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治理校园霸凌高速迭代,起绰号就算!

2018-11-13 18:27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被人起绰号的烦恼?一个个绰号,紧紧跟着你,挥之不去,忘又忘不掉。

这种困扰,随着相关治理措施的落地,在广东省或将有所好转。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校园欺凌的分类、预防、治理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其中,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发表贬低或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行为,均属欺凌行为。

不仅如此,广东省这次列出了校园欺凌的诸般具体情形,诸如强索财物、强脱衣物、在社交媒体上传图像等,均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基本涵盖了目前校园里形形色色的欺凌行为。

这可以看作中国反校园霸凌、反校园暴力,就在几年前,“霸凌”这个词并不存在于中国的舆论场中,但是一桩桩令人发指的校园暴力个案,各种“残酷的青春物语”一再刺激公众的神经,也将治理校园霸凌问题上升为国家议程,不再是所谓“小儿科”话题。

之前的治理乏力,与制度不接地气、执行不力有关系,也与制度本身太空泛、太原则有关系,没有对欺凌行为的清晰界定,也缺乏对相应欺凌行为的处置办法,只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效果当然不会好。

如今,中国的治理校园霸凌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规范,正在进行一个从无到有的高速迭代。

此番广东省细化了校园欺凌的类别,提出了预防、治理等诸般措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以发现起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侮辱诽谤等,都被归入了校园霸凌的范围,这也是与全球通行的反校园霸凌的标准一致的。这意味着中国的反霸凌标准,正在与全球实践相接轨,扩宽了反霸凌的外延。这个进步如此巨大,以至于一些人对于“起绰号也算欺凌”一时间反应不过来,没有关系,文明进步总会带来一定的观念冲突。

校园本该是孩子们的安全岛,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校园里快乐成长,这不仅是教育的责任,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孤立的生命个体,而是会牵扯起整个社会的复杂情绪,上升为一个公共治理议题。中国反霸凌机制正在全面落地,保护标准也在全面升级,将彻底改善校园生态。

    责任编辑:沈彬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