为了符合3D技术。毕竟只有用3D技术,文德斯才能倒转存在与虚无,才能钻入自己与基弗这双重映像下、用艺术这一介质构建的迷宫一般的时空洞穴,才能在缝隙中看到自然与历史汇聚、神话与废墟的交合、记忆与历史的回旋、少年与老人的相融,在这缠绵的时空里,主宰一切的,是片微的自我和世界重逢。

5.《简·坎皮恩,女性电影人》

      依据戏剧的延宕叙事法则对坎皮恩进行了影像上的资料整合,梳理了坎皮恩的作品序列和采访素材,又以综述的形式,述说了故事中女性角色与导演本人的关系。在旁杂中牢牢抓住了两个关键:女性、电影。所以,对峙和批评、骄傲和反叛的姿态一开始就埋下了,这使得影片节奏强烈、心理情绪与其牢牢绑定,一场很传统、激进,很亢奋人心的宣言;以这样一部影片进入戛纳第一女导演的影像世界,追问其缘由是非常精彩的。

      影片逐级展现坎皮恩成长过程中对电影的未知与遭遇的挫败,递进为她站在戛纳四十周年的舞台上、是唯一的女性导演,触摸到她的人生中痛苦与荣誉双重到来的时刻…这些创作中的灵感与恐惧牢牢追随着她,但她在这些泥泞中沉淀,毫不掩饰地开拓了自己的王国。

坎皮恩提到,在她所有影片中,那些有欲望的女主角最接近她,因为她在电影这条孤独的路中,一直是靠欲望觉醒后的能量在前行。看完之后,对坎皮恩的欲望形态——她的所有作品都会产生深深的观看渴望。我们能从中窥到,那“阻碍女性的柏林墙已经倒塌。”

6.《这个女人》

      《这个女人》讲述了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同时处于婚姻状态的,一个女人的故事。在影像中、她既自诉自己是“标准女人”,又毫无保留地向镜头和镜头之外的观众、展现了自己在情感关系中的游弋。

      同时,影片以主人公正在发生的真实生活为蓝本、基于创作者对婚育文化的思考缘起,尝试了一种同时勾连起影像真实与虚构性质的伪纪录片式创作,最终一个普通的、大众的、真实的女人的生活逐渐显影,尤其是影片呈现出来的女性之间的谈话更是无比自然与日常,丝滑得可以在任何一个社会性家庭中的女性身上找到。正如导演阿烂多次强调,“这部影片是场对单一婚育文化的共谋反叛”,它素面朝天但原始有力、令女人们自有地自容。FIRST FRAME对其的推介语是最准确的:游走在纪录与剧情之中,把玩着事件与心理的真假虚实。一幅青年已婚女子的有趣肖像。反转或曰复制了“渣男”的游戏规则,同时是悲情之外的洒脱行走。

(欲知更多关于这部影片,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我们对导演阿烂的采访文章,展现了这个女人在影像之外的更多故事和生活)

7.《诗》

      影片分为了三个部分,通过对不同人物的聚焦主要展现了这三个关于诗的维度:诗的日常与回忆,诗的位置与城市,诗的历史与当代。每个主题都引向了这一感知“打倒象征主义,活生生的玫瑰万岁”,许鞍华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她一贯追寻的微小的体感。但必须承认的是,影片最动人之处在于许鞍华拍摄的这一行动,她凭借着对诗的热爱和纯真的羁绊,开始这首寻诗之旅,她将镜头对准她的朋友们,有大学老师、有无业游民、有斯人已逝…这些人写香港、写生活、写自己的漂泊…我最喜欢第二部分的黄灿然,他在诗歌中写香港,在现实中却被香港的高贵拒之门外,读他的诗歌有一种晴天下雨的体感,跟许鞍华一般、含有一种人文的悲悯气息。诗歌是生活发生之歌、是记忆缠绵之歌、是生命体验之歌。

/ 阳光是伟大的 /

黄灿然

阳光是伟大的,因为

他普照万物,而不知道并非

万物都需要普照或同等普照,

所以白云是伟大的,提供

一层遮盖,还有乌云,增加

浓度,所以雨是伟大的,使

热的凉,干的湿,火的水,

所以风是伟大的,使

闷的畅,静的动,塞的通,

所以劳动者是伟大的,给

富人穷人所有人盖房子遮挡风吹雨打日晒,

自己住棚屋,冷了就出来

接受阳光的温暖,热了

就移到他们建造的

高楼大厦的阴影下。

      诗是理想主义的罗曼史,凭着这隽永的品质,以诗为回响的介质,我们可以沉醉在理想国。对许鞍华本人的意义比对我们这些观众的意义大。

8.《千禧年时代炸弹》

      跟原先我和大多数观众预想的y2k青年文化不同,这是一部所有材料全是档案收集的影像,一部非常具有文献价值的新闻影像。

      你在里面能了解到一些对于现在普遍工具电脑的猎奇知识点,例如千年虫的危机是因为计算机初始系统是两位数计数,一开始设定的日期序列是19✖️✖️,而这是计算机的基础程序,到2000年将造成崩坏,到时候受计算机影响的一切日常秩序(飞机、银行、电网)都有可能暂停,所以有了千年虫危机…例如,世界上第一个bug,是一只虫子飞进了计算机网路里……在这样普遍的生活相似性下,人类迎来了第一个空前的共同,所有人的命运被牢牢绑在了一起,在其中社会的脆弱性、集体的迷狂就是势必的。正如一句歌词这样唱,“只有炸弹可以让我们在一块儿”。

9.《瓦尔达万岁》

      第一部由别人记录的瓦尔达影像,通过对身边之人的采访和很多未曾谋面的档案影像,带来了瓦尔达非常新颖的模样。通过这一他人视角的影像可以填补上瓦尔达很多影像的空白,能非常全面地看见她的缺点和优点,也更爱上了她这个人的全部模样。

      片子只有一个小时,对瓦尔达的三段人生却有了非常生动的展现,从她讨厌童年的束缚,机缘下开始接近电影;到她通过电影获得关注、但总是缺少足够多的曝光度和支持以获得完全的拍摄自由,她又如何面对爱人雅克·德米的离开与返回;再到她晚年尽兴地做自己,打出“瓦尔达新浪潮祖母”的标签。瓦尔达一直以一种孩童般顽皮的态度去亲历一切,好奇心、包容度和奇思妙想是她的天赋和品格,而这非常打动人。瓦尔达影迷和新浪潮影迷不容错过。

10.《废物故事》

西湖荣誉IDF优秀纪录片

      对这个片了解不多,非常奇妙的是在看到放映之前,跟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大海绵有过一次他不自知的、但令我有些烦恼的接触。我们在一部电影的放映中坐在一块,他从进入之后就开始大睡特睡,且打呼…在黑暗中,四周的感官非常敏感,当时心里面对他有不好的印象…后来得知他是热门影片的主人公后,我居然一下子释然了。影像挺神秘的、它有自己的方式作为一种介质,让你可以有些空间和缝隙去看待真实,如果这事实发生在个人生活中,你可能会被事实击溃,哪管什么人性和世界的真实。说回影片,这部影片很有rap精神,但又不是那么嘻哈,主人公大海绵很有态度但他没有目空一切的冒犯性格,他具有一种脆弱性,这种脆弱性的来源非常广泛,深浅不一。

      或许是跟跟废物、故事本身勾连,废物带有一种自嘲的性质、而故事被设为一个动词,大海绵是边缘的,他肥胖、与清洁工一起卖纸壳、在夜晚漫无目的游荡、在直播中跟人对骂…他也有主动的一面,在拆掉的古建筑前他愤怒、他把看起来俊一点的绿色饮料给拍摄他的人、他洗了澡想要去接喜欢的女孩…在这种复杂的结构下,非主流的大海绵和影片很容易令人产生出一种情感的暧昧,是温柔也是疼痛。

11.《巨匠再见/再见戈达尔》

      出于个人私心,这几乎是我最期待的影片,尤其是接连看完两部影人纪录片,都是资料的整合后,对该影片的介绍“一个少年受戈达尔影响成为导演,鼓起勇气执念要倾诉影迷之爱”时,我无缘由的共鸣更是令我还未观影就产生了感动。

      没什么好话说的,总结这部影片吧:vlog+夹带私货(自己拍的电影)。我喜爱迷影精神像酒神精神,但这部片拍得真的很自慰…油腻导演通篇展示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偶尔穿插的戈达尔的内容还是大众都可随便搜寻到的,就在自我的炫耀之间,他称戈达尔为上帝…无语层度跟最后导演映后说这部影片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哲学和理念,没想过要给戈达尔看”狼狈为奸。尤其珍贵的只有,戈尔达真实出现的那分钟,依旧是戈达尔式的精神,毫不虚假的真实;这样再去看待瓦尔达被戈达尔拒之门外,似乎又有了更多的解读空间。这样看来,整部影片也蛮反讽的。

“那怎么才能让戈达尔开门呢?”

“假装你不在。”

      云云总总差不多就是这样,再次返回到IDF。 

      “IDF强调的首先是一种姿态,一个位置。只要你拿起摄像机开始面对自己纠缠其间的生活现实,你就拥有了一种姿态,同时也就占有了一个位置。这种姿态是自反性的作者姿态,这个位置是观察者/叙述者的位置,一句话——这是一个有姿态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我们与现实不即不离。”

      这样写下来,似乎我自己就可以回答自己的问题,我怕错过什么?我生怕错过的是一种真实影像的共振、一种心的荡漾、一种爱的生发。

文/白日梦鱼

阅读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4L-TYywxJmUBbBGChPgPDw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