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 +1
    15

辽宁男篮官宣:杨鸣、吴乃群重返辽篮执教

@辽宁沈阳三生飞豹篮球俱乐部
2024-02-08 10:47
运动家 >
字号

杨鸣

2月8日,辽宁沈阳三生飞豹篮球俱乐部官宣杨鸣、吴乃群重返辽篮执教。全文如下:

为充实辽篮教练组力量,我俱乐部已经与前主教练杨鸣及助理教练吴乃群签订了工作合同,聘请他们重新回到辽篮执教。杨鸣与俱乐部所签合同期限为3年半,至2026-2027赛季结束。根据双方约定,杨鸣和吴乃群将于春节假期过后参与教练组工作,从常规赛第三阶段开始,杨鸣指导将以主教练身份正式带领辽宁本钢队征战CBA联赛。

吴乃群

在杨鸣和吴乃群归队履职之后,乌戈也将重回他原来的辽篮助理教练岗位;而吴庆龙则会再度回归辽篮梯队,投身青训工作。在这里,我们要对乌戈和吴庆龙两位教练在本赛季为球队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球队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没有退缩,为了集体的荣誉,迎难而上。他们用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前三十九轮常规赛结束后,将球队带到了常规赛积分榜榜首的位置。俱乐部和所有的辽篮球迷一样,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功绩!祝愿你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努力,为辽宁篮球做出更多贡献!

在4个多月前杨鸣指导合约期满离开辽篮之时,我们就曾说过:“辽篮的大门对杨鸣指导始终是敞开的,这里是他永远的家!”在休息调整了一段时间之后,杨鸣指导和他的战友吴乃群指导如今又“回家了”。让我们一起祝愿杨鸣和吴乃群指导,重返辽篮之后,工作一切顺利。祝愿球队在杨鸣为首的教练组带领下继续高歌猛进,保持强大竞争力,尽全力去冲击联赛的至高荣誉!

最后,再次感谢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球迷朋友对辽宁男篮的关心和厚爱!

    责任编辑:万婷婷
    图片编辑:李晶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5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56)
    发表
    热评论
    写得好啊!
    2017-03-20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以子女为中心也好,以夫妻为中心也好。选择权交给每个家庭自己抉择。哲学家只需做旁观者,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状况下观察优劣。不给不同类型的家庭扣帽子、抓辫子。
      2017-03-06 ∙ 四川
      回复
      举报
        为什么男女无法平权?由三方面决定,1、人类漫长的生育期和哺乳期,决定她在抚养后代和工作上只能二选一。2、战争,人类最大的威胁来自战争,战争由人口决定,人口少者,灭亡,迫使男女分工,女性承担养育子女,男性承担生产和战争。3、哺乳动物的DNA。男性的Y染色体具备遗传特征,同一个家族的男性,其Y染色体必然来自同一个男性祖先,不会变。X染色体则可能来自任何婚配家族,不具备遗传特征。
        2017-03-01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 好缁衣母亲给孩子遗传的是线粒体,母系可以通过线粒体来建立家族遗传。
          • 2017-03-01 ∙ 上海
            1
            回复
            举报
        • 天子不僭天回复好缁衣线粒体不能进行蛋白质表达,没有肉体遗传特征。今天地球上存在母系文明,犹太人,他们采用宗教遗传,说明母系没有肉体特征。再看看他们的遭遇吧,人类之所以在5千年前不约而同选择了父系,是生存的压力,不这样做的种族,灭亡。
          • 2017-03-02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4、作者提出让老人来带子女,犯了两个严重错误。1、逻辑错误,婆婆也是女人,她既养育第一代,又养育第二代,岂不是对女人更加不公?2、按这种思路,年轻时不养育自己子女,却要在老年时养育子女的子女,违反自然规则。
        2017-03-01 ∙ 广东
        回复
        举报
          有趣,现在的网络很难翻到这样的论战了。关于孝道,你们几个学者可以论述千百字,逻辑,现象,宗教,平权,方法视角迥异,各陈所知。但我只想遥隔千里,通过通讯手段问家里父母可还安好。你们论述或许主见鲜明客观,但又何尝不是放弃对个体的深入解剖。不懂,只是看着几位论辩非凡。不解,我明白的只有孝即为情之所至。
          2017-03-01 ∙ 湖北
          1
          回复
          举报
            澎湃文中有错别字是“礼君”不是“利君”
            2017-02-28 ∙ 北京
            1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写得好啊!
              2017-03-20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以子女为中心也好,以夫妻为中心也好。选择权交给每个家庭自己抉择。哲学家只需做旁观者,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状况下观察优劣。不给不同类型的家庭扣帽子、抓辫子。
                2017-03-06 ∙ 四川
                回复
                举报
                  为什么男女无法平权?由三方面决定,1、人类漫长的生育期和哺乳期,决定她在抚养后代和工作上只能二选一。2、战争,人类最大的威胁来自战争,战争由人口决定,人口少者,灭亡,迫使男女分工,女性承担养育子女,男性承担生产和战争。3、哺乳动物的DNA。男性的Y染色体具备遗传特征,同一个家族的男性,其Y染色体必然来自同一个男性祖先,不会变。X染色体则可能来自任何婚配家族,不具备遗传特征。
                  2017-03-01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 好缁衣母亲给孩子遗传的是线粒体,母系可以通过线粒体来建立家族遗传。
                    • 2017-03-01 ∙ 上海
                      1
                      回复
                      举报
                  • 天子不僭天回复好缁衣线粒体不能进行蛋白质表达,没有肉体遗传特征。今天地球上存在母系文明,犹太人,他们采用宗教遗传,说明母系没有肉体特征。再看看他们的遭遇吧,人类之所以在5千年前不约而同选择了父系,是生存的压力,不这样做的种族,灭亡。
                    • 2017-03-02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4、作者提出让老人来带子女,犯了两个严重错误。1、逻辑错误,婆婆也是女人,她既养育第一代,又养育第二代,岂不是对女人更加不公?2、按这种思路,年轻时不养育自己子女,却要在老年时养育子女的子女,违反自然规则。
                  2017-03-01 ∙ 广东
                  回复
                  举报
                    有趣,现在的网络很难翻到这样的论战了。关于孝道,你们几个学者可以论述千百字,逻辑,现象,宗教,平权,方法视角迥异,各陈所知。但我只想遥隔千里,通过通讯手段问家里父母可还安好。你们论述或许主见鲜明客观,但又何尝不是放弃对个体的深入解剖。不懂,只是看着几位论辩非凡。不解,我明白的只有孝即为情之所至。
                    2017-03-01 ∙ 湖北
                    1
                    回复
                    举报
                      澎湃文中有错别字是“礼君”不是“利君”
                      2017-02-28 ∙ 北京
                      1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当“雷雨”告别台词
                        • 东部战区圆满完成联合演训各项任务
                        • 国防部正告赖清德当局
                        • 国内期货夜盘开盘涨跌不一,氧化铝跌超1%
                        • 中国—挪威经济合作联委会第21次会议在挪威奥斯陆召开
                        • 太阳系行星中,有一颗星在傍晚被称为长庚星,清晨被称为?
                        • 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动量与位置不能同时精确测定的原理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