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神兽现形:台北新展呈现文物中的奇幻生物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24-02-12 09:06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传统的艺术创作中,充满了中国先人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透过想像,创造出许多型态各异,各具神奇能力的生物。在历史流传的过程中,又多了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和转化,进而成为信仰或故事的主角。

农历新春之际,“神兽现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近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展出,展览以东亚文化圈为主,远自上古先秦,近到庙宇及民俗创作,从青铜器到家中神桌的摆设,介绍这些充满故事的神祇和动物,并追溯祂们的来源经典,了解出处和被赋予的祥瑞意义。展览将持续至7月28日。

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希望观众在观展时,除了无比的熟悉感和趣味性之外,更希望能获得知识,拉近和古人的距离,理解历代人们对于拥有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想望。

特展规划四个单元,经由“神兽长什么样子?”、“神兽是什么地位?”、“神兽有什么特殊能力?”、“神兽出现在哪里?”等四个提问,带领观众一同探索神秘的神兽祂们的外观、身分、功能和出现的位置等面向,并呈现艺术家们如何结合自己的认知和想像力,将这些只出现在传说或是记录中的奇幻生物,借由文物具象化,创造出一件件令人惊奇但又各具特色的神兽作品。

神兽的形象多变,有的是现实中的动物,被赋予特别意义,或特性被放大加强,成为独特的神兽。而不常见的动物更容易被加上神奇的故事和能力,而成为神兽。另外,也有传说时代或是古代经典中纪录半人半兽的形象,怪奇的样貌更增添传奇色彩。最具想像性的,便是将不同物种结合,创造出新的动物,而这类动物通常具有更特殊的神力,有的成为吉祥的象征,有的成为统治阶级的符号。此外,在流传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外貌相似的神兽,获得不同的称呼和能力。

有的神兽见首不见尾,难寻神秘;有的神兽则高大庞然,相貌威武。为彰显神衹的特质,加强给人们的印象,神兽成为宗教神祇的持物与标志,人们也因此能透过神明身旁的神兽,判断其身分。另外,有的神兽具有特殊的能力,或无比的灵性,成为神祇的坐骑。在部分经典或是志怪小说中,有的神兽甚至成为神祇本身或护法神,成为人们膜拜景仰的对象。

古时人们因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知未来的不解,因此将许多希望寄托流传于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这些动物因为传说故事的渲染,而有了许多特别意义,大部分都是吉祥、富裕、保护、避邪、长寿等正面意义。也因为如此,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就会以神兽为主或是加入神兽做为作品外形的装饰,使得作品更富饶趣味外,也增添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祝福与希望。

神兽被创造出来后,被赋予各种能力和想像,大多数都是守护人们,为人们带来幸福,历史上也曾因一些物种罕见,被认为是天下太平的象征而载入史册,因此在制作器物或是建筑时,神兽们的形象会成为吉祥寓意,而出现在你我生活之中,至今犹然。

清 麟之趾

清 麟之趾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而《毛诗品物图考》这套书,则˙是将《诗经》中文字提到的各种生物,用画作的方式呈现出来。《诗经》中说“麒麟”是一种身体像小鹿,尾巴像牛,头上有一只角的组合生物。不过仔细看,作品上的麒麟画有鳞片,旁边还有“火纹”相伴,比较接近晚一点的麒麟形象。

“麒麟”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只有在天下和平或是有圣人在这世界上时才会出现。是一种祥瑞神兽。

清 戴洪绘 凤凰祥云

清 戴洪绘 凤凰祥云

凤凰在传统文化中常常和龙放在一起,因此有“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等成语。又有龙代表皇帝;凤凰代表皇后的说法,不过一般都认为“凤”为雄性;“凰”为雌性。虽然凤凰看起来像是鸟类,但他却是一种由鸡头、蛇脖子、龟背、鱼尾等不同动物身体部位的幻想组合生物,加上羽毛上的五种色彩、高六尺等特征,都显示出“凤凰”的不平凡。

明人绘 狻猊

明人绘 狻猊

狻猊(ㄙㄨㄢ ㄋㄧˊ)是印度的发音,最早出现在古代的词典《尔雅》中:狻猊为一种类似老虎的野兽,会吃虎豹。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狮子。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代的职贡图绘画当中就可以见到从国外进贡的狮子,五百多年前的明代则开始在皇宫中养狮子,常常有皇帝请各国使者到皇宫欣赏狮子表演的纪录。明代也开始把“狻猊”列入“龙生九子”成为神兽。画中的狮子眉毛上有斑点,耳朵的毛则特别长,和我们熟悉的狮子稍有不同。这是古代画家没有看过真的狮子,而是根据以前人的画作或说法所画的原因。

清 狮子(一对)

清 狮子(一对)

狮子的样子最早从中国西边的波斯(今天的伊朗)传入中国,另一个说法则是和佛教一起传入,但中国本身不产狮子,因此大部分的狮子的样子,多是艺术家或工匠,从看到书中的文字或听过传说故事,加上自己的想像之后做成。立体的狮子的样子慢慢地和北京狗(又称狮子狗)结合,和真实的狮子越来越不一样。另外也因为相传狮子会吃虎豹等猛兽,因此将狮子视为神兽,利用他们威猛的形象,在房子或是重要的建筑门口,放上一对狮子作为守护。通常唯一公一母,公狮脚下踩彩球,母狮则是小狮子在它脚边玩耍。

清 仙鹤

清 仙鹤

古人认为,鹤是最长寿的鸟类,因此在祝福别人过生日,或是希望长辈长命百岁时,就会制作鹤造型的艺术品,作为礼物。这件玉雕仙鹤,特别强调号头顶上秃起的造型,应该是在模仿头上有红色羽毛的丹顶鹤,鹤立于岩石上,旁边有象征如意的灵芝,长寿和如意,相当吉祥的祝福。

民国 溥儒绘 悟空求药

民国 溥儒绘 悟空求药

明代吴承恩《西游记》中描绘的“孙悟空”具七十二变,能洞察先机,一心护卫唐三藏等至西天取经,劳心劳力,忠心耿耿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他也成为最成功将动物拟人化的神怪创作。民初的胡适则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有可能源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同时代的画家溥心畬则将孙悟空与戏曲中的形象结合,仔细看画中的孙悟空正带着国剧的脸谱。

清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清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这两幅选自清宫所制作《绣线佛像》。该组作品共13幅,中央一幅为释迦牟尼佛与二弟子,除了这两幅外,悬挂两旁的还有10幅明王。整组作品相当繁复费工。

在佛教的菩萨中,文殊象征“智慧”,普贤象征“行愿”(发愿以及执行力)。从初唐(西元7世纪)开始,这两尊常相对出现,并分别以青狮和白象为座骑。

不过,这两幅文殊与普贤以一少一老的罗汉、而不是以常见的菩萨形像出现,似是这组作品的创新。在文殊下方有两人驾驭着青狮,其中一人戴帽、穿着华丽的红衣与长靴,应是源自敦煌五代时期(西元10世纪)开始流行的驭狮人——西域的于阗国王。

(传)元人绘 17世纪 观音大士

(传)元人绘 17世纪 观音大士

这幅观音呈现女相,以自在姿坐在金毛犼上。观音左手持净瓶,右手轻抚着金毛犼的头部。在观音左前方立了合掌礼拜的善财童子;在观音后方的竹林中则有白鹦鹉伴随。

犼为一种异兽,传说为龙王之子,在华表柱顶对天咆哮,能上传民情,下达天意。原初观音并无坐骑;但观音与文殊、普贤合称“三大士”,而大约是为了与文殊骑狮,普贤骑象搭配,明代开始流行观音骑犼,甚至在明中晚期的《西游记》、《风神演义》中也有作为观音坐骑的金毛犼之戏分。

清康熙8年内府泥金写本 藏文《龙藏经》经板插图:五部金翅鸟

清康熙8年内府泥金写本 藏文《龙藏经》经板插图:五部金翅鸟

金翅鸟源自古印古印度吠陀时代(Vedic period,约西元前2000—1000年)的神话,为迦叶仙人(Kāśyapa)与毘那多(Vinatā)的儿子,孵育了五百年才破壳而出,强悍威猛,最后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毗湿奴(Visnu)驯服了它,使其成为毗湿奴的坐骑。

又传说毘那多与姐姐歌头(Kadru)都是迦叶仙人的妻子,两人平素不睦,多有争执,而歌头儿子为1000条巨蛇(Nāga)。有次打赌失败,毘那多被歌头囚禁起来,金翅鸟为了营救母亲,偷取了长生不老的甘露作为赎金。因交易时发生打斗,甘露从鸟喙滴落草地上,巨蛇为舔甘露以求长生不老而被利草割破舌头。金翅鸟与巨神因此成为累世对立的宿敌。

佛教撷取古印度传说,将金翅鸟转化为受佛陀感召的佛教护法,为“天龙八部”之一,汉译称“迦楼罗”。在藏传密教中,金翅鸟被视为五方佛中的北方不空成就佛的坐骑;其威猛形象,也发展出诸多独立的修法,而被视为诸佛的化现。

这件《龙藏经》下内经板描绘作为护法的五种金翅鸟,以密教五部思想编组,由左至右分别为:珍宝金翅鸟(宝部,黄肤,南方,持宝珠)、金刚金翅鸟(金刚部,蓝肤,东方,持金刚杵)、佛陀金翅鸟(佛部,白肤,中央,持法轮)、莲花金翅鸟(莲花部,红肤,西方,持莲花)、事业金翅鸟(事业部,绿肤,北方,持剑)。每尊金翅鸟均有一条巨蛇被其双腿踩踏、左手拉扯,头部被吞噬于鸟喙内,反映了金翅鸟与巨蛇为宿敌的形象。

(传)宋人绘 霖雨图

(传)宋人绘 霖雨图

中国经典《易经》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因此龙藏在云中见首不见尾,是源自中国本身的说法。但龙神作为雨神,则被认为和印度文化有关,印度神话中称作那伽(Nāga)的巨大蛇神,主司降雨,而佛经中“娑竭罗龙王”住在海中,龙宫在大海底部,这位龙王为将=降雨龙神,因此祈雨需向祂的本尊祈求。随着佛教的东传,那伽在佛经中译为“龙王”,因此逐渐和中国传统龙的概念作结合,龙也逐渐成为司雨之神。

画作中一头四爪金龙从云间探出头来,正和海中的蛟龙对视,背景乌云密布,有雨水随时都将落下的感觉。

清 魁星点斗盆景

清 魁星点斗盆景

魁星又做奎星,相传为文曲星,掌管人间文章,而文章又与科考有关,魁星后来由“魁”字转化为鬼踢斗,又称魁星点斗或魁星踢斗。

这件作品以珍贵的红色珊瑚雕出魁星形象,魁星手举由六颗珍珠和一颗红宝石所组成的“北斗七星”,红宝石正意指其为“北斗之首”。魁星的一脚向后扬起,正是取“魁星踢斗”之意,而另一脚力于一碧玉雕刻的龙立首上,此龙首四周又有花石制作的海浪,因此这只神兽应为“鳌鱼”,魁星立在鳌鱼头上,有“独占鳌头”的寓意,整体制作精良,装饰华丽,更充满吉祥寓意。

清 康熙 青花鲤跃龙门折沿盘

清 康熙 青花鲤跃龙门折沿盘

这件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折沿盘,同样是以“鱼跃龙门”作主题,盘中央以曲线绘制具有动态的波浪,波浪呈现蓝白相间之色,画面下半有两条鲤鱼,一条顺着水波巡游,一条正奋身跃起。画面中上则有一三爪龙,龙角弯曲,龙麟鲜明,前爪一前一后,正团身飞离水面,龙的身体呈现多道弯曲,相当灵活。全作从波浪、鲤鱼到龙,多以曲线呈现,充满了动态,相当精采。

清 甪端香薰

清 甪端香薰

甪(音同陆)端,为传说中的神兽,有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外型和麒麟接近,但只有单角。相传甪端一天可走一万八千里,通晓各国语言,贤明君主在位时出现。甪端不只是祥瑞的象征,也象征聪明能辨贤能。因此甪端常常成为宫廷中的陈设,皇帝除了表达自己的贤明外,也说明皇帝通晓四方各国之事,为万邦来朝的盛世。

甪端常被制成香薰的器物,出现在皇帝的座位或书房,做为香薰之用,甪端独角,双眼圆大,身体微胖,张嘴露齿,昂首向上,样貌可爱。

汉 神兽

汉 神兽

关于“辟邪”的纪载,汉代的史游所着《急就篇》中就曾说到:“射鬾辟邪除群凶。”辟邪的形象应该是有角,像狮子的有翼神兽。大型的辟邪在南北朝被立于墓道两侧,作为守护和阻挡邪恶之用。

有另一说法,“辟邪”和“貔貅”因发音相近,而被视为同一种神兽。“貔貅”能带来好运和快乐,后更有“貔貅”无排泄器官之故,因此只进不出,转化为累积财富的寓意,故家中常能见到一对貔貅咬钱的陈设。

虎爷 

虎爷 台湾地区历史博物馆藏

虎爷为民间信仰中的动物神,常被安奉于神桌下方,为神明的坐骑或协助神明传递讯息,搬运物品。患腮腺炎的儿童两颊常肿大异常,俗称“猪头皮”,而老虎吃猪,因此相传虎爷具有医治腮腺炎的神力。另外,相传虎爷喜欢小朋友,因而成为儿童的守护神。

这件虎爷神像成坐姿,抬头仰望,浓眉大眼,口中露出门牙及虎牙,朴拙可爱,相当平易近人。

明 蕤宾钟

明 蕤宾钟

相传“蒲牢”的形象像小龙,喜欢鸣叫,因此钟的提梁上的钮上多是作成蒲牢的样子,帮助钟的声音能够传得更远。另外,又有蒲牢害怕鲸鱼而鸣叫更为大声的说法,因此将钟锤作成鲸鱼的样子,让钟的声音更为响亮。

这件“蕤宾”的环钮上作双头的小龙形状,钟身为圆体,上饰有两条行龙,周围环绕云纹,中央有铭文“蕤宾”,蕤宾为宋徽宗时所作的大晟乐“正音之律”其中之一,并仿春秋编钟铸造,但本作形制不像春秋的编钟,故可能为后人再做的作品。

清 郎世宁绘 瑞麅

清 郎世宁绘 瑞麅

古代有鹿满五百岁就会变成白色的说法,因此白色的鹿自古就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乾隆十六年(1751),蒙古贵族吉必力滚达赖送来一只白色的鹿,正好是乾隆皇帝母亲六十岁生日,特别请宫中的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画下这只象征吉祥尊贵的白鹿,表达对母亲的祝贺。

(注:本文展览资料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责任编辑:李梅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