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纪念|冯其庸诞辰百年:无锡展“画到家山笔墨亲”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24-02-07 12:3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冯其庸(1924—2017),江苏无锡籍文史大家、红学泰斗,他主持校订的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红楼梦》,是目前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通行本,40多年间几经修订,至今仍是畅销书。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实地考证了“项羽不死于乌江”、玄奘西行取经东归路径等学术问题,用脚步丈量中华文脉,填补学术空白。

冯其庸也是一位书画家,古稀之年后,三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冯其庸画展”。澎湃艺术获悉,2024年是冯其庸先生诞辰百年,“画到家山笔墨亲——冯其庸先生百年诞辰书画展”近日在无锡冯其庸学术馆对外展出,以此深切缅怀冯其庸先生。

年轻时的冯其庸先生

为纪念冯其庸先生诞辰百年,南开大学终身校董、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发来贺词,赋诗一首:一代人师关后学,百年归梦到前洲。

古籍版本目录学家,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沈燮元先生在临命前发来贺词。

沈燮元先生在临命前发来贺词

一座红学研究的学术高峰,首倡学术研究必须“求真求实”

“惠山统战”官方微信发布《追忆百年冯其庸:一位读懂未来的文哲大家》一文介绍,1924年2月3日,冯其庸出生于无锡前洲镇冯巷的一户普通家庭,家境寒微,以瓜当饭,借债读书,断续上学,但少年的奋斗之志从未受影响,此后的人生也愈加精彩。

青城中学第四届(1943年)毕业师生留影(三排右一为冯其庸)

 

无锡国专毕业照(前排右三为冯其庸)

1941年,冯其庸进入当年的青城中学半工半读。1946年进入无锡国专,成为进步学生,1948年毕业。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无锡女中任教。1954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61年,主持《历代文选》的编写,得到学术界肯定。1967年12月起,抄录庚辰本《石头记》全书。1973年8月,奉调到北京巿委写作组。

1975年,冯其庸任国务院文化组《红楼梦》校订组副组长,主管校注业务。1979年1月,任《红楼梦》研究所创所所长。1979年9月,任《红楼梦学刊》创刊主编。1980年7月,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后任会长、名誉会长。1980年、1981年两次赴美国参加国际红学研讨会并讲学。

冯其庸手抄庚辰本《红楼梦》

可以说,冯其庸对推动红学的发展居功至伟,其主编、纂订《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辞典》、《八家评批红楼梦》等,及领衔《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红楼梦学会的 创立,都为新世纪红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2年以来,《红楼梦》新校注本出版发行500多万册,成为发行量最大的《红楼梦》普及本。

尤其是,冯其庸在曹雪芹家世和《红楼梦》版本研究、红学资料集成等方面享有盛誉,为树立扎实学风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对《五庆堂曹氏宗谱》、两篇《曹玺传》及《清实录》等 史料考订精审,理清了曹雪芹上世的真实情况。在确认早期抄本庚辰本的价值方面见解独到。出版了《曹雪芹家世新考》,该书受到红学研究界的高度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学术研究领域积极倡议“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来,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冯其庸先生在文化部下的《红楼梦》校订组工作,任副组长。当时,《红楼梦》版本有十多种,以何版本作为底本,是校点成败的关键。对此,学界争论激烈,意见纷呈。

冯其庸将“己卯本”和“庚辰本”逐字逐句对照,发现“庚辰本”是根据“己卯本”过录的版本,其一致性达 97%,连错别字、空白处、避讳字“祥”都一样。“庚辰本”成于乾隆二十五年,离曹雪芹去世只有二年,迄今尚未发现晚于此的曹雪芹生前改定本。此外,“庚辰本”是乾隆抄本中最完整的文本,有七十八回,具有比“己卯本”更好的完整性,因此最具校点价值。(“己卯本”是乾隆二十四年抄本,原存38回,后来发现三个整回,两个半回)。冯其庸先生据此写成《论庚辰本》,提出应以“庚辰本”作为校点底本的观点,赢得了海内外红学家的高度认可,《论庚辰本》在红学史上具有重大的突破性意义。

在《论庚辰本》序言中,冯其庸总结性地写道:“我坚信科学上的是非真伪,不能凭个人的主观自信而只能由客观实践来检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庚辰本》文中还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不能有第二个标准”这个科学论断。

一位远见卓识的历史巨擘,率先呼吁为“西部大开发”多做学术调查研究

“红学”研究之外,冯其庸还是一位佛学、西域文化研究的大家,并笃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朴理念。他读书治学,并不限于青灯黄卷,闭门撰作,而是注重历史事件的遗迹,关注考古和文献的新发现,多次进行史料、史实的实地调查,在大地山川上奔走抉发,以追 寻、摹画前贤之行履。 

冯其庸在新疆考察

从1986年至2005年的二十年间,他十进新疆,旁及河西走廊等地,对古代“西域”进行了深入走访和考察。1995年1月起,接续出版了中国大西部摄影集•西行散记《瀚海劫尘》,《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古道考实》、《流沙梦里两昆仑》等,用大量的图片展示了大西部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风情。

2005年9月,冯其庸与季羡林先生联名上书,建议在即将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内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专门研究中国西部文化历史语言民俗,特别是西域中古时期多种语言,培养相关人才,将来以应国家不时之需。报告很快得到批准。2005年10月,冯其庸先生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提出了“大国学”理念。

冯其庸认为,国学应当与国家的认同相一致,中国是由多民族、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家,所以中国的国学不应该只是汉族的传统文化,而应当包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研究的目的,应当是揭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展现其共有的精神和文化财富;国学研究的成果,应当对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由此,“大国学”理念开始登上学术舞台并对“新国学”研究和发展产生广泛影响。

学术界认为,冯其庸提出的“大国学”理念,是重要的思想遗产,它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性的治学理论与方法的范围,实际上已经涉及如何正确树立中国的国家观、民族观的重大问题,其落脚点正在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和责任。

1994年,已经四次赴新疆考察的冯其庸,于当年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我向往祖国的大西部》一文,提出:中华民族强盛之途,除了改革、开放、民主、进步而外,全面开发大西部是其关键。他认为,从历史来看,我们国家偏重东南已经很久了,我们这样这样人口众多的伟大民族,要实现民族复兴,重回盛世,不可久虚西北。“回思汉、唐盛世,无不锐意经营西部,那么现在正是到了全面开发大西部的关键时刻了!因此我们应该要为开发大西部多做点学术和调查工作。” 

2005年8月15日,冯其庸在明铁盖为“玄奘取经东归古道”立碑

1999年11月,国家作出“开发大西部”的决定,翌年国家有关部门召开的“玄奘精神和西部 文化学术研讨会”,他以“欢呼西部大开发”为题,呼吁“继承玄奘精神,以当代人的宏图来开发大西部”。他还认为,大西部幅员辽阔,地下、地上的资源丰富,有计划地逐步开发,对于祖国现代化建设,对于大西部各省的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大的积极作用。他动情地说道:“祖国巨人,在这项事业的推动下,必将迈开更加雄强的步伐,阔步前进!” 

冯其庸先生是一个把家国情怀装在心中的人,无论是对玄奘归国古道的考察,还是“大国学” 理念的提出,以及主持新时期以来的重大红学工程等,他都表现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视野, 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大家风范。特别是他不忘初心、学术报国的家国情怀,表现得十分强烈,做事做学问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这个国家能日益强大起来,尽到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他在学术研究生涯中,目光比许多人看得高,看得远。

当代文人画家的崇高风范

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徐筱木撰文介绍,有人这样评价当代中国几位国学泰斗:“陈寅恪祖籍赣而诞于湘,故而有他的倔;季羡林植根齐鲁,有他的朴;饶宗颐世居南粤,有他的智;冯其庸生于太湖之滨,骨子里带来了慧。”冯老作为一位艺术卓著的书画家,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书卷气和创新的清新气息,让人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位90高龄的文化大家对祖国、对时代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挚爱之情。他不拘成法,大胆创新。画作构图精妙,色彩丰富明快,对比强烈,又不失协调,可以说开创了中国画创新探索的一个新境界。当代的文化艺术创新,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係,冯老的创作在这方面给提供了很多启示。

冯其庸先生画作

 

冯其庸书法作品

冯其庸书法作品

对学问与书法之间的联系,冯其庸是这样认为的:

“自古以来,书法是与文人联系在一起的,做学问要用毛笔,与书法连在一起,杰出的书法家也都有很好的学问。书法的书卷气和学问密切相连。所谓书卷气与书法创作,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精神内核的一致。首先是个态度问题。我搞学术是下苦功夫,究根穷源,找不到证据不罢休。学书法也要有钻研精神,比如对《兰亭序》,我是反复研究过的。藏在日本的《丧乱帖》在上海展出,我特地到上海去观摩。看,就是学。不仅要临帖,还一定要多看,最重要的是悟,悟其中的“道”。年轻时我曾将喜欢的法帖张贴在家中门内,进门出门反复看,时间久了,就镌刻在心里了。在“悟”的过程中,一要真下功夫,二要融化,不拘泥。苦功是基础,功夫还没练好,就想创新,不符合规律。就像水果有一个由青到红的过程,由不成熟到成熟。艺术同样要符合这个规律。学问做深,悟得也就深,艺术创作也是这样。有了深度,整个人就会沉静下来,不浮躁。作品,不要求别人如何赞赏,只要自己认真写,做到内心安详,才有利于进步。融化更是重要,吸收传统的营养,经消化要变成自己的。既要尊重传统,也不要拘泥于一些成说历史总要往前发展。”

《瓜饭楼丛稿之冯其庸文集》

同时,作为客居京华60年的无锡游子,在漫长的岁月中,他的故乡情结丝毫未改,根深蒂固的乡心乡情历久弥新,他的笔端源源不断地流出一首首清新隽永、意味深长的诗词。1943年至 2016年,他一共创作诗词1000余首,出版了33卷《瓜饭楼丛稿》特辑及一卷《瓜饭楼诗词草》。而“瓜饭楼”作为其书斋名,表达的是他对童年生活清苦、以瓜为饭的一种铭记,更是代表着他对家乡的刻骨铭心。

实际上,在客居他乡的多年岁月中,因为亲情、工作、学术研究等原因,他多次往返家乡无锡,并留下了众多难忘的足迹:他曾在回家探亲时与同学同游无锡惠山、鼋头渚,与挚友从五里湖入太湖泛舟;他曾为家乡出土的文物进行鉴定,并力主捐赠国家开展学术研究;他还造访无锡泥人研究所和曾读书、任教的学校,在工厂里给家乡干部作“古典文学和红楼梦” 的讲座,为家乡题字,到吴地文明始祖泰伯庙去凭吊,参与家乡有关文脉书籍的编撰;他生前还将自己精心收藏的一批汉画像石、佛造像碑、菩萨造像运到了家乡,给家乡捐赠的文物、书画、文集、手稿、摄影作品等达2000余件,为普及文化、教育民众做贡献……

展览开幕当天,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邱晓东致辞表示,惠山是苏南乡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前洲更是改革开放后江苏第一批“亿元镇”,冯老33年前的书法作品“天下第一镇”,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也充分体现了冯老心系家乡、回报桑梓的高尚情怀。今年是冯老诞辰百年,为弘扬冯老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和坚持“文化自信,学术报国”的高尚品质,惠山区委、区政府将从本月起,每月开展系列活动,让惠山区广大干部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冯老的贡献和事迹,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惠山新实践注入磅礴的精神动力。

王蘧常先生研究会书法研究部主任王运天发言谈到,今值宽师诞辰百年之际,真是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通州于前洲,命途多舛,人各一方。宽师曾命我刻一印“生于癸亥小除夕”,他的生年易记,不易望却。今斯人已往,但往事如昨,如长江东逝水,如滚滚泉涌,其人品其学识,如援师名句“满地鸣蛙人独立,碧天如海一镫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家沈卫荣教授致辞说:“今天是冯其庸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冯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七年了,这七年时间过得很快,但我感觉冯先生一直没有离开我们,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学术馆,馆内的文物、书画作品、手稿等是冯先生无偿捐赠给家乡的,至今他的家人还陆陆续续的捐赠着冯先生留下的艺术珍宝,丰富着学术馆的馆藏,这就充分反映了冯先生好、冯先生的家人好、无锡人民好这‘三好’。相信学术馆一定能把冯先生的理想和事业继承下去。”

颁发捐赠证书现场

继冯其庸先生捐赠实物给家乡后,冯其庸先生的家属从2018年起先后共捐赠八次,包括书籍21000余册,书画作品30件、各类证书272件、手稿33件、信札32件、汉砖画像石40件、瓦当46件、金丝楠木1件、陶器118件、青花瓷257件、墓志铭、砚台等各类物品合计1645件,用以充实冯其庸学术馆的各类藏品。

展览现场

冯幽若致辞介绍,这次展览的题目“画到家山笔墨亲”,出自冯先生《题江南烟雨图》一诗,“画到家山笔墨亲,一花一草见精神。非关笔底添灵气,我本桑麻老穑民。”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父亲对家乡山水一往情深的眷恋和对他自己农人本色的认同。正是父亲对家乡浓郁的情感,无时无刻地影响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每次回到前洲缱绻之情油然而生,心中充满了浓浓的归属感。也正是这份归属感,让我们十分乐意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共惠山区委员会、惠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惠山区委宣传部、惠山区委统战部、惠山区文体旅游局、惠山区文联、惠山区前洲街道、冯其庸学术馆承办。展览将持续至2月28日。

(本文据“惠山统战”官方微信发布《追忆百年冯其庸:一位读懂未来的文哲大家》、“方志江苏”官方微信发布徐筱木《他百年前生于江苏无锡,其名其庸,其学极博!》、冯其庸学术馆相关展览资料综合。)

    责任编辑:李梅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